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镜转移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4426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胃镜转移床结构,包括移动底框,移动底框的上方安装有床板,移动底框的上侧面对称设有第一躺板与第二躺板,第二躺板通过驱动组件转动连接在第一躺板的侧壁上,第二躺板上设有用于驱动患者腿部的弯曲组件,第一顶板的前端铰接在第二躺板的侧壁上,滑板通过丝杠与第二电机配合驱动滑动连接在第二躺板的上侧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转动杆带着弧形齿杆移动,这样弧形齿杆便会将第二躺板的一侧向上顶动实现将平躺的患者向一侧掀起,继而将患者平躺的睡姿调节至侧卧睡姿,同时能够调整患者头部俯仰角度并利用液囊可实现苏醒实际的判断和提供按摩作用。判断和提供按摩作用。判断和提供按摩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胃镜转移床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胃镜转移床
,具体为一种胃镜转移床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胃镜检查时是通过转移床将患者推入至检查室中,且为了避免患者频繁移动,胃镜检查过程是在转移床上进行完成,胃镜检查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麻处理,且需要将患者的卧姿调节,侧卧睡姿能够有利于收集胃镜时溢出的口液,且调节患者头部的俯仰角度后,头部能够在调节后的俯仰姿势状态下稳住。现在由于患者处于麻醉状态,患者的姿势需要医护人员进行校正,对于成人或肥胖者,姿势调节难度较大,且纤维管在插入过程中,患者头部角度有时也需要进行调整,此时医护人员需要将患者头部抬起进行俯仰角度的调节,增加了医护人员的负担,因此提出了一种胃镜转移床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胃镜转移床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胃镜转移床结构,包括移动底框,所述移动底框的上方安装有床板,所述移动底框的上侧面对称设有第一躺板与第二躺板,所述第二躺板通过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胃镜转移床结构,包括移动底框(1),所述移动底框(1)的上方安装有床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框(1)的上侧面对称设有第一躺板(3)与第二躺板(4),所述第二躺板(4)通过驱动组件(5)转动连接在第一躺板(3)的侧壁上,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至少一个弧形齿杆(501)以实现将第二躺板(4)的一侧向上顶起改变患者姿势,所述床板(2)的下方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502),所述转动杆(502)与两个弧形齿杆(501)啮合连接,所述床板(2)的下方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转动杆(502)转动的第一电机(503),所述第二躺板(4)上设有弯曲组件(6),所述弯曲组件(6)包括第一顶板(601),且所述第一顶板(601)的前端铰接在第二躺板(4)的侧壁上,所述滑板(604)通过丝杠(605)与第二电机(606)配合驱动滑动连接在第二躺板(4)的上侧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镜转移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躺板(3)的前端且位于床板(2)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支撑患者头部的第一枕板(7),所述第二躺板(4)的前端且位于第一枕板(7)的一侧铰接有第二枕板(8),所述床板(2)的下侧面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枕板7转动的第三电机(9),所述弧形齿板(501)的下端固定连接底杆(10),所述底杆(10)的前端侧壁上开有滑槽(1001),所述第二枕板(8)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有顶杆(11),所述顶杆(11)的下端滑动连接在滑槽(1001)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胃镜转移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躺板(4)与第二枕板(8)之间设有间隔板(12),所述间隔板(12)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导杆(13),所述导杆(13)滑动连接在床板(2)的侧壁上,所述床板(2)的下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毓洁徐艳段晨虹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