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仿金属丝编织外观的抗菌材料、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4901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用包装与装饰包装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仿金属丝编织外观的抗菌材料、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菌材料包括由树脂细丝编织而成的具有贯通网孔的编织网布;所述编织网布的上下表面及四周覆有金属镀层;所述编织网布的下方设有一含有纳米银微粒的流延树脂层,所述流延树脂层包括外盖部以及填充网孔的内嵌部,所述内嵌部的填充深度不超过所述网孔的高度;所述编织网布的上方设有透明油墨层,所述透明油墨层的表面不完全覆盖有UV涂层;所述流延树脂层的下表面设有底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抗菌材料具有抗菌寿命长、成本低、安全美观、防水渗透性好、耐黄变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阔。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仿金属丝编织外观的抗菌材料、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包装与装饰包装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仿金属丝编织外观的抗菌材料、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口罩、手套、纱布、医疗器械等医疗用品通常会使用抗菌包装,抗菌包装是将抗菌剂与产品接触的PP、PE等包装材料进行结合,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传统的抗菌包装材料主要是PP、PE等塑料母粒与抗菌剂共混后挤出制得的单层片材结构或者该共挤片材与塑料基材层复合的结构。
[0003]现有的抗菌包装存在抗菌剂易挥发和氧化而导致抗菌时效短的问题,尤其是有机抗菌剂,受光受热后挥发速度加快,不仅缩短包装材料抗菌时效,而且还可能分解产生有毒物质而对室内环境甚至人体造成危害。无机抗菌剂在安全性上要优于有机抗菌剂,但目前用其制备的常规抗菌包装也无法解决易挥发和氧化的问题。
[0004]经资料查询,发现日本有采用特殊玻璃微球包裹纳米银抗菌剂再与树脂共混的方法,这是利用有微孔的玻璃微粒延缓抗菌剂的挥发,但这种方式涉及到玻璃微球与纳米级金属微粒包裹与定向微孔等技术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仿金属丝编织外观的抗菌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树脂细丝编织而成的编织网布(3),所述编织网布(3)具有若干上下贯通的网孔(31);所述编织网布(3)的上下表面及四周覆有金属镀层(32);所述编织网布(3)的下方设有一含有纳米银微粒的流延树脂层(4),所述流延树脂层(4)包括将所述编织网布(3)的网孔(31)填充的若干内嵌部(41)以及位于所述内嵌部(41)下方的覆盖所述编织网布(3)的外盖部(42),所述内嵌部(41)的填充深度不超过所述网孔(31)的高度;所述编织网布(3)的上方设有透明油墨层(2),所述透明油墨层(2)的表面不完全覆盖有UV涂层(1);所述流延树脂层(4)的下表面设有底涂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仿金属丝编织外观的抗菌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油墨层(2)正对所述网孔(31)的部分向下凹陷,形成若干凹陷单元(21),所述UV涂层(1)覆盖所述透明油墨层(2)的非凹陷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仿金属丝编织外观的抗菌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涂层(5)由聚乙烯亚胺、乙烯

丙烯酸共聚物或高分子聚酯水溶液涂布固化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仿金属丝编织外观的抗菌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细丝为PET丝、BOPA丝、PC丝、PS丝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编织网布(3)的厚度为20

180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仿金属丝编织外观的抗菌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镀层(32)为铝镀层,厚度为100

400nm。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仁周许朗王锋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瑞冠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