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控一体化发电计划曲线自动校验流程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05516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控一体化发电计划曲线自动校验流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电力的负荷曲线历史数据;将负荷曲线历史数据下发到电厂侧及集控侧;建立电厂侧与集控侧内部加密协议;利用加密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加密及校验;对相互传输的数据进行校验。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获取电力的负荷曲线历史数据进行验证、划分和压缩,将负荷曲线历史数据分批下发到电厂侧及集控侧,通过建立内部加密协议,使数据之间传输更具有安全性,可以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在传输数据过程会出现数据丢失及盗窃,防止数据传输交叉错乱,增强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增强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增强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控一体化发电计划曲线自动校验流程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网
,特别是一种调控一体化发电计划曲线自动校验流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提高员工幸福感,部分电力生产单位采取调控一体化值班模式,特别是地处偏远的水电站,会在城市区域设置集控单位远方值班,现场安排少量人员值班值守,一般会设置两套计算机监控系统用于日常生产,即电厂侧和集控侧各有自己所用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对于电网调管的电站,当电网下发或修改某一时间段的发电负荷曲线时,需要将新曲线同时下发给电厂和集控,以便电厂侧执行和集控侧监视。
[0003]目前集控侧和电厂侧之间在收到电网下发的新负荷曲线后,一般是两侧人员通过电话相互校验,发现负荷不一致时及时向电网调度员确认,若电网调度员下发负荷曲线时由于某些原因遗漏其中某一侧或由于某一侧与电网通信原因,电厂和集控未同时收到新的负荷曲线,同时在其他工作交叉影响或人为疏忽的的情况下没有及时相互校验,将会造成电厂负荷出力与电网计划值偏差或者集控人员误认为当前发电负荷存在偏差而错误干预的风险,影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上述和/或现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调控一体化发电计划曲线自动校验流程方法及系统,能够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控一体化发电计划曲线自动校验流程方法,其包括,获取电力的负荷曲线历史数据;将负荷曲线历史数据下发到电厂侧及集控侧;建立电厂侧与集控侧内部加密协议;利用加密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加密及校验;对相互传输的数据进行校验。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基于调控一体化发电计划曲线自动校验流程方法,其中:所述获取电力的负荷曲线历史数据包括利用CRC算法进行校验和计算,将CRC待校验和进行划分,CRC算法校验和计算步骤如下:
[0010]多项式次数与数据块调整公式为:
[0011]D(x)=G'(x)=G_{n

m}G_{n

m

1}...G_1G_000...010110110=10110110
[0012]其中,D(x)为待校验数据块,n为多项式次数,m为数据块次数;
[0013]逐位处理待校验和公式为:
[0014]CRC=Initial_Value=(CRC<<1)

D(x)=CRC

Polynomial=R(x)=x^2
[0015]其中,CRC为校验和,D(x)为待校验数据块,Initial_Value为初始化的校验和值,R(x)为CRC校验和。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调控一体化发电计划曲线自动校验流程方法,其中:所述将负荷曲线历史数据下发到电厂侧及集控侧包括设定阈值进行数据压缩以及分批传输,当0G<θ≤1G时,数据正常传输且优先级为B,当1G<θ时,数据进行压缩且优先级为A,设定阈值的具体过程如下:
[0017]阈值设定公式:
[0018]θ=∑(√(α+β)/(γ+δ)

ε)*(∏+&)
[0019]其中,α为实时性要求,β为系统性能指标,γ为数据生成速率,δ为偏移量,ε为误差修正项,&为系数。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调控一体化发电计划曲线自动校验流程方法,其中:所述将负荷曲线历史数据下发到电厂侧及集控侧还包括利用压缩算法采用Run

Length编码进行压缩公式对数据进行压缩,具体公式如下表示:
[0021][0022]其中,n表示一串的编码的符号,P
n
每种符号出现的频率。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调控一体化发电计划曲线自动校验流程方法,其中:所述建立电厂侧与集控侧内部加密协议包括选择合适的加密算法和密钥管理,所述加密算法通过AES算法进行计算,所述密钥管理通过ECDH密钥交换建立传输协议具体步骤如下:
[0024]密钥生成:选择私密的随机数dA,则1<dA<n

1;
[0025]发送方计算:计算公钥点QA=dA*G;
[0026]接收方计算:选择私密的随机数dB,则1<dB<n

1,公钥点计算QB=dB*G;
[0027]密钥协商:发送方计算共享密钥K=dA*QB,接收方计算共享密钥K=dB*QA。
[002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调控一体化发电计划曲线自动校验流程方法,其中:
[0029]所述利用加密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加密及校验包括数据包校验、数据加密、数据解密、数字签名以及验证数字签名,利用CRC

32进行数据包校验,具体计算过程如下表示:
[0030]crc_value=calculate_crc(data_packet)
[0031]其中,data_packet为数据包;
[0032]数据加密公式为:
[0033]Encrypted_data=encrypt(data,encryption_key,initial)
[0034]其中,encryption_key为加密密钥;
[0035]数据解密公式为:
[0036]decrypted_data=decrypt(encrypted_data,encryption_key)
[0037]其中,encrypted_data为解密的数据;
[0038]数字签名公式:
[0039]Signature=sign(data,signing_key)
[0040]其中,data为签名的数据,signing_key为签名密钥;
[0041]验证数字签名公式为:
[0042]Is_valid=verify_signature(data,signature,verificat)
[0043]其中,data为需要验证的数据,signature为签名。
[004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调控一体化发电计划曲线自动校验流程方法,其中:
[0045]所述对相互传输的数据进行校验包括电厂侧收到新下发的负荷曲线后下发给集控侧,集控侧与当地最新负荷曲线进行校验,相反则有电厂侧与当地最新负荷曲线进行校验,不一致会发出告警提示。
[0046]一种调控一体化发电计划曲线自动校验流程方法及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控一体化发电计划曲线自动校验流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电力的负荷曲线历史数据;将负荷曲线历史数据下发到电厂侧及集控侧;建立电厂侧与集控侧内部加密协议;利用加密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加密及校验;对相互传输的数据进行校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调控一体化发电计划曲线自动校验流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电力的负荷曲线历史数据包括利用CRC算法进行校验和计算,将CRC校验和进行划分,CRC算法校验和计算步骤如下:多项式次数与数据块调整公式为:D(x)=G'(x)=G_{n

m}G_{n

m

1}...G_1G_000...010110110=10110110其中,D(x)为待校验数据块,n为多项式次数,m为数据块次数;逐位处理校验和公式为:CRC=Initial_Value=(CRC<<1)

D(x)=CRC

Polynomial=R(x)=x^2其中,CRC为校验和,D(x)为待校验数据块,Initial_Value为初始化的校验和值,R(x)为CRC校验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调控一体化发电计划曲线自动校验流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负荷曲线历史数据下发到电厂侧及集控侧包括设定阈值进行数据压缩以及分批传输,当0G<θ≤1G时,数据正常传输且优先级为B,当1G<θ时,数据进行压缩且优先级为A,设定阈值的具体过程如下:阈值设定公式:θ=∑(√(α+β)/(γ+δ)

ε)*(∏+&)其中,α为实时性要求,β为系统性能指标,γ为数据生成速率,δ为偏移量,ε为误差修正项,&为系数。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调控一体化发电计划曲线自动校验流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负荷曲线历史数据下发到电厂侧及集控侧还包括利用压缩算法采用Run

Length编码进行压缩公式对数据进行压缩,具体公式如下表示:其中,n表示一串的编码的符号,P
n
表示每种符号出现的频率。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调控一体化发电计划曲线自动校验流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电厂侧与集控侧内部加密协议包括选择合适的加密算法和密钥管理,所述加密算法通过AES算法进行计算,所述密钥管理通过ECDH密钥交换建立传输协议具体步骤如下:密钥生成:选择私密的随机数dA,则1<dA<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哲之赵斌周向东杨赛栾俊王仲昌曾顺薛锋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金沙江云川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