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辅助大鼠针刺的新型束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3561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48
一种辅助大鼠针刺的新型束缚装置,包括束缚布套和设于束缚布套的四肢伸出口、头部伸出口、尾部伸出口、粘结件;所述粘结件设有若干,分别位于束缚布套的顶部两端连接处;其中,通过将大鼠四肢和头部分别套入束缚布套上的四肢伸出口、头部伸出口,固定头部和四肢,以固定脊柱,对大鼠形成柔性束缚,辅助在大鼠头部或四肢进行针刺或电针干预;所述粘结件用于调节束缚布套的内径以适应大鼠体型变化;所述尾部伸出口用于大鼠排泄以及接受尾静脉注射操作。解决目前针刺或电针大鼠时留针困难、束缚与解除束缚操作耗时耗力、过度束缚引起不可逆损伤等问题。等问题。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大鼠针刺的新型束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固定实验大鼠的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助大鼠针刺的新型束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与人类的生理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大鼠是许多实验的理想选择。现代针灸机制研究常将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其原因包括大鼠体型相比小鼠更适合作为研究对象,更易对相应的穴位和经络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然而大鼠的活动不受人类主观意识的支配,在针刺其头部、四肢时容易抓挠,出现毫针脱落的情况,导致实验效果受影响,因此需要有相应装置来辅助大鼠头部、四肢接受针刺干预,就目前的束缚装置来看,它们或为将四肢用一用橡皮膏捆绑于木板,或为束缚袋,或为金属束缚器,但是这些装置在实际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束缚及解除束缚过程较为繁琐、束缚不牢导致大鼠挣脱、束缚过紧导致解除束缚困难、束缚袋通气散热性不佳、体积固定的金属束缚器无法适应体型逐日增加的大鼠等问题,易对大鼠造成不可逆的皮肉损伤、影响实验结果等不足之处。
[0003]因此很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新的束缚装置,使大鼠头部、四肢在接受针刺的过程中得到稳定而安全的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辅助大鼠针刺的新型束缚装置,具备不易挣脱、安全、简易、方便、材料环保且透气性佳等优点,其应用将能更好地辅助大鼠头部、四肢接受针刺干预,还可将新装置应用于辅助大鼠尾静脉注射等操作。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辅助大鼠针刺的新型束缚装置,包括束缚布套和设于束缚布套的四肢伸出口、头部伸出口、尾部伸出口、粘结件;所述粘结件设有若干,分别位于束缚布套的顶部两端连接处;其中,通过将大鼠四肢和头部分别套入束缚布套上的四肢伸出口、头部伸出口,固定头部和四肢,以固定脊柱,对大鼠形成柔性束缚,辅助在大鼠头部或四肢进行针刺或电针干预;所述粘结件用于调节束缚布套的内径以适应大鼠体型变化;所述尾部伸出口用于大鼠排泄以及接受尾静脉注射操作。
[0007]本专利技术中,同侧前后肢伸出口中心点间的距离为4~7cm。
[0008]本专利技术中,两个前肢或两个后肢伸出口中心点间的距离为3~6cm。
[0009]本专利技术中,头部伸出口中心点到两个前肢伸出口中心点连线中点距离为0.8~2cm。
[0010]所述粘结件采用魔术贴,所述魔术贴采用长条形状。
[0011]所述束缚布套采用牛仔布材质。
[001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专利技术采用牛仔布与魔术贴形成束缚布套,结构简单,设计精妙,操作方便,能根
据大鼠的体型来调节束缚布套的内径,通过固定头部和四肢,进而固定脊柱,对大鼠形成柔性束缚,既可辅助在大鼠头部或四肢进行针刺干预,还可进行尾静脉注射,解决了目前针刺大鼠时留针困难、束缚与解除束缚操作耗时耗力、过度束缚引起不可逆损伤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大鼠穿戴本专利技术束缚装置后的的效果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头部伸出口1,四肢伸出口2,外侧魔术贴3,束缚布套4;内侧魔术贴5,尾部伸出口6。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如图1~3所示,一种辅助大鼠针刺的新型束缚装置,包括束缚布套4和设于束缚布套4的四肢伸出口2、头部伸出口1、尾部伸出口6、粘结件;所述束缚布套4采用牛仔布材质;
[0020]所述粘结件设有三个,分别位于束缚布套的顶部两端连接处;具体地,所述粘结件采用魔术贴,包括外侧魔术贴3和内侧魔术贴5,魔术贴采用长条形状;三个外侧魔术贴和内侧魔术贴设定的位置基于固定大鼠头部、背部和臀部;
[0021]其中,通过将大鼠四肢和头部分别套入束缚布套上的四肢伸出口2、头部伸出口1,固定头部和四肢,以固定脊柱,对大鼠形成柔性束缚,辅助在大鼠头部或四肢进行针刺或电针干预;所述粘结件用于调节束缚布套的内径以适应大鼠体型变化;所述尾部伸出口6用于大鼠排泄以及接受尾静脉注射等操作。
[0022]本实施例中,束缚布套的宽度为15cm,单个魔术贴的宽度为2cm,魔术贴沿着束缚布套的宽度方向设置;同侧前后肢伸出口中心点间的距离A为4~7cm;两个前肢或两个后肢伸出口中心点间的距离B为3~6cm;头部伸出口中心点到两个前肢伸出口中心点连线中点距离C为0.8~2cm。
[0023]在使用该辅助大鼠针刺的新型束缚装置时,操作者先将大鼠四肢和头部分别从牛仔布套内侧的相应伸出口伸出,再根据大鼠体型粘合粘结件,直至布套的头部伸出口和四肢伸出口牢固地卡住大鼠头部和四肢根部,穿戴后其四肢和头部活动均受到限制,进而固定脊柱,起到柔性固定大鼠的作用,穿戴好束缚布套后效果和体位如图3所示。此装置尾部伸出口的设计可方便大鼠排泄,还可便于辅助大鼠接受尾静脉注射。
[0024]本专利技术采用牛仔布与魔术贴形成束缚布套,布料柔软可减轻束缚损伤,材料获取方便且环保。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精妙,操作方便,能根据大鼠的体型来调节束缚布套的内径,通过将大鼠四肢和头部分别套入牛仔布上的对应口,粘合内外侧魔术贴以固定头部和四肢,进而固定脊柱,对大鼠形成柔性束缚,辅助在大鼠头部或四肢进行针刺或电针干预,解决了目前针刺或电针大鼠时留针困难、束缚与解除束缚操作耗时耗力、过度束缚引起不可逆损伤等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大鼠针刺的新型束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束缚布套和设于束缚布套的四肢伸出口、头部伸出口、尾部伸出口、粘结件;所述粘结件设有若干,分别位于束缚布套的顶部两端连接处;其中,通过将大鼠四肢和头部分别套入束缚布套上的四肢伸出口、头部伸出口,固定头部和四肢,以固定脊柱,对大鼠形成柔性束缚,辅助在大鼠头部或四肢进行针刺或电针干预;所述粘结件用于调节束缚布套的内径以适应大鼠体型变化;所述尾部伸出口用于大鼠排泄以及接受尾静脉注射操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大鼠针刺的新型束缚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侧前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宪军陈文婕陈依平闫思敏沈俊良童涛李建国曾靖宇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