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管理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366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4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流体管理组件包括流道部和至少两个阀体部,至少两个阀体部分别与流道部连接,相邻两个阀体部之间具有间隙,阀体部包括接口部和用于流通流体的连接口部,接口部和连接口部连接。流道部包括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流道部具有流道,流道设于第一板部和/或第二板部,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沿流道部的厚度方向布置,第一板部与第二板部连接,接口部与第一板部连接,接口部的内腔能够与流道连通。相较相关技术,至少两个阀体部可以通过流道部实现连接和连通,有利于减少流体管理组件的管路连接。路连接。路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体管理组件


[0001]本申请涉及流体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流体管理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流体管理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阀体部,相邻两个阀体部之间具有间隙,阀体部包括接口部和用于流通流体的连接口部,连接口部和接口部连接,连接口部与外部组件连接,至少两个阀体部的接口部通过管路实现连接和连通,管路连接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相关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减少管路连接的流体管理组件。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流体管理组件,包括流道部和至少两个阀体部,至少两个所述阀体部分别与所述流道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阀体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阀体部包括接口部和用于流通流体的连接口部,所述接口部和所述连接口部连接;
[0006]所述流道部包括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所述流道部具有流道,所述流道设于所述第一板部和/或所述第二板部,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沿所述流道部的厚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二板部连接,所述接口部与所述第一板部连接,所述接口部的内腔能够与所述流道连通。
[0007]本申请中,管理组件包括流道部和至少两个阀体部,流道部包括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阀体部包括接口部和用于流通流体的连接口部,接口部与第一板部连接,接口部的内腔能够与流道部的流道连通,也即至少两个阀体部可以通过流道部实现连接和连通,有利于减少流体管理组件的管路连接。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申请的流体管理组件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本申请的流体管理组件的一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3是本申请的流体管理组件的一实施例的前视图示意图;
[0011]图4是本申请的流体管理组件的一实施例的爆炸图示意图;
[0012]图5是本申请的流体管理组件的一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爆炸图示意图;
[0013]图6是本申请的流道部的一实施例的爆炸图示意图;
[0014]图7是本申请的流道部的一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爆炸图示意图;
[0015]图8是本申请的阀体部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9是本申请的阀体部的一实施例的剖切示意图;
[0017]图10是本申请的阀体部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11是本申请的阀体部的另一实施例的剖切示意图;
[0019]图12是本申请的阀体部和阀组件的一实施例的剖切示意图。
[0020]图中,10

控制组件,11

第一壳体,111

柱体,12

第二壳体,121

第一通孔,122

限位部,13

电路板,131

贯通孔,14

装配腔,20

阀体部,21

主体部,211

容置腔,22

连接口部,221

第一连接口部,2211

第一通道,222

第二连接口部,2221

第二通道,23

接口部,231

第一接口部,2311

第一孔道,232

第二接口部,2321

第二孔道,24

延伸部,241

第二通孔,201

第一阀体部,202

第二阀体部,203

第三阀体部,204

第四阀体部,205

第五阀体部,206

第六阀体部,207

第七阀体部,208

第八阀体部,30

流道部,31

第一板部,311

第一壁,32

第二板部,321

第二壁,33

端口部,34

第三板部,35

第四板部,36

流道,40

阀组件,41

连接部,411

插针,42

阀芯部,421

壳部,422

阀针,43

定子组件,44

转子组件,401

第一阀组件,402

第二阀组件,403

第三阀组件,404

第四阀组件,405

第五阀组件,406

第六阀组件,407

第七阀组件,408

第八阀组件,50

螺栓,51

螺帽,52

螺杆,L

流道部的长度方向,W

流道部的宽度方向,H

流道部的厚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1]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0022]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
“”
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0023]应当理解,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数量。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型实施例的流体管理组件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补充或相互组合。
[0025]根据本申请的流体管理组件一种可能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12,一种流体管理组件包括流道部30和至少两个阀体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流道部和至少两个阀体部,至少两个所述阀体部分别与所述流道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阀体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阀体部包括接口部和用于流通流体的连接口部,所述接口部和所述连接口部连接;所述流道部包括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所述流道部具有流道,所述流道设于所述第一板部和/或所述第二板部,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沿所述流道部的厚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二板部连接,所述接口部与所述第一板部连接,所述接口部的内腔能够与所述流道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管理组件还包括电路板和至少两个阀组件,所述阀组件有部分位于所述阀体部的内腔,所述阀组件与所述阀体部密封连接;至少两个所述阀组件均与同一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阀体部位于所述流道部的厚度方向的一侧,所述阀体部为一体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部包括第一壁,所述第一壁面向所述第二板部,所述第二板部包括第二壁,所述第二壁面向所述第一板部,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二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配合形成至少部分所述流道;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壁的方向,所述第一板部具有自所述第一壁远离所述第一壁的槽和/或孔;沿垂直于所述第二壁的方向,所述第二板部具有自所述第二壁远离所述第二壁的槽和/或孔;所述第一板部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板部为一体结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部还包括端口部,所述端口部和所述接口部均位于所述流道部的厚度方向的同一侧,所述端口部与所述第一板部连接,所述端口部与所述接口部连接,所述端口部的内腔与所述接口部的内腔连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部还包括主体部,所述连接口部和所述接口部分别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主体部具有容置腔,所述阀组件有部分位于所述容置腔,所述接口部包括第一接口部和第二接口部,所述第一接口部和所述第二接口部分别与不同所述端口部连接;所述第一接口部具有第一孔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春强谭永翔徐云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