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制备泡沫混凝土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5429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制备泡沫混凝土的方法。所述泡沫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建筑垃圾再生骨料50~55份、硅酸盐水泥25~30份、陶瓷纤维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制备泡沫混凝土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粒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制备泡沫混凝土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泡沫混凝土是将水泥、掺合料、水及外加剂按一定配合比,通过化学发泡或物理发泡工艺制备而成的一种水泥基轻质多孔材料,属于将普通混凝土轻质化并功能化的新型环保型材料,具有轻质、多孔、吸音、隔热保温、吸能、抗震、绿色、防火等特点.泡沫混凝土不仅可以有效减轻建筑物的自重,还可以作为建筑墙体保温材料,能够有效弥补传统苯板保温材料的诸多缺陷。此外,泡沫混凝土内部具有大量封闭气孔,具有良好的隔音性能。相比普通混凝土,制备泡沫混凝土显著减少了胶凝材料用量,资源能源消耗大幅度降低,符合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当前泡沫混凝土生产用的主要骨料为天然砂,天然砂资源是短期内不可再生的资源,随着基本建设的不断发展,天然砂也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危险,在这种背景下,寻求替代天然砂生产泡沫混凝土的骨料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我国建筑垃圾产生量超30亿吨/年,当前主要以露天堆放、填埋、低值利用为主,造成水体、空气和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成为无废城市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因此,利用建筑垃圾制备高品质再生骨料,解决其带来的城市污染及其高额的排放、维护投资费用等问题,同时变废为宝,扩大其应用领域并提高其利用的附加值,能够推动泡沫混凝土在建筑节能领域发展。建筑垃圾再生的骨料表面往往附着一些旧水泥砂浆,界面黏结性能较差,具有粗糙、高孔隙率、高吸水率等特征。研究指出,骨料在长期使用或拆除破碎过程中可能出现损伤,导致骨料内部和表面薄弱处产生大量微裂纹和孔隙。因此,再生骨料往往表现出压碎指标高、强度低、吸水率大等不足。为实现再生骨料在应用时达到更好的性能,常需要改性方法来强化再生骨料。
[0003]建筑垃圾制备的泡沫混凝土的性能首先取决于泡沫的质量。中国专利CN114477940B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加入石膏、石灰,提高泡沫混凝土的堆积密度,并加入玻璃纤维、矿渣,改善建筑垃圾泡沫混凝土强度低、早强性差的问题。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不可灵活控制泡沫用量、产生量小、韧性差的问题。在搅拌过程中发泡不仅不能保证泡沫的致密性,泡沫聚集形成大空泡也将造成泡沫混凝土的质量下降,而且多种矿物掺和料的加入导致生产过程的繁琐。因此,如何保证泡沫混凝土制备过程中泡沫的稳定均匀分布,提高泡沫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并提高制备效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方法制备泡沫混凝土资源能耗大、耐久性不良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制备泡沫混凝土的方法。该方法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替代天然砂,利用陶瓷纤维对再生骨料改性,并添加硫铁矿烧渣,保证泡沫混凝土的抗压抗
折强度和抗收缩能力,利用蒸汽养护工艺改善泡沫混凝土的制备效率和性能。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泡沫混凝体,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建筑垃圾再生骨料
ꢀꢀ
50~55份;硅酸盐水泥
ꢀꢀꢀꢀꢀꢀꢀꢀ
25~30份;陶瓷纤维
ꢀꢀꢀꢀꢀꢀꢀꢀꢀꢀ8‑
15份;硫铁矿烧渣
ꢀꢀꢀꢀꢀꢀꢀꢀ
4~8份;水
ꢀꢀꢀꢀꢀꢀꢀꢀꢀꢀꢀꢀꢀꢀꢀꢀ
45~55份;聚羧酸系减水剂
ꢀꢀꢀꢀ8‑
10份;纤维素醚
ꢀꢀꢀꢀꢀꢀꢀꢀꢀꢀ3‑
5份;减缩剂
ꢀꢀꢀꢀꢀꢀꢀꢀꢀꢀꢀꢀ
2~3份;复合型发泡剂
ꢀꢀꢀꢀꢀꢀ
5~6份。
[0006]所述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为粒径不大于4.75mm的细骨料,陶瓷纤维为碱土硅酸盐纤维(长度不大于6mm),硫铁矿烧渣指经球磨后平均粒径不大于100μm的微粉,所述复合型发泡剂为植物蛋白类与松香皂类复合型发泡剂。
[000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制备泡沫混凝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掺合料浆: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硅酸盐水泥、陶瓷纤维和硫铁矿烧渣加入砂浆搅拌机,先以150~180 r/min的搅拌速率搅拌2~3 min得到掺合料,再将聚羧酸系减水剂和、减缩剂和水加入所得掺和料中以150~180 r/min的搅拌速率搅拌3~5 min,再以超过200 r/min的速率搅拌2~3min,得到混合料浆;2)制备泡沫:将复合型发泡剂、纤维素醚与水按照1:42~48的质量比稀释后加入转速不低于500 r/min的高速搅拌机内搅拌55~65s,得到泡沫;3)制备泡沫混凝土:将步骤2)所得泡沫在30秒内加入步骤1)的混合料浆中,以150~180 r/min的搅拌速率搅拌2~3min,得到泡沫混凝土;4)蒸汽养护:将泡沫混凝土置于模具中,在70℃

90℃、常压下恒温养护3~6 h,然后自然降温至20
±
3℃,再进行标准养护至规定龄期。
[0008]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利用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代替传统泡沫混凝土制备方法中的天然砂,添加混合掺料来强化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并采取蒸汽养护的方法提高泡沫混凝土的质量与制备效率。该方法解决了泡沫混凝土强度低、易收缩干裂和稳定性差的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与陶瓷纤维相结合,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解决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吸水率高、孔隙率大的问题,而且通过混合外加剂的作用,实现泡沫在浆体中均匀稳定分布,解决泡沫混凝土后期易收缩开裂的问题。
[0010]2、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硫铁矿烧渣微粉,能够有效强化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泡沫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并且明显增强泡沫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与韧性,保证泡沫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能。
[0011]3、本专利技术采用蒸汽养护工艺不仅能够提高泡沫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也提高了泡沫
混凝土的质量与制备效率。
[0012]4、本专利技术以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为原材料,有利于建筑固废的资源化利用,并且有效降低了泡沫混凝土的制备成本。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0014]图2为陶瓷纤维掺量对泡沫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的影响。
[0015]图3为陶瓷纤维产掺量对泡沫混凝土干燥收缩值与干密度的影响。
[0016]图4为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泡沫混凝土砌块。
[0017]图5为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泡沫混凝土截面形貌图。
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以下实施例中,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为粒径不大于4.75mm的细骨料,陶瓷纤维为碱土硅酸盐纤维(长度不大于6mm),硫铁矿烧渣指经球磨后平均粒径不大于100μm的微粉,所述发泡剂为植物蛋白类与松香皂类复合型发泡剂。
实施例1
[0020]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制备泡沫混凝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制备的泡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建筑垃圾再生骨料
ꢀꢀ
50~55份;硅酸盐水泥
ꢀꢀꢀꢀꢀꢀꢀꢀ
25~30份;陶瓷纤维
ꢀꢀꢀꢀꢀꢀꢀꢀꢀꢀ8‑
15份;硫铁矿烧渣
ꢀꢀꢀꢀꢀꢀꢀꢀ
4~8份;水
ꢀꢀꢀꢀꢀꢀꢀꢀꢀꢀꢀꢀꢀꢀꢀꢀ
45~55份;聚羧酸系减水剂
ꢀꢀꢀꢀ8‑
10份;纤维素醚
ꢀꢀꢀꢀꢀꢀꢀꢀꢀꢀ3‑
5份;减缩剂
ꢀꢀꢀꢀꢀꢀꢀꢀꢀꢀꢀꢀ
2~3份;发泡剂
ꢀꢀꢀꢀꢀꢀ
5~6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制备的泡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为粒径不大于4.75mm的细骨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制备的泡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纤维为碱土硅酸盐纤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制备的泡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为植物蛋白类与松香皂类复合型发泡剂。5.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制备泡沫混凝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建筑垃圾再生骨料50~55份、硅酸盐水泥25~30份、陶瓷纤维8

15份、硫铁矿烧渣4~8份、水45~55份、聚羧酸系减水剂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龙辉李书华黄玉萍翁仁贵董硕陈建江王发楠陈平阳卢泓尧陈瑞源薛泽龙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磊鑫集团有限公司中建远南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