一种高效节能建筑暖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05912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2
本申请涉及一种供暖通风领域,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建筑暖通系统,包括管网、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管网用于对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提供热水,第二散热器包括壳体以及安装于壳体内的挡板,挡板将壳体内分隔形成有散热室和集水室,集水室内设置有喷淋头;壳体外壁下方开设有散热开口,散热开口与散热室相连通。本申请的一种高效节能建筑暖通系统,通入集水室内的水使用喷淋的方式散出,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产出的热气多,喷洒产生的大量热气并从位于壳体下方的散热开口排出;由于受热的空气向上浮动,倾斜设置的第一散热口使热气排出外界使朝向地面,热气从室内地面至室内顶部,进一步提高对室内升温速度,提高对室内供热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节能建筑暖通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供暖通风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效节能建筑暖通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暖通是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采暖、通风以及空气调节这三个方面、暖通系统具体包括室内采暖贯通及配件,室内采暖辅助设备、散热器、金属辐射板、锅炉、工艺管道、风管系统等。
[0003]水暖散热器是利用壁挂炉或者锅炉加热循环水,通过管材将水连通至散热器内,最终通过散热器将适宜的温度输出,形成室内温差,最后进行热循环使室内温度均匀上升。
[0004]当散热器刚开始启动时,热气扩散速度较慢,室内需要长时间才能够处于温暖状态,供暖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对室内供暖效率,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建筑暖通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效节能建筑暖通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节能建筑暖通系统,包括管网、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二散热器均安装于建筑的墙体,所述第一散热器与所述管网相连通;所述第二散热器包括壳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壳体内分隔形成有散热室和集水室,所述挡板上端与所述壳体顶壁存有间隙;所述壳体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与所述第一散热器相连通,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出水管的上方,所述集水室内设置有喷淋头,所述喷淋头与所述进水管相连接;所述壳体下方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开口与所述散热室相连通。
[0007]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当使用散热器对室内进行供暖时,管网将后端锅炉内的热水通入第一散热器内,第一散热器散发的热量以对室内温度升高;且通过进水管较第一散热器内的热水通入壳体内,由于通入集水室内的水使用喷淋的方式散出,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产出的热气多,集水室内产生的热气通过挡板与壳体内壁的间隙进入散热室内;喷洒产生的大量热气并从位于壳体下方的散热口排出,提高对室内的升温速度,并且受热的空气向上浮动,壳体将热气从底部排出室内后向上浮起,进一步提高对室内较快升温,提高对室内供热效率。并且壳体内排出的热气带有水分,能够增加室内湿度,减少室内供热过程中气体干燥的情况。
[0008]可选的,所述壳体的散热开口覆盖有第一板,所述第一板设有多个第一散热口;所述壳体滑移安装有第二板,所述第二板开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口;当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正对设置时,所述第一散热口和所述第二散热口错位设置;所述壳体安装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板位置的固定结构。
[0009]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板以及第二板,第一板的第一散热口和第二板的第二散热口存有相连通和相交错的情况,从而能够调节第一板的散热口开口大
小,当室内温度上升后,调节第一板的第一散热口的开口量,以减少水蒸气大量进入室内空气中,降低空气湿度过高的可能性。
[0010]可选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第一齿条、第二齿条以及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条固定于所述第二板,所述第二齿条滑移安装于所述散热室内壁,所述第一齿轮转动安装于壳体内壁并与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二齿条外壁固定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的延长方向与所述第一齿条的延长方向同向,所述驱动板开设有驱动槽;所述散热室转动安装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一端滑移安装于所述驱动槽内,所述壳体安装有用于固定所述转动板位置的定位组件。
[0011]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当需要改变第二板的位置以调节第一板的第一散热口的开口量时,通过转动转动板,转动板的发生圆周运动;由于转动板的一端滑移安装于驱动板的驱动槽内,进而能够带动与驱动板相固定的第二齿条发生滑移;第二齿条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第二齿条移动使第一齿轮啮合转动,从而能够使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向相互远离的一侧移动,起到移动第二板的作用,通过定位组件固定转动板,从而能够减少第二板发生自由移动的情况。
[0012]可选的,所述转动板通过转动轴转动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散热室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轴远离所述转动板的一端穿设于所述转动孔;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固定于所述转动板的一侧,所述散热室开设有用插接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槽。
[0013]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将转动板进行转动时,将转动轴在转动孔内滑移使第二齿轮脱离第二齿槽,从而能够使转动轴进行转动,使转动板移动至所需位置后从而将第二齿轮插接进入第二齿槽内,第二齿轮与齿槽的配合能够减少转动板发生自由转动。
[0014]可选的,所述转动轴远离所述转动板的一端固定有工作杆,所述工作杆的延长方向与所述转动轴的延长方向相垂直,所述转动轴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工作杆和所述壳体外壁相抵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弹力使所述第二齿轮常态插接于所述齿槽内。
[0015]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工作杆,便于对转动板进行转动,提高便捷性;通过设置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弹力使第二齿轮常态插接于齿槽内,减少第二散热器工作时第二齿轮脱离齿槽的情况。
[0016]可选的,所述第一散热口出风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0017]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将第一散热口的出风口倾斜设置,进一步使热气从第一散热口排出时朝向地面,使得热量从底部向上升起,进一步提高室内供热效率。
[0018]可选的,所述墙体与所述第一散热器通过滑移件相连接,所述滑移件包括固定块和滑移块,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墙体,所述滑移块固定于所述第一散热器底部,所述滑移块与所述固定块滑移连接;所述固定块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滑移块位置的卡接组件。
[0019]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滑移件,能够使第一散热器向墙体的一侧靠近/远离;将第一散热器向远离墙体的一侧移动,能够使第一散热器背面产生的热量充分散发于室内,进一步提高室内升温速度,提高升温效率。通过设置卡接组件,便于固定滑移块与固定块之间的位置,减少滑移块与固定块之间发生自由移动的情况。
[0020]可选的,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卡块、解锁块以及第二弹簧,所述滑移块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块滑移安装于所述卡接槽内,所述第二弹簧安装于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接槽内壁
之间,所述第二弹簧保持压缩状态;所述固定块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卡块插接的多个卡接孔,所述解锁块滑移安装于所述解锁孔内。
[0021]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当滑移块与固定块之间进行滑移,当滑移安的卡接槽和固定块的卡接孔正对设置时,卡块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下向靠近卡接孔的一侧移动并插接进入卡接孔内,并将解锁块顶出卡接孔内,卡块插接进入卡接孔能够减少滑移块发生自由移动的情况。当需要取消滑移块和固定块之间的固定时,将解锁块向靠近卡接孔的一侧移动,能够使卡块重新全部进入卡接槽内,从而能够对滑移块进行滑动。
[0022]可选的,所述固定块远离所述滑移块的一侧滑移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滑移块远离墙体的一端相固定。
[0023]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板和支撑板,固定板、支撑板以及固定块围合形成的三角形能够增加支撑第二散热器的稳固性;当将滑移块向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节能建筑暖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网(1)、第一散热器(2)和第二散热器(3),所述第一散热器(2)和所述第二散热器(3)均安装于建筑的墙体(13),所述第一散热器(2)与所述管网(1)相连通;所述第二散热器(3)包括壳体(31)以及安装于所述壳体(31)内的挡板(32),所述挡板(32)将所述壳体(31)内分隔形成有散热室(36)和集水室(37),所述挡板(32)上端与所述壳体(31)顶壁存有间隙;所述壳体(31)通过进水管(33)和出水管(34)与所述第一散热器(2)相连通,所述进水管(33)位于所述出水管(34)的上方,所述集水室(37)内设置有喷淋头(371),所述喷淋头(371)与所述进水管(33)相连接;所述壳体(31)下方开设有散热开口(361),所述散热开口(361)与所述散热室(36)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建筑暖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1)的散热开口(361)覆盖有第一板(5),所述第一板(5)设有多个第一散热口(51);所述壳体(31)滑移安装有第二板(6),所述第二板(6)开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口(61);当所述第一板(5)和所述第二板(6)正对设置时,所述第一散热口(51)和所述第二散热口(61)错位设置;所述壳体(31)安装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板(6)位置的固定结构(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建筑暖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7)包括第一齿条(71)、第二齿条(72)以及第一齿轮(73),所述第一齿条(71)固定于所述第二板(6),所述第二齿条(72)滑移安装于所述散热室(36)内,所述第一齿轮(73)转动安装于壳体(31)内并与所述第一齿条(71)和所述第二齿条(72)相啮合;所述第二齿条(72)外壁固定有驱动板(76),所述驱动板(76)的延长方向与所述第一齿条(71)的延长方向相垂直,所述驱动板(76)开设有驱动槽(761);所述散热室(36)转动安装有转动板(78),所述转动板(78)的一端滑移安装于所述驱动槽(761)内,所述壳体(31)安装有用于固定所述转动板(78)位置的定位组件(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建筑暖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78)通过转动轴(77)转动安装于所述壳体(31)内,散热室(36)开设有转动孔(362),所述转动轴(77)远离所述转动板(78)的一端穿设于所述转动孔(3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伟军黄倩胡九茂孙振恒钱秋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富安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