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地下室顶棚电缆牵引敷设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4977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缆敷设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建筑地下室顶棚电缆牵引敷设设备,包括装载底板、电缆卷绕输送机构、电缆升高输送机构和载人固定平台,所述装载底板可以根据使用环境搭载在不同车辆或牵引工具上,所述电缆卷绕输送机构设于装载底板上,所述电缆升高输送机构设于装载底板上,所述载人固定平台设于装载底板上。具体是提供了一种可以协助人工将电缆升起,保护电缆不会过度弯折造成损伤,便于后续下护板安装的建筑地下室顶棚电缆牵引敷设设备。备。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地下室顶棚电缆牵引敷设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缆敷设
,具体是指一种建筑地下室顶棚电缆牵引敷设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过程中,强弱电配套施工尤为重要,地下室作为楼宇的连接建筑,大量电缆需要沿地下室顶棚进行敷设,地下室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大量后浇带施工缝,且密布承载立柱,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常采用穿插施工的方式,即底板后浇带未封闭时开始进行电缆施工,在地下室电缆敷设时,电缆需要在电缆桥架内部牵引穿行,而电缆桥架沿线密布桥架吊杆,现有机动牵引机因操作空间和工作面限制而无法使用,因此,多采用人工进行电缆敷设,不仅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且在电缆牵引过程中容易造成电缆桥架坍塌事故。
[0003]现有技术中缺少能够适应地下室复杂空间的辅助电缆敷设的设备,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平稳跨越后浇带并能够跨越电缆吊架对电缆进行均衡平稳的辅助牵引敷设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协助人工将电缆升起,保护电缆不会过度弯折造成损伤,便于后续下护板安装的建筑地下室顶棚电缆牵引敷设设备;利用电缆升高输送机构,对原本盘绕的电缆做拉直处理,方便后续敷设安装工作,同时根据顶棚高度可以将电缆升至对应高度以便进行后续敷设作业;利用载人固定平台,将作业人员同电缆下护板一同升至便于进行顶棚电缆敷设的高度,对升高后的电缆进行敷设安装作业和下护板安装作业;通过设置固定件供料机构和固定件旋转机构,为作业人员输送下护板的固定件,方便其对下护板进行固定安装。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建筑地下室顶棚电缆牵引敷设设备,包括装载底板、电缆卷绕输送机构、电缆升高输送机构和载人固定平台,所述装载底板可以根据使用环境搭载在不同车辆或牵引工具上,所述电缆卷绕输送机构设于装载底板上,所述电缆升高输送机构设于装载底板上,所述载人固定平台设于装载底板上,所述载人固定平台包括气压棒、电缆下护板、载人平台和固定件放置箱,所述气压棒设于装载底板上,所述载人平台设于气压棒上,所述载人平台上设有通槽和脚踏开关,所述电缆下护板设于气压棒上,所述固定件放置箱设于载人平台内侧壁上。
[000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放置箱包括箱体、固定耙钉、固定件供料机构和固定件旋转机构,所述箱体内嵌设于载人平台的内侧壁上、所述固定耙钉内嵌排列与箱体内部,所述固定件供料机构设于箱体内部,所述固定件供料机构可与固定耙钉卡合,所述固定件旋转机构设于箱体内部。
[000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供料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上料皮带,所述第二电机设于箱体内侧壁上,所述主动轮设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从动轮设于主动轮
上方,所述上料皮带套设于主动轮与从动轮上,所述上料皮带表面粗糙有凸起且凸起与固定耙钉卡合。
[000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旋转机构包括第三电机和凸柱圆盘,所述第三电机设于箱体内侧壁上,所述凸柱圆盘设于第三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凸柱圆盘可与固定耙钉卡合从而带动固定耙钉旋转。
[0009]进一步地,所述电缆升高输送机构包括侧封板、上压缩辊、下压缩辊和电缆举升机构,所述侧封板设于装载底板上,所述上压缩辊设于侧封板之间,所述下压缩辊设于侧封板之间,所述下压缩辊设于上压缩辊下方,所述电缆举升机构设于侧封板之间。
[0010]进一步地,所述电缆举升机构包括电缆翘头块、旋转轴、气压伸缩棒和电缆吊钩,所述电缆翘头块设于侧封板之间,所述电缆翘头块上设有通孔和凹槽,所述旋转轴设于电缆翘头块上,所述气压伸缩棒设于旋转轴上,所述气压伸缩棒内嵌设于凹槽中,所述电缆吊钩设于气压伸缩棒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电缆吊钩包括马蹄扣、电缆输送辊和中心杆,所述马蹄扣设于气压伸缩棒上,所述中心杆设于马蹄扣之间,所述电缆输送辊套设于中心杆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电缆卷绕输送机构包括卷绕支架、电缆卷绕辊、侧挡板和第一电机,所述卷绕支架设于装载底板上,所述卷绕支架上设有圆孔,所述第一电机内嵌设于圆孔中,所述电缆卷绕辊设于卷绕支架之间,所述电缆卷绕辊设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电缆卷绕辊的直径大于电缆的最小弯曲直径,所述侧挡板套设于电缆卷绕辊上,所述侧挡板上设有抓手。
[0013]采用上述结构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1)利用电缆升高输送机构,对原本盘绕的电缆做拉直处理,方便后续敷设安装工作,同时根据顶棚高度可以将电缆升至对应高度以便进行后续敷设作业。
[0014](2)利用载人固定平台,将作业人员同电缆下护板一同升至便于进行顶棚电缆敷设的高度,对升高后的电缆进行敷设安装作业和下护板安装作业。
[0015](3)通过设置固定件供料机构和固定件旋转机构,为作业人员输送下护板的固定件,方便其对下护板进行固定安装。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地下室顶棚电缆牵引敷设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地下室顶棚电缆牵引敷设设备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地下室顶棚电缆牵引敷设设备的爆炸图;图4为电缆卷绕输送机构的爆炸图;图5为电缆升高输送机构的爆炸图;图6为电缆举升机构的爆炸图;图7为电缆吊钩的爆炸图;图8为载人固定平台的爆炸图;图9为固定件放置箱的爆炸图;图10为固定件供料机构和固定件旋转机构的爆炸图。
[0017]其中,1、装载底板,2、电缆卷绕输送机构,3、电缆升高输送机构,4、载人固定平台,
5、卷绕支架,6、电缆卷绕辊,7、侧挡板,8、第一电机,9、侧封板,10、上压缩辊,11、下压缩辊,12、电缆举升机构,13、气压棒,14、电缆下护板,15、载人平台,16、固定件放置箱,17、圆孔,18、抓手,19、电缆翘头块,20、旋转轴,21、气压伸缩棒,22、电缆吊钩,23、通槽,24、脚踏开关,25、箱体,26、固定耙钉,27、固定件供料机构,28、固定件旋转机构,29、通孔,30、凹槽,31、马蹄扣,32、电缆输送辊,33、中心杆,34、第二电机,35、主动轮,36、从动轮,37、上料皮带,38、第三电机,39、凸柱圆盘。
[00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地下室顶棚电缆牵引敷设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装载底板(1)、电缆卷绕输送机构(2)、电缆升高输送机构(3)和载人固定平台(4),所述装载底板(1)可以根据使用环境搭载在不同车辆或牵引工具上,所述电缆卷绕输送机构(2)设于装载底板(1)上,所述电缆升高输送机构(3)设于装载底板(1)上,所述载人固定平台(4)设于装载底板(1)上,所述载人固定平台(4)包括气压棒(13)、电缆下护板(14)、载人平台(15)和固定件放置箱(16),所述气压棒(13)设于装载底板(1)上,所述载人平台(15)设于气压棒(13)上,所述载人平台(15)上设有通槽(23)和脚踏开关(24),所述电缆下护板(14)设于气压棒(13)上,所述固定件放置箱(16)设于载人平台(15)内侧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地下室顶棚电缆牵引敷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放置箱(16)包括箱体(25)、固定耙钉(26)、固定件供料机构(27)和固定件旋转机构(28),所述箱体(25)内嵌设于载人平台(15)的内侧壁上、所述固定耙钉(26)内嵌排列与箱体(25)内部,所述固定件供料机构(27)设于箱体(25)内部,所述固定件供料机构(27)与固定耙钉(26)卡合,所述固定件旋转机构(28)设于箱体(25)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地下室顶棚电缆牵引敷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供料机构(27)包括第二电机(34)、主动轮(35)、从动轮(36)和上料皮带(37),所述第二电机(34)设于箱体(25)内侧壁上,所述主动轮(35)设于第二电机(34)的输出端,所述从动轮(36)设于主动轮(35)上方,所述上料皮带(37)套设于主动轮(35)与从动轮(36)上,所述上料皮带(37)表面粗糙有凸起且凸起与固定耙钉(26)卡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地下室顶棚电缆牵引敷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旋转机构(28)包括第三电机(38)和凸柱圆盘(39),所述第三电机(38)设于箱体(25)内侧壁上,所述凸柱圆盘(39)设于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泉崔荣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