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线束以及复合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4602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9
线束(20)与和车载设备电连接的线束(80)电连接。线束(20)具有:电线(21),具有芯线(22)和绝缘包覆部(23);端子(40),能够与线束(80)电连接并且安装于芯线(22)的端部;和连接器壳体(50),将芯线(22)、绝缘包覆部(23)和端子(40)覆盖。线束(20)具有:外装构件(30),将电线(21)的外周包围并且具有导电性,横截面形状是环状;和屏蔽构件(60),安装于外装构件(30)的长度方向的端部,横截面形状是环状。外装构件(30)和屏蔽构件(60)的刚性比电线(21)的刚性优异。屏蔽构件(60)与外装构件(30)电连接。连接器壳体(50)被外装构件(30)和屏蔽构件(60)包围。包围。包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第1线束以及复合线束


[0001]本公开涉及第1线束以及复合线束。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使用于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等车辆的线束具备将高电压的电池、逆变器等电气机器间电连接的电线构件(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这种电线构件通过相对于用绝缘包覆部将单一导体形成的芯线包围而成的刚性电线的两端部,连接用绝缘包覆部将绞线等具有可挠性的芯线包围而成的柔软电线而构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604885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4]然而,在上述线束中,期待提高向车辆的组装性。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向车辆的组装性的第1线束以及复合线束。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05]本公开的第1线束能够与第2线束电连接,该第2线束与车载设备电连接,第1线束具有:第1电线,具有第1芯线和将所述第1芯线覆盖的第1绝缘包覆部;第1端子,能够与所述第2线束电连接并且安装于所述第1芯线的端部;第1连接器壳体,将所述第1芯线、所述第1绝缘包覆部和所述第1端子覆盖;第1外装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第1线束,能够与第2线束电连接,该第2线束与车载设备电连接,所述第1线束具有:第1电线,具有第1芯线和将所述第1芯线覆盖的第1绝缘包覆部;第1端子,能够与所述第2线束电连接并且安装于所述第1芯线的端部;第1连接器壳体,将所述第1芯线、所述第1绝缘包覆部和所述第1端子覆盖;第1外装构件,将所述第1电线的外周包围并且具有导电性,横截面形状是环状;和屏蔽构件,安装于所述第1外装构件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并且具有导电性,横截面形状是环状,所述第1外装构件和所述屏蔽构件的刚性比所述第1电线的刚性优异,所述屏蔽构件与所述第1外装构件电连接,所述第1连接器壳体被所述第1外装构件和所述屏蔽构件包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1线束,其中,还具有环状的第1密封构件,该第1密封构件安装于所述第1连接器壳体的外周面,所述第1密封构件紧贴于所述第1连接器壳体的外周面并且紧贴于所述第1外装构件的内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第1线束,其中,还具有环状的第2密封构件,该第2密封构件安装于所述第1连接器壳体的外周面,所述第2密封构件紧贴于所述第1连接器壳体的外周面并且紧贴于所述屏蔽构件的内周面。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第1线束,其中,还具有第3密封构件,该第3密封构件以紧贴的状态包覆所述第1外装构件的外周面和所述屏蔽构件的外周面,所述第3密封构件以跨在所述第1外装构件的外周面和所述屏蔽构件的外周面上的方式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第1线束,其中,所述第1连接器壳体具有所述第1端子侧的第1端部、和相对于所述第1端部位于相反侧的第2端部,所述第2端部的外周面具有第1导向部,该第1导向部以随着远离所述第1端部而接近所述第1电线的方式倾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第1线束,其中,所述屏蔽构件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嵌合于所述第1外装构件的长度方向的端部的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泽克俊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