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区碳资产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4336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园区碳资产评估方法,属于碳资产评估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园区碳资产评估一级指标;所述一级指标包括:经济指标、健康指标、生态指标和社会指标;将每个一级指标划分为若干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为量化指标和非量化指标;计算每个二级指标的分数;采用层次分析法给每个二级指标赋予权重;根据每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和每个二级指标的分数得到园区碳资产评估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一级指标划分为经济指标、健康指标、生态指标和社会指标既包括可直接或间接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的碳配额、碳信用及其衍生品,也包括通过各类碳减排量,及其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等能够全面客观的对园区内的碳资产进行评估。观的对园区内的碳资产进行评估。观的对园区内的碳资产进行评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区碳资产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碳资产评估
,具体涉及一种园区碳资产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园区作为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单元,集聚产业、能源、创新与人力等各类资源要素,拥有丰富的碳资产来源,碳资产已经成为各类产业园区发展及竞争的重要元素。园区应准确洞悉低碳发展的趋势,充分借助碳交易机制等市场化工具,有效管理及提升碳资产价值。
[0003]园区碳资产的价值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科学量化并发挥碳资产的价值对促进园区减碳活动降本增效,以及进一步推进碳市场的规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004]碳资产之所以形成资产,在于其能够在双碳进程中发挥作用,其价值受政策环境、技术水平、金融市场、社会认知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碳资产进行量化的前提是必须合理加以界定。
[0005]由于碳资产来源的多样性且价值评估目的不同,不同利益相关方对碳资产有不同的解读定义,碳资产部分被定义为碳排放单位所有在低碳领域可能适用于储存、流通或财富转化的有形和无形资产。国际机构则认为碳资产所涵盖的范围应当包括任何能在碳交易市场中转化为价值或利益的有形或无形财产。
[0006]除定义不同以外,目前常用的碳资产评估方法还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多数碳资产评估方法仅考虑狭义的碳资产,即用于碳交易市场流通的碳配额、碳减排量等;广义的碳资产方法定义过于宽泛,不利于企业实际操作中对碳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狭义的碳资产范围太窄,不利于促进企业的低碳改革的制定及具体实施。
[0007]同时碳资产价值量化的难点还包括:碳资产的类型与范围随着碳中和进行以及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在不断改变;碳资产的价值会受市场显著影响;碳资产的价值会由于面向群体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区碳资产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以解决现有碳资产量化评估方法过于片面难以准确反映园区碳资产价值,导致碳资产评估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10]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园区碳资产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构建园区碳资产评估一级指标;
[0012]所述一级指标包括:经济指标、健康指标、生态指标和社会指标;
[0013]将每个一级指标划分为若干二级指标;
[0014]所述二级指标为量化指标或非量化指标;
[0015]计算每个二级指标的分数;
[0016]获取园区碳资产相关数据计算每个量化指标的分数;
[0017]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每个非量化指标的分数;
[0018]采用层次分析法给每个二级指标赋予权重;
[0019]根据每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和每个二级指标的分数得到园区碳资产评估结果。
[002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经济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包括:收益增长率、碳资产成长性、碳资产占有率和非量化经济指标;
[0021]所述健康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包括:丰富度和非量化健康指标;
[0022]所述社会指标下的二级指标为非量化社会指标;
[0023]所述生态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包括:非量化生态指标;
[0024]所述量化指标包括:收益增长率、碳资产成长性、碳资产占有率和丰富度;
[0025]所述非量化指标包括:非量化经济指标、非量化健康指标、非量化社会指标和非量化生态指标;
[0026]所述非量化经济指标包括:风险性、碳投资回报率和人均碳资产;
[0027]所述非量化健康指标包括:规范度、技术领先度、稳定性和碳从业人员率;
[0028]所述非量化社会指标包括:就业量和示范性;
[0029]所述非量化生态指标包括:可持续性和减排强度。
[003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园区碳资产评估结果用于反映园区碳资产水平;
[0031]当所述园区碳资产评估结果小于第一预设值时,展示所有二级指标的分数;
[0032]当收益增长率的分数小于第二预设值或碳资产占有率小于第三预设值时,提高园区碳减排量;
[0033]当丰富度小于第四预设值时,增加园区碳资产种类;
[0034]当碳资产成长性小于第五预设值时,更换园区碳减排技术。
[0035]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获取园区碳资产相关数据计算每个量化指标的分数的步骤中,包括:
[0036]收益增长率:
[0037][0038]当各类减排量之和小于去年各类减排量时,表明园区碳减排收益处于下降状态,计0分;
[0039]当收益增长率小于1,表示碳减排收益下降,计1分;
[0040]当收益增长率等于1,计3分;
[0041]当收益增长率大于1,表示碳减排收益增长,计5分;
[0042]碳资产成长性:
[0043]根据园区内碳减排技术对应的碳资产未来变化进行打分;
[0044]若园区内碳减排技术对应的碳资产未来无变化则计3分;
[0045]若园区内碳减排技术对应的碳资产处于增长状态则计5分;
[0046]若园区内碳减排技术对应的碳资产处于下降状态则计1分;
[0047]碳资产占有率:
[0048][0049]碳资产占有率<0.2,计1分;碳资产占有率≥0.2且<0.4,计2分;碳资产占有率≥0.4且<0.6,计3分;碳资产占有率≥0.6且<0.8,计4分;碳资产占有率≥0.8且<1,计5分;
[0050]丰富度:
[0051]拥有所有类型的一般碳资产和金融碳资产,计5分;
[0052]拥有所有类型的一般碳资产,未拥有金融碳资产,计4分;
[0053]拥有部分类型的一般碳资产,未拥有金融碳资产,计3分;
[0054]仅拥有一种一般碳资产,未拥有金融碳资产,计2分;
[0055]仅有减排行为,未拥有一般碳资产和金融碳资产,计1分。
[0056]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非量化指标的分数的步骤中,包括:
[0057]根据一个非量化指标建立一个因素集,根据打分范围建立评语集;
[0058]对因素集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对应的权重集;
[0059]采用德尔菲法计算因素集中每个因素对评语集的隶属度,得到各因素对各评语的隶属度分布;
[0060]根据各因素对各评语的隶属度分布建立模糊综合判断矩阵;
[0061]根据模糊综合判断矩阵进行模糊变换结合权重集得到一个非量化指标的分数;
[0062]重复上述步骤得到所有非量化指标的分数。
[006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采用层次分析法给每个二级指标赋予权重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0064]基于所有二级指标建立判断矩阵A,其中a
ij
第i个指标与第j个指标的比较度量,比较度量根据Santy 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区碳资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园区碳资产评估一级指标;所述一级指标包括:经济指标、健康指标、生态指标和社会指标;将每个一级指标划分为若干二级指标;所述二级指标为量化指标或非量化指标;计算每个二级指标的分数;获取园区碳资产相关数据计算每个量化指标的分数;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每个非量化指标的分数;采用层次分析法给每个二级指标赋予权重;根据每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和每个二级指标的分数得到园区碳资产评估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区碳资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济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包括:收益增长率、碳资产成长性、碳资产占有率和非量化经济指标;所述健康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包括:丰富度和非量化健康指标;所述社会指标下的二级指标为非量化社会指标;所述生态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包括:非量化生态指标;所述量化指标包括:收益增长率、碳资产成长性、碳资产占有率和丰富度;所述非量化指标包括:非量化经济指标、非量化健康指标、非量化社会指标和非量化生态指标;所述非量化经济指标包括:风险性、碳投资回报率和人均碳资产;所述非量化健康指标包括:规范度、技术领先度、稳定性和碳从业人员率;所述非量化社会指标包括:就业量和示范性;所述非量化生态指标包括:可持续性和减排强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园区碳资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园区碳资产评估结果用于反映园区碳资产水平;当所述园区碳资产评估结果小于第一预设值时,展示所有二级指标的分数;当收益增长率的分数小于第二预设值或碳资产占有率小于第三预设值时,提高园区碳减排量;当丰富度小于第四预设值时,增加园区碳资产种类;当碳资产成长性小于第五预设值时,更换园区碳减排技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园区碳资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园区碳资产相关数据计算每个量化指标的分数的步骤中,包括:收益增长率:当各类减排量之和小于去年各类减排量时,表明园区碳减排收益处于下降状态,计0分;当收益增长率小于1,表示碳减排收益下降,计1分;当收益增长率等于1,计3分;
当收益增长率大于1,表示碳减排收益增长,计5分;碳资产成长性:根据园区内碳减排技术对应的碳资产未来变化进行打分;若园区内碳减排技术对应的碳资产未来无变化则计3分;若园区内碳减排技术对应的碳资产处于增长状态则计5分;若园区内碳减排技术对应的碳资产处于下降状态则计1分;碳资产占有率:碳资产占有率<0.2,计1分;碳资产占有率≥0.2且<0.4,计2分;碳资产占有率≥0.4且<0.6,计3分;碳资产占有率≥0.6且<0.8,计4分;碳资产占有率≥0.8且<1,计5分;丰富度:拥有所有类型的一般碳资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泽黎徐剑魏光涛孟超赵志华杨威张艾任立志刘泽宇仇爽赵相政唐松浩罗浩贡晓旭史梓男王玉琢李妍郝城马清钊周奎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