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确定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905616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49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息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分析区域对应的第一通勤关系;其中,第一通勤关系表征待分析区域中多个子区域之间通勤人口的通勤情况;从待分析区域中确定人口居住集聚的第一区域和人口工作集聚的第二区域;基于异常通勤时长,从第一通勤关系中确定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目标通勤关系;基于目标通勤关系,从待分析区域中确定存在异常通勤情况的目标区域。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信息确定设备。还公开了一种信息确定设备。还公开了一种信息确定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信息确定方法及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数据分析领域的公共交通服务能力检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确定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通勤耗时的增加影响着城市的运行效率;其中,为了减少通勤耗时,通常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确定城市中公共交通服务能力比较弱(即存在异常通勤情况)的目标区域,以便后续对该目标区域的公共交通设施进行优化;但是,上述确定城市中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弱的目标区域的过程复杂,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信息确定方法及设备,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确定目标区域的过程复杂,且效率低的问题。
[0004]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信息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获取待分析区域对应的第一通勤关系;其中,所述第一通勤关系表征所述待分析区域中多个子区域之间通勤人口的通勤情况;
[0007]从所述待分析区域中确定人口居住集聚的第一区域和人口工作集聚的第二区域;
[0008]基于异常通勤时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息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分析区域对应的第一通勤关系;其中,所述第一通勤关系表征所述待分析区域中多个子区域之间通勤人口的通勤情况;从所述待分析区域中确定人口居住集聚的第一区域和人口工作集聚的第二区域;基于异常通勤时长,从所述第一通勤关系中确定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目标通勤关系;基于所述目标通勤关系,从所述待分析区域中确定存在异常通勤情况的目标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分析区域对应的第一通勤关系,包括:基于目标尺寸参数,对所述待分析区域进行区域划分,得到多个子区域;获取所述多个子区域中每两个子区域之间对应的通勤人数和通勤时长;基于每一子区域的位置信息、所述每两个子区域之间对应的通勤人数和通勤时长,建立所述第一通勤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待分析区域中确定人口居住集聚的第一区域和人口工作集聚的第二区域,包括:确定每一子区域的居住人口数量和所述每一子区域的工作人口数量;对所述多个子区域的居住人口数量进行核密度分析得到第一核密度图,并对所述多个子区域的工作人口数量进行核密度分析得到第二核密度图;基于所述第一核密度图,从所述待分析区域中确定所述第一区域,并基于所述第二核密度图从所述待分析区域中确定所述第二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核密度图,从所述待分析区域中确定所述第一区域,并基于所述第二核密度图从所述待分析区域中确定所述第二区域,包括:基于所述第一核密度图中栅格的第一密度值的分布情况,从所述第一核密度图中确定第一图像区域,并基于所述第二核密度图中栅格的第二密度值的分布情况,从所述第二核密度图中确定第二图像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区域的边界上每一栅格的第一密度值均相同;所述第二图像区域的边界上每一栅格的第二密度值均相同;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区域对应的第一密度值确定第一密度阈值,并基于所述第二图像区域对应的第二密度值确定第二密度阈值;基于所述第一密度阈值和所述第一图像区域,从所述待分析区域中确定所述第一区域;基于所述第二密度阈值和所述第二图像区域,从所述待分析区域中确定所述第二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区域对应的第一密度值确定第一密度阈值,并基于所述第二图像区域对应的第二密度值确定第二密度阈值,包括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区域对应的第一密度值,确定相同的第一密度值对应的第一图像区域的数量;确定第一密度值与对应的第一图像区域的数量之间的第一变化情况,并基于所述第一
变化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俊瑶张力铫刘泉李佳云钱征寒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