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烧铝镁碳砖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铝镁碳砖生产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不烧铝镁碳砖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铝镁碳砖是指以特级高铝矾土或刚玉砂、镁砂和鳞片状石墨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耐火制品。铝镁碳砖是以特级高铝矾土或刚玉砂、镁砂和鳞片状石墨为主要原料翻成的衬火制品。其特征是在高温下除了因含碳具有高耐侵蚀性和不易剥落的优点外,还具有因使用时受热生成尖晶石而显示出高的残余线膨胀率的优点,因而成为新发展的优质衬砖。
[0003]铝镁碳砖具有抗侵蚀、抗剥落、均衡侵蚀、使用安全、沾钢沾渣少、拆包容易等优点。主要用于使用条件苛到的盛钢捅内衬。在连铸大型中间包和炉外精炼包的熔池部位和包底部位用铝镁碳砖作内衬日益增多。钢包不烧铝镁砖是以高铝矾土熟料和镁砂为原料制成的钢包内衬用不烧耐火制品。随着钢包内钢水温度的提高和停留时间的延长,粘土砖包衬侵蚀严重。采用铝镁碳砖的钢包内衬其本身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将得到显著提高。
[0004]经检索,专利公开号为CN106966708B一种不烧铝镁碳砖及其制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烧铝镁碳砖,包括铝镁碳砖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铝镁碳砖本体(1)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浇筑槽(103),且铝镁碳砖本体(1)的顶部中间位置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槽(104),定位槽(104)与浇筑槽(103)相通,铝镁碳砖本体(1)的底部中间位置两侧均固定有定位块(101),定位块(101)的位置与定位槽(10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铝镁碳砖本体(1)一端中间位置的顶部开设有对接槽(102),且铝镁碳砖本体(1)另一端中间位置的顶部固定有对接块(105),对接块(105)的高度小于对接槽(102)的高度,所述对接块(105)的横截面与对接槽(102)的横截面均呈T型,所述对接块(105)的材质、定位块(101)的材质与铝镁碳砖本体(1)的材质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烧铝镁碳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铝镁碳砖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等距离呈环形分布的第一空心槽(106),且铝镁碳砖本体(1)的一侧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空心槽(107)。3.根据权利要求1
‑
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不烧铝镁碳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料、添加剂、结合剂、增强剂和防氧化剂,所述骨料的原料按重量份数组成如下:高铝矾土或白刚玉80
‑
100份、镁砂11
‑
15份、石墨6
‑
10份;添加剂3
‑
7份;结合剂3
‑
7份;增强剂3
‑
7份;防氧化剂3
‑
7份;水3
‑
7份;所述添加剂为铝镁合金粉和碳化硅粉,其中铝镁合金粉和碳化硅粉的重量份数比为1:1;所述结合剂为酚醛树脂和水玻璃,其中酚醛树脂和水玻璃的重量份数比为1:1;所述增强剂为陶瓷增强剂;所述防氧化剂为硅粉、铝粉和碳化硼,其中硅粉、铝粉和碳化硼的重量分数比为1:1:1;所述高铝矾土或白刚玉中粒度为0
‑
2mm的占比40%,粒度为2
‑
5mm的占比60%,所述镁砂的粒度300
‑
400目,颗粒体积密度≥3.5g/cm3,含水量≤5%,镁砂中的氧化镁占比95%、氧化钙占比1%、二氧化硅占比1%、氧化铁占比1%、氧化硼占比1%、其他成分占比1%,所述石墨碳占比≥96%,含水量≤0.5%。所述的不烧铝镁碳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检验将骨料:高铝矾土或白刚玉、镁砂分别送入到振动式筛选机内进行筛选,剔除不合格的骨料;S2、原料称取将各种骨料(高铝矾土或白刚玉、镁砂以及石墨)、添加剂、结合剂、增强剂、防氧化剂和水经过计量装置计量重量;S3、原料加工(1)将计量后各种骨料:高铝矾土或白刚玉、镁砂以及石墨经过计量装置计量重量份后按先后顺序单独送入圆锥破碎机中进行破碎,设置进料粒度≤200mm,破碎时间10
‑
15min,待各种骨料单独破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华泽,赵现华,张义先,马嘉梁,金钊,
申请(专利权)人:海城利尔麦格西塔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