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式合成材料搅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3851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循环式合成材料搅拌设备,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混料的混合桶,所述混合桶的顶部贯穿设置有用于进料的进料装置,所述混合桶的内壁贯穿设置有两根相向转动的第一搅拌轴,在混合桶的内部设置两根同向转动的第一搅拌轴以对物料进行混合,同时在混合桶的内部还设置一根第二搅拌轴,使得混合时的物流能够再次送入进料装置的下方,进而内循环混合,同时利用抽料泵上的循环管将混合时的物料通过循环管再次输送至混合桶的内部,并对进料装置下方的物料进行冲击,以实现外循环混合,通过该种方式对物料进行混合搅拌,能够很大的程度的提高其搅拌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式合成材料搅拌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合成材料混合
,具体为一种循环式合成材料搅拌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合成材料是一种通过将不同材料混合而得到的新材料。这种材料通常有更高的强度,硬度和其他特性。合成材料的应用范围很广,涉及领域包括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和建筑业等。在制备合成材料的过程中,搅拌是必不可少的步骤。通常,搅拌过程会将原材料混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所需的合成材料。
[000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循环搅拌设备(公开号:CN214131306U),该专利通过将搅拌罐底部的物料用循环泵抽出来并通过循环管回到搅拌罐顶部,如此反复循环多次,达到提高搅拌效率的目的,但是该种方式的仅仅是将下方的物料抽至上方再次从搅拌罐内壁流至同一,因此仍然可能出现物料堆积在一起,从而导致搅拌的时间仍然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式合成材料搅拌设备,在混合桶的内部设置两根同向转动的第一搅拌轴以对物料进行混合,同时在混合桶的内部还设置一根第二搅拌轴,使得混合时的物流能够再次送入进料装置的下方,进而内循环混合,同时利用抽料泵上的循环管将混合时的物料通过循环管再次输送至混合桶的内部,并对进料装置下方的物料进行冲击,以实现外循环混合,通过该种方式对物料进行混合搅拌,能够很大的程度的提高其搅拌效率。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循环式合成材料搅拌设备,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混料的混合桶,所述混合桶的顶部贯穿设置有用于进料的进料装置,所述混合桶的内壁贯穿设置有两根相向转动的第一搅拌轴,所述混合桶的内部设置有能够转动的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用于对混合桶内的合成材料进行内循环搅拌,所述支撑座的顶部且位于混合桶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抽料泵,所述抽料泵的抽料端连通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顶端与混合桶的底部连通,所述抽料泵的出料端连通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一端贯穿混合桶并延伸至混合桶的内部,所述循环管用于对混合桶内的合成材料进行外循环搅拌。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安装座,所述电机安装座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支撑座的顶部且位于混合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轮箱,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齿轮箱的一侧传动连接,两根所述第一搅拌轴的一端与齿轮箱的另一侧传动连接。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循环管的表面连通用于排料的出料管,所述循环管的表面且位于出料管的一侧设置有电磁控制阀,所述出料管的表面设置有出料阀。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合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顶
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内表面与第一搅拌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轴的外表面且位于轴承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第二搅拌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连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合桶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用于推料的刮料板,所述混合桶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混合桶内壁的一侧连接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刮料板上分别开设有与丝杆和滑动杆相适配的螺纹孔和通孔,所述混合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丝杆进行转动的转动电机。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箱,所述进料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若干个用于落料的扇形通口,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贯穿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且位于支撑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用于将扇形通口封闭的扇形板。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若干个所述扇形板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齿圈,所述进料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进料箱并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齿圈进行转动的啮合齿轮。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且位于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推料的推杆,所述扇形板和推杆在同一水平面上错位设置。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混合桶的内部设置两根同向转动的第一搅拌轴以对物料进行混合,同时在混合桶的内部还设置一根第二搅拌轴,使得混合时的物流能够再次送入进料装置的下方,进而内循环混合,同时利用抽料泵上的循环管将混合时的物料通过循环管再次输送至混合桶的内部,并对进料装置下方的物料进行冲击,以实现外循环混合,通过该种方式对物料进行混合搅拌,能够很大的程度的提高其搅拌效率。
[0016]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支撑板上开设扇形通口,并利用转动轴上的扇形板,能够将扇形通口进行密封,当放入第一份物料时,通过驱动电机的转动使得啮合齿轮带动齿圈进行转动,以使得物料通过扇形通口快速落入混合桶的内部,此时配合第一搅拌轴将该物料进行输送后,再通过控制扇形板和扇形通口的重叠度,控制后续混合物料的下落速度,配合内外循环混合,避免后续混合物料堆积在一起延长了混料时间,通过该种方式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搅拌的效率。
[0017]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混合桶的内部设置刮料板,在混合桶内的物料混合完成后,利用转动电机上的丝杆与刮料板上螺纹孔的配合关系,使得刮料板在滑动杆上贴着混合桶的内壁进行滑动,并将粘在混合桶内壁上的混合物料推至连通管的上方排出,通过该种方式能够防止较为粘稠的物料粘接在混合桶的内壁难以取下,进一步提高其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合成材料搅拌设备的外部结构主视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合成材料搅拌设备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进料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支撑板的外部结构俯视图。
[0023]图中:1、支撑座;2、支撑架;3、混合桶;4、进料装置;41、进料箱;42、支撑板;43、转动轴;44、推杆;45、扇形板;46、扇形通口;47、驱动电机;48、啮合齿轮;49、齿圈;5、电机安装座;6、伺服电机;7、齿轮箱;8、第一搅拌轴;9、抽料泵;10、连通管;11、循环管;12、电磁控制阀;13、出料管;14、连接架;15、轴承座;16、驱动齿轮;17、第二搅拌轴;18、转动齿轮;19、丝杆;20、转动电机;21、滑动杆;22、刮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4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循环式合成材料搅拌设备,包括支撑座1,支撑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架2,支撑架2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混料的混合桶3,混合桶3的顶部贯穿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式合成材料搅拌设备,包括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混料的混合桶(3),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桶(3)的顶部贯穿设置有用于进料的进料装置(4),所述混合桶(3)的内壁贯穿设置有两根相向转动的第一搅拌轴(8),所述混合桶(3)的内部设置有能够转动的第二搅拌轴(17),所述第二搅拌轴(17)用于对混合桶(3)内的合成材料进行内循环搅拌,所述支撑座(1)的顶部且位于混合桶(3)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抽料泵(9),所述抽料泵(9)的抽料端连通有连通管(10),所述连通管(10)的顶端与混合桶(3)的底部连通,所述抽料泵(9)的出料端连通有循环管(11),所述循环管(11)的一端贯穿混合桶(3)并延伸至混合桶(3)的内部,所述循环管(11)用于对混合桶(3)内的合成材料进行外循环搅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合成材料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安装座(5),所述电机安装座(5)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6),所述支撑座(1)的顶部且位于混合桶(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轮箱(7),所述伺服电机(6)的输出端与齿轮箱(7)的一侧传动连接,两根所述第一搅拌轴(8)的一端与齿轮箱(7)的另一侧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合成材料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11)的表面连通用于排料的出料管(13),所述循环管(11)的表面且位于出料管(13)的一侧设置有电磁控制阀(12),所述出料管(13)的表面设置有出料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合成材料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桶(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4),所述连接架(14)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轴承座(1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市天力达工矿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