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巷道高效降湿抑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4564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巷道高效降湿抑雾方法,根据不同情况对巷道不同位置的雾区进行分级,其中轻雾区仅采用丝网捕集的方式进行除雾,浓雾区采用丝网捕集与物理吸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除雾;重雾区采用丝网捕集、化学吸附、物理吸附及降温除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除雾;通过不同分级对应不同除雾措施,能在保证对不同区域的除雾效果前提下,有效降低巷道整体的除雾能耗;建立了巷道起雾函数预测模型,通过实时采集不同雾区内的起雾因素数据并输入巷道起雾函数预测模型,进而模型能输出不同雾区内的风流比湿度,若某一雾区的风流比湿度超过阈值,则启动该雾区内对应的除雾方式进行降湿抑雾,持续对各个雾区进行监测,有效降低巷道再起雾的可能性。起雾的可能性。起雾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巷道高效降湿抑雾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湿抑雾方法,具体为一种煤矿巷道高效降湿抑雾方法,属于煤矿安全生产


技术介绍

[0002]夏季,空气饱和水蒸气的含湿量较高时,矿井下巷道易出现起雾现象。雾气的产生主要受到进风风流温度和湿度、井下巷道岩壁温度和湿度以及风流方向和流速等气候参数的综合影响所致。起雾区域内能见度低,给运输和行人带来不便,严重困扰着矿井运输安全,同时设备易发生腐蚀,极大地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已成为矿井通风面临的重大安全隐患。因此,研发一种新的高效降湿抑雾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0003]近年来,国内外对井下起雾现象及其成因研究较多,对于超长距离、超大断面雾气生、消机理及其防治技术、装备在国内、外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传统的降湿除雾方法主要采用局部机械通风、丝网捕集、喷洒物理吸附材料、喷洒化学吸附药剂以及安装降温除湿机等任一单独的方式。然而,这些传统的单一除雾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下述问题:
[0004]①
局部机械通风除雾:增加局部通风量会对整个矿井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巷道高效降湿抑雾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A、确定巷道雾区的起雾因素及分级:在巷道内的起雾区域进行采样分析,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影响巷道雾区的起雾因素,并依据水平能见度距离对雾区进行分级,分别为轻雾区、浓雾区和重雾区;B、巷道雾区除雾:根据步骤A的分级结果,进行对应的降湿抑雾处理:

若为轻雾区,则在该区域内采用丝网捕集的方式进行除雾;

若为浓雾区,则在该区域内采用丝网捕集与物理吸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除雾;

若为重雾区,则在该区域内采用丝网捕集、化学吸附、物理吸附及降温除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除雾;C、巷道起雾预测及降湿抑雾治理:通过步骤B完成巷道的除雾工作后,将步骤A获取的起雾因素采用采用量化分析及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巷道起雾函数预测模型,然后实时监测除雾后巷道各个分级雾区的起雾因素数据,并分别代入巷道起雾函数预测模型内,若预测模型对某一分级雾区输出的风流比湿度超过设定阈值,则判定该雾区为高风险起雾区,进而启动该雾区内对应的除雾方式进行降湿抑雾,在该过程中继续获取该雾区的起雾因素数据,直至巷道起雾函数预测模型输出的风流比湿度低于设定阈值,则停止该雾区的降湿抑雾过程,如此持续,从而实现对巷道各个雾区的起雾预测及降湿抑雾治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煤矿巷道高效降湿抑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具体分级标准为:水平能见度距离大于200m的确定为轻雾区,水平能见度距离在100~200m之间的确定为浓雾区,水平能见度距离小于100m的确定为重雾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煤矿巷道高效降湿抑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中除雾方式具体为:将丝网除雾器布设在雾区内,所述丝网除雾器由多层丝网组成,当空气穿过丝网时会发生毛细作用,其中的水雾和微小颗粒物与丝网表面发生接触,从而被吸附在丝网表面,从而实现丝网捕集除雾过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煤矿巷道高效降湿抑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中除雾方式具体为:将丝网除雾器布设在雾区内,并在丝网除雾器下风向的位置布设带有高吸水材料的物理吸附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青祥宋小林杨英兵马灵军韩风刘春菅从光康建宏魏连江刘凌菲王光雄贺兵兵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