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兴玉专利>正文

循环式农业种植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5449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式农业种植结构,包括操作单元,所述操作单元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行走轮,所述操作单元的前半段设置有下料暂存单元,所述下料暂存单元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下料暂存单元配合使用的下料单元,所述下料单元的前端设置有旋耕单元,所述旋耕单元的前端设置有连接座。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能够很好的把控种植的间距和行距、操作简单和制造成本低等有益效果。操作简单和制造成本低等有益效果。操作简单和制造成本低等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循环式农业种植结构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种植结构,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循环式农业种植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种植即植物栽培,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花草、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在种植地黄时,为了使其地黄的伤口快速愈合,需要在地黄上拌白灰,随后将拌好的地黄装载小推车或收集框内,然后在通过人工将其拉至种植地中,将土壤打碎后将地黄放置土壤中,随后再进行覆土,通过以上方法完成的种植一方面,由于在小推车或收集框内装满了地黄,从而导致小推车或收集框较重,而在种植的过程中有需要不停地对小推车或收集框进行移动,从而十分消耗体力;另一方面,在种植时需要现将土壤打碎,然后再将地黄放置在土壤中,随后再将土壤覆盖在地黄上,步骤繁琐,效率低下;再一方面,由于是人工种植,从而无法很好的把控种植的间距和行距。
[000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循环式农业种植结构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循环式农业种植结构及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循环式农业种植结构,包括操作单元,所述操作单元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行走轮,所述操作单元的前半段设置有下料暂存单元,所述下料暂存单元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下料暂存单元配合使用的下料单元,所述下料单元的前端设置有旋耕单元,所述旋耕单元的前端设置有连接座。
[0006]作为优选,所述操作单元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前半段下端设置有压平滚筒,所述支撑架的后半段下端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行走轮,所述下料暂存单元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前半段上端,所述支撑架的后半段上端设置有防护栏。
[0007]作为优选,所述压平滚筒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外筒的外壁通过若干个支撑块与所述内筒的内壁连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下料暂存单元的下端设置有挂平板,所述挂平板位于所述下料单元和所述压平滚筒之间。
[0009]作为优选,所述下料暂存单元包括开口向后的储存箱体,所述挂平板设置在所述储存箱体的前半段下端,所述储存箱体的上端设置有开口向上的下料箱体,所述下料箱体的后端与所述储存箱体的后端齐平,所述下料箱体的前端延伸出所述储存箱体并开设有若干个喂料口,各所述喂料口间隔设置且贯穿于所述下料箱体的上端和下端;
[0010]所述下料箱体内设置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的两侧与所述下料箱体的内壁连接,所述挡料板的上端面呈前高后低倾斜设置,且前端的高度位于所述下料箱体的中段。
[0011]作为优选,所述下料单元包括定位外罩,所述定位外罩的两侧前端同时与所述储
存箱体和所述下料箱体连接,所述定位外罩的后端两侧同时与定位架连接,所述定位架与所述旋耕单元连接,所述定位架与所述下料单元之间设置有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定位外罩下半段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定位外罩的转动连接,且任意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一电机安装箱内,所述第一电机安装箱设置在所述定位外罩的外壁;
[0012]所述定位外罩的上半段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与所述定位外罩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斜上方设置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与所述定位外罩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上均套设有相互配合使用的链轮,各所述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各所述链条的外壁均设置有若干个下料框,各所述下料框分别与各所述喂料口配合使用;
[0013]所述定位架与各所述链条之间设置有若干个下料导向筒,各所述下料导向筒的前端与所述定位架连接,各所述下料导向筒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下料导向筒贯通的接料筒。
[0014]作为优选,所述下料箱体的前端与防漏板的后端,所述防漏板的上端高于所述下料箱体的上端,所述防漏板的后端开设有若干个贯穿于所述防漏板的凹槽,各所述凹槽与各所述喂料口一一对应设置且成型供所述链条和所述下料框通过;
[0015]同一链条上相邻的两个下料框之间的间距不大于下料框长度的两倍。
[0016]作为优选,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二电机安装箱内,所述第二电机安装箱设置在所述定位外罩的外壁;
[0017]所述定位架包括若干个横杆,各所述横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柱,各所述定位柱分别与所述定位外罩的两侧连接,各所述横杆的后端同时通过若干个竖杆连接,各所述竖杆的下半段同时与所述旋耕单元连接。
[0018]作为优选,所述旋耕单元包括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上设置有加强座,所述加强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箱,所述定位座的下方设置有旋耕轴,所述旋耕轴的两端分别与各所述定位箱转动连接,其中任意一个定位箱内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旋耕轴连接,所述旋耕轴上设置有若干个旋转盘,各所述旋转盘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旋耕刀,所述定位座的前端设置有所述连接座。
[0019]循环式农业种植结构的方法,通过连接座将旋耕单元挂设在拖拉机上,通过拖拉机拉动循环式农业种植结构,操作人员将拌好的待种植物倒在下料箱体内,随后将多余的种植物放置在储存箱体内,操作人员站在支撑架上,随后通过人手将待种植物向挡料板的方向推动,使其待种植物向喂料口处移动,移动倒喂料口处后落入到下料框内,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通过第一转轴的转动带动链条运动,通过链条的运动带动设置在链条上的下料框内,当装有种植物的下料框移动到第三转轴后开始慢慢翻转,通过下料框的翻转使其位于下料框内的种植物掉落到接料筒内后进入到下料导向筒内,第三电机带动所述旋耕轴,通过带动旋耕轴使其将旋耕刀进行打散,种植物通过下料导向筒落入到打散的土壤中,种植完成后,通过移动的挂平板将土壤覆盖在种植物上,随后在通过压平滚筒对其进行压平。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人手将待种植物向挡料板的方向推动,使其待种植物向喂料口处移动,移动倒喂料口处后落入到下料框内,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带动链条运动,通过链条的运动带动设置在链条上的下料框内,当
装有种植物的下料框移动到第三转轴后开始慢慢翻转,通过下料框的翻转使其位于下料框内的种植物掉落到接料筒内后进入到下料导向筒内,第三电机带动所述旋耕轴,通过带动旋耕轴使其将旋耕刀进行打散,种植物通过下料导向筒落入到打散的土壤中,种植完成后,通过移动的挂平板将土壤覆盖在种植物上,随后在通过压平滚筒对其进行压平;一方面,有效的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提高了效率;再一方面,循环有规律的进行播种,能够很好的把控种植的间距和行距;同时还具有操作简单和制造成本低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图1中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式农业种植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操作单元(1),所述操作单元(1)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行走轮(2),所述操作单元(1)的前半段设置有下料暂存单元(3),所述下料暂存单元(3)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下料暂存单元(3)配合使用的下料单元(5),所述下料单元(5)的前端设置有旋耕单元(6),所述旋耕单元(6)的前端设置有连接座(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式农业种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操作单元(1)包括支撑架(9),所述支撑架(9)的前半段下端设置有压平滚筒(11),所述支撑架(9)的后半段下端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行走轮(2),所述下料暂存单元(3)设置在所述支撑架(9)的前半段上端,所述支撑架(9)的后半段上端设置有防护栏(1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式农业种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压平滚筒(11)包括内筒(12)和外筒(13),所述外筒(13)的外壁通过若干个支撑块(15)与所述内筒(12)的内壁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式农业种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下料暂存单元(3)的下端设置有挂平板(16),所述挂平板(16)位于所述下料单元(5)和所述压平滚筒(11)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循环式农业种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下料暂存单元(3)包括开口向后的储存箱体(17),所述挂平板(16)设置在所述储存箱体(17)的前半段下端,所述储存箱体(17)的上端设置有开口向上的下料箱体(18),所述下料箱体(18)的后端与所述储存箱体(17)的后端齐平,所述下料箱体(18)的前端延伸出所述储存箱体(17)并开设有若干个喂料口(19),各所述喂料口(19)间隔设置且贯穿于所述下料箱体(18)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下料箱体(18)内设置有挡料板(20),所述挡料板(20)的两侧与所述下料箱体(18)的内壁连接,所述挡料板(20)的上端面呈前高后低倾斜设置,且前端的高度位于所述下料箱体(18)的中段。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循环式农业种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下料单元(5)包括定位外罩(21),所述定位外罩(21)的两侧前端同时与所述储存箱体(17)和所述下料箱体(18)连接,所述定位外罩(21)的后端两侧同时与定位架(22)连接,所述定位架(22)与所述旋耕单元(6)连接,所述定位架(22)与所述下料单元(5)之间设置有传送机构(23),所述传送机构(23)包括设置在所述定位外罩(21)下半段的第一转轴(26),所述第一转轴(2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定位外罩(21)的转动连接,且任意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一电机安装箱(27)内,所述第一电机安装箱(27)设置在所述定位外罩(21)的外壁;所述定位外罩(21)的上半段设置有第二转轴(28),所述第二转轴(28)的两端与所述定位外罩(2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28)的斜上方设置有第三转轴(29),所述第二转轴(28)的两端与所述定位外罩(2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6)、所述第二转轴(28)和第三转轴(29)上均套设有相互配合使用的链轮(30),各所述链轮(30)通过链条(31)连接,各所述链条(31)的外壁均设置有若干个下料框(32),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成英蒋汉元李一凰武汉鹏叶松雨春雨姜兴玉
申请(专利权)人:姜兴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