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镜头及投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4388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6
本申请涉及一种投影镜头及投影装置,沿影像光束传递方向依次包括:后群透镜组、中群透镜组和前群透镜组;所述投影镜头包括光圈,所述光圈设于所述后群透镜组和所述中群透镜组之间的光路;其中,所述前群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和反射面,所述反射面设于所述第一透镜远离所述中群透镜组的一侧;所述中群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投影镜头及投影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光学元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投影镜头及投影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商务会议、智能家居、智能教学等领域的迅速发展,极大促进了投影光学系统及投影装置产业的发展。该产业下游行业应用前景广阔,例如,家用投影仪、教学投影仪等。投影镜头的未来市场需求仍将持续增长。但是,目前投影镜头为了达到短焦距离的投影,其光路设计方式主要采用多镜片组合的反射式结构。使用的镜片个数多,整体体积大,导致投影镜头加工困难,从而影响投影镜头的组装难度及生产良率。
[0003]因此,在保证投影镜头在短焦或超短焦技术基础上,使投影镜头兼具易于组装,并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投影镜头,沿影像光束传递方向依次包括:后群透镜组、中群透镜组和前群透镜组;所述投影镜头包括光圈,所述光圈设于所述后群透镜组和所述中群透镜组之间的光路;其中,所述前群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和反射面,所述反射面设于所述第一透镜远离所述中群透镜组的一侧;所述中群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

满足:

14.96mm≤f



9.02mm;所述中群透镜组沿光轴的总长T

和所述投影镜头总长TTL满足:0.30≤T

/TTL≤0.5。
[000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后群透镜组沿所述影像光束传递方向依次包括:第十四透镜、第十三透镜、第十二透镜、第十一透镜、第十透镜、第九透镜和第八透镜;所述中群透镜组沿所述影像光束传递方向依次包括:第七透镜、第六透镜、第五透镜、第四透镜、第三透镜和第二透镜;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所述第七透镜及所述第八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九透镜、所述第十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十一透镜、所述第十二透镜、所述第十三透镜及所述第十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与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沿所述光轴的间隔距离T12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与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沿所述光轴的距离T26满足:1.50<T12/T26<2.50。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投影镜头还包括光圈,所述光圈位于所述第七透镜和所述第八透镜之间,所述后群透镜组包含至少两组胶合透镜组。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21和所述第三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1满足:R21/R31<1.0;所述第二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2和所述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32满足:R22/R32>1.0。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群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

满足:

6.94mm≤f

≤4.25mm;所述后群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

满足:

11.62mm≤f



7.36mm。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为非球面;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所述第十一透镜的像侧面、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所述第十二透镜的物侧面均为非球面。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十三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为非球面;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为非球面。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所述第十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为非球面;所述第十透镜的像侧面为非球面。
[0015]本申请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投影装置,所述投影装置可包括照明系统、空间光调制系统及上述投影镜头,其中,所述照明系统用于提供照明光束;所述空间光调制系统配置于所述照明光束的传递路径上,用以将所述照明光束调变为影像光束;以及所述投影镜头配置于所述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用以将所述影像光束投射出所述投影装置而形成投影画面,其中,所述影像光束依次经所述后群透镜组、所述光圈、所述中群透镜组和所述前群透镜组形成所述投影画面。
[0016]本申请的投影镜头采用了十四片式镜头架构,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组中的各个透镜的光焦度、面型、总长度等,使得上述投影镜头在满足成短焦距的同时,实现易于组装,并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等至少一个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17]结合附图,通过以下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投影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A至图2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的投影镜头的纵向球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及MTF曲线;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投影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A至图4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2的投影镜头的纵向球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及MTF曲线;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投影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A至图6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3的投影镜头的纵向球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及MTF曲线;图7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投影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0019]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
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
[0020]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0021]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最靠近被摄物体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物侧面,每个透镜最靠近成像面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像侧面。
[0022]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沿影像光束传递方向依次包括:后群透镜组、中群透镜组和前群透镜组;所述投影镜头包括光圈,所述光圈设于所述后群透镜组和所述中群透镜组之间的光路;其中,所述前群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和反射面,所述反射面设于所述第一透镜远离所述中群透镜组的一侧;所述中群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

满足:

14.96mm≤f



9.02mm;所述中群透镜组沿光轴的总长T

和所述投影镜头总长TTL满足:0.30≤T

/TTL≤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群透镜组沿所述影像光束传递方向依次包括:第十四透镜、第十三透镜、第十二透镜、第十一透镜、第十透镜、第九透镜和第八透镜;所述中群透镜组沿所述影像光束传递方向依次包括:第七透镜、第六透镜、第五透镜、第四透镜、第三透镜和第二透镜;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所述第七透镜及所述第八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九透镜、所述第十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十一透镜、所述第十二透镜、所述第十三透镜及所述第十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与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沿所述光轴的间隔距离T12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与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沿所述光轴的距离T26满足:1.50<T12/T26<2.50。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镜头,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煌李文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昇旸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