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睾酮合成的九肽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3657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活性肽相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促进睾酮合成活性的九肽及其应用,所述九肽的一级结构氨基酸序列为G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促睾酮合成的九肽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性多肽相关
,具体为一种促睾酮合成的九肽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不良习惯(高脂饮食、抽烟)和老龄化的加剧,睾酮缺乏现象愈发普遍。睾酮分泌不足与不育、发育迟缓、轻度贫血、肌肉体积减少、身体脂肪增加、工作表现力下降、疲劳、活力丧失、易怒或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和睡眠障碍有关。目前,睾丸激素补充疗法(TST)在治疗由性腺功能减退症状引发的睾酮不足的男性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长期使用仍然存在抑制下丘脑

垂体

性腺轴(HPG)活动、提高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和诱发性功能障碍等副作用。因此,寻找绿色安全、有效的食源性补充物对辅助改善睾酮缺乏症状具有重要意义。
[0003]生物活性肽是指由2~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肽类化合物,包括寡肽(2~1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和多肽(11~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现有技术发现紫苏籽肽可通过提高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激素水平、加强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和类固醇生成因子

1基因表达等途径改善环磷酰胺造成的性功能低下。牡蛎肽能够提高雄性小鼠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和睾酮水平,但未分析其发挥活性作用的具体肽段。前人研究发现,海参水解物可显著提高老年雄性大鼠的睾酮水平,但其发挥活性的肽段尚未明晰,同时也缺少调控睾酮合成的分子机制研究。因此,目前关于食源性活性肽调控睾酮合成的研究还不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r/>[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睾酮合成的九肽及其应用,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促睾酮合成的九肽,包括:
[0007]所述九肽的氨基酸序列为Gly

Pro

Tyr

Gly

Pro

Ala

Gly

Pro

Arg。
[0008]所述九肽可显著提高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的能力。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九肽可与睾丸间质细胞膜上的Lhcgr结合,激活细胞内cAMP

PKA信号通路,促进睾酮合成。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九肽与睾丸间质细胞膜上的Lhcgr结合的结合点位分别为:Gly

Arg636、Gly

Arg636、Gly

Arg636、Pro

Arg636、Pro

Arg636、Ala

Lys394、Arg

Leu395、Arg

Val397。
[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九肽在有CaCl2共处理时,2和5μM的九肽同样表现出显著促进睾酮合成的能力。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九肽可由东海乌参蛋白、其他海参及水产动物蛋白经适合的酶解技术制备而成。
[0013]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促睾酮合成的九肽的应用,包括:
[001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促睾酮合成的九肽可以单独应用于改善睾酮合成不足的保健品,也可以与其他具有调节睾酮合成的活性组分进行复配使用,还可以制备成微胶囊,以改善九肽的胃肠道消化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和延缓保质期,使其更好的应用于食品工业和保健领域。
[001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睾酮合成活性的活性组分可以包括植物提取物(枸杞、肉苁蓉、杜仲叶、玛咖、人参、桑葚等)、维生素(例如维生素D)、多酚类及其他的蛋白肽。
[001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药物和保健品是饮料、口服液、胶囊、微胶囊粉、片剂、颗粒或者乳液。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的九肽既可以化学合成,也可以从东海乌参蛋白酶解产物中定向制备。本专利技术的九肽具有促进睾酮合成活性,主要体现在能够显著提高TM3睾丸间质细胞合成睾酮,增加细胞Lhcgr,Cacna1g,Plcg,Prkaca,StAR的基因表达,可直接用于预防和改善睾酮分泌不足现象的食品或药物中。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1]图1是九肽与Lhcgr分子对接位点示意图;
[0022]图2是九肽的细胞毒性分析示意图;
[0023]图3是九肽对TM3睾丸间质细胞合成睾酮能力的影响示意图;
[0024]图4是九肽的一级质谱(A)和二级质谱(B)示意图;
[0025]图5是东海乌参肽对TM3睾丸间质细胞合成睾酮能力的影响示意图;
[0026]图6是九肽干预对PLC/Cav3/PKA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图1

6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28]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9]九肽相关实验数据研究结果:
[0030]1、东海乌参肽中GPTGPAGPR九肽具有促睾酮合成的潜在活性
[0031]促黄体激素(LH)与睾丸间质细胞膜上的促黄体激素受体(Lhcgr)结合,激活细胞内cAMP

PKA信号通路,促进睾酮合成。基于分子对接技术分析,与促黄体激素受体(Lhcgr)的相互作用中,东海乌参肽中GPTGPAGPR(GR

9)与Lhcgr的结合能力最佳,结合能和氢键数量分别为

6.4和8(表1)。GR

9与Lhcgr的结合位点分别为Gly

Arg636;Gly

Arg636;Gly

Arg636;Pro

Arg636;Pro

Arg636;Ala

Lys394;Arg

Leu395;Arg

Val397(图1)。
[0032]表1东海乌参肽中潜在活性肽段与Lhcgr受体分子对接结果
[0033][0034]2、九肽的细胞毒性分析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睾酮合成的九肽,其特征在于,包括:(I)所述九肽的氨基酸序列为Gly

Pro

Tyr

Gly

Pro

Ala

Gly

Pro

Arg,分子量为809.422Da。(II)所述九肽具有促进睾酮合成的潜在活性,可显著提高TM3睾丸间质细胞合成睾酮实现提高睾酮水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睾酮合成的九肽,其特征在于:所述九肽可与睾丸间质细胞膜上的Lhcgr结合,激活细胞内cAMP

PKA信号通路,促进睾酮合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促睾酮合成的九肽,其特征在于:所述九肽与睾丸间质细胞膜上的Lhcgr结合的结合点位分别为:Gly

Arg636、Gly

Arg636、Gly

Arg636、Pro

Arg636、Pro

Arg636、Ala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凤琴骆贤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诺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