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鸣器检测分选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5352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分选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蜂鸣器检测分选机构,包括底板,底板上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顶板,顶板上开设有两个横槽,顶板上设置有四个微型电机,四个微型电机的启动就会带动两个传动带旋转移动向后方输送物料,同时通过传动带上的活动条的推动就可以带动蜂鸣器沿底板向后移动,当蜂鸣器移动到两个三角块处时,蜂鸣器的两个端脚就会被两个三角块割开,这样随着蜂鸣器的移动两个端脚就会沿着两个导向片移动,从而就会慢慢移动与两个导线块进行接触,从而可以为蜂鸣器进行供电,这样蜂鸣器就会运行,从而可以通过音量传感器判断蜂鸣器的质量并且发出信号,从而可以快速进行分选。从而可以快速进行分选。从而可以快速进行分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蜂鸣器检测分选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分选的
,具体为蜂鸣器检测分选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蜂鸣器是一种一体化结构采用直流电压供电的电子讯响器,蜂鸣器主要分为压电式蜂鸣器和电磁式蜂鸣器两种类型,其发声原理是由振动装置和谐振装置组成,而蜂鸣器又分为无源他激型与有源自激型,蜂鸣器在生产出来后需要进行检测分选,但是由于蜂鸣器需要进行供电后才可以判断处是否合格,从而在进行分选时工作人员需要将蜂鸣器的两个端脚与电路进行连接来判断,而工作人员进行手工连接检测时有触电危险,同时长时间听蜂鸣器产生的声音会损伤听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蜂鸣器检测分选机构,具备可以通过音量传感器判断蜂鸣器的质量并且发出信号,从而可以快速进行分选等优点,解决了在进行分选时工作人员需要将蜂鸣器的两个端脚与电路进行连接来判断,而工作人员进行手工连接检测时有触电危险,同时长时间听蜂鸣器产生的声音会损伤听力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可以通过音量传感器判断蜂鸣器的质量并且发出信号,从而可以快速进行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蜂鸣器检测分选机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板(2),两个支撑板(2)上固定安装有顶板(9),顶板(9)上开设有两个横槽(33),顶板(9)上设置有四个微型电机(8),四个微型电机(8)的输出轴分别与两个横槽(33)活动连接,四个微型电机(8)的竖槽轴上均固定安装有旋转杆(28),顶板(9)下方设置有两个传送带(30),两个传送带(30)分别套接在四个旋转杆(28)上,两个传送带(30)上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活动条(29),顶板(9)下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导向片(35),两个导向片(35)的前侧均固定安装有三角块(34),两个三角块(34)相互贴合,两个导向片(35)后方均设置有导向条(37),两个导向条(37)后侧均固定安装有梯形块(38),两个导向片(35)与两个导向条(37)之间设置有两个导电块(36),两个导电块(36)均为梯形,两个导电块(36)上均固定连接有导线(13),顶板(9)上设置有音量传感器(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鸣器检测分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前侧开设有方槽(7),方槽(7)后内壁固定安装有梯形条(6),梯形条(6)的斜面朝前方设置,处于前面的两个微型电机(8)上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3),两个连接块(3)上均固定安装有竖条(4),两个竖条(4)上均固定安装有斜板(5),顶板(9)上侧设置有两个连接条(10),两个连接条(10)分别与四个微型电机(8)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鸣器检测分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开设有下料槽(21),下料槽(21)内设置有两个旋转管(22),两个旋转管(22)前后两端分别活动贯穿下料槽(21)的前后内壁,两个旋转管(22)上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活动板(23),两个旋转管(22)内均设置有扭簧(32),两个扭簧(32)的前端均与下料槽(21)前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扭簧(32)的后端分别与两个旋转管(22)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筛银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能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