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新能源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3532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式新能源充电桩,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包括充电桩本体,充电桩本体下端一体式设置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至少一侧外侧设置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通过弹性连接件一与第二固定块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支撑台一侧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通过缓冲结构与支撑台的第一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可在支撑台的容易受到撞击的侧面设置缓冲装置(如受到车辆撞击),通过缓冲装置缓冲外力撞击,实现了对支撑台的缓冲防护,保证了充电桩本体和支撑台整体的稳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缺乏侧向缓冲防护装置,容易由于侧向冲击影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的稳定性。充电桩的稳定性。充电桩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式新能源充电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
,具体为一种一体式新能源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0003]现有的新能源汽车通常也通过充电桩充电,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通常直接支撑于地面(可为固定于地面),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缺乏侧向缓冲防护装置,容易由于侧向冲击影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式新能源充电桩,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缺乏侧向缓冲防护装置,容易由于侧向冲击影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的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新能源充电桩,包括:
[0006]充电桩本体,充电桩本体下端一体式设置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至少一侧外侧设置缓冲装置。
[0007]优选的,充电桩本体一侧设置通风网。
[0008]优选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通过弹性连接件一与第二固定块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支撑台一侧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块通过缓冲结构与支撑台的第一侧连接,缓冲结构包括:
[0010]凸出台,一体设置于支撑台的第一侧,支撑台的第一侧位于凸出台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第一凹槽,凸出台内设置第一空腔;
[0011]两组左右对称的第一缓冲组,分别与两组第一凹槽连接,第一缓冲组包括:第一支撑杆,一端与第一凹槽铰接,第一支撑杆另一端连接缓冲轮,第一水平杆一端与第一支撑杆中部内侧铰接,第一水平杆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滑块,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空腔内,第一水平杆上套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块及第一空腔内壁连接,第一弹簧杆一端与第一水平杆中部外侧铰接,第一弹簧杆另一端与第一凹槽铰接。
[0012]优选的,还包括:两组左右对称的第二缓冲组件,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包括:第二滑块,第二滑块水平滑动连接在凸出台的靠近第一固定块的一侧,第二支撑杆一端与第二滑块铰接,第二支撑杆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块铰接,第二弹簧杆一端与凸出台铰接,第二弹簧杆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中部铰接;两个第二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连接件二。
[0013]优选的,充电桩本体通过充电线连接充电枪,充电桩本体一侧位于充电枪外设置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下端设置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处可拆卸连接密封盖,所述第一壳体内还设置:
[0014]第一支撑块,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左侧内壁,第二支撑块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内下端且位于第一开口右侧;
[0015]连接支架,包括:左竖向杆、右竖向杆、上水平杆,上水平杆固定连接在左竖向杆和右竖向杆上端,右竖向杆与第二支撑块铰接,连接支架与第一壳体右侧内壁和/或第二支撑块之间固定连接第二弹簧,左竖向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轮体,上水平杆用于支撑充电枪的枪体下端,第一支撑块用于支撑充电枪的手柄的左部。
[0016]优选的,还包括两组前后对称的稳定组件,前侧的所述稳定组件包括:
[0017]水平螺杆,水平螺杆沿着前后方向延伸,水平螺杆与第一壳体的前侧螺纹连接,第一稳定块与水平螺杆的位于第一壳体内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稳定块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二轮体;
[0018]若干组水平间隔的导向组,导向组包括:第一内杆体,第一内杆体固定连接在第一稳定块的后侧,第一外杆体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的前侧内壁,第一内杆体沿着前后方向滑动连接在第一外杆体内;
[0019]两组左右间隔布置的限位组,限位组包括:第一弹性限位块,第一弹性限位块与第一稳定块的后侧壁固定连接。
[0020]优选的,充电桩本体外侧壁还固定连接有若干安装装置,所述安装装置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远离充电桩本体的一端设置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密封盖,所述安装箱靠近充电桩本体的一端设置第三开口;
[0021]两组上下对称的辅助组件设置在安装箱内,所述辅助组件包括:竖向密封板,密封滑动连接在第三开口内侧,竖向密封板与安装箱内壁之间固定连接第三弹簧,安装板一端与安装箱上端或下端的远离充电桩本体的一侧铰接,安装板另一端与竖向密封板铰接;
[0022]待安装器件上下两端分别与两个安装板可拆卸连接。
[0023]优选的,还包括:
[0024]第一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充电枪的工作参数,充电枪的工作参数包括:充电枪的输出功率、充电枪的工作时长;
[0025]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充电枪的表面温度;
[0026]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温度;
[0027]充电枪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充电枪的输出功率;
[0028]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采集模块、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充电枪调节装置、第一报警器工作,所述控制装置分别基于第一采集模块、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控制充电枪调节装置、第一报警器工作,包括:
[0029]充电枪工作过程中,周期性基于第一采集模块、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确定当前周期充电枪的状态系数,当当前周期充电枪的状态系数B
i
大于对应的第一预设值B
i0
,控制装置第一报警器进行报警;
[0030][0031]T
imax
为第i个周期的充电枪的最大表面温度,T
imin
为第i个周期的充电枪的最小表面温度,t
i
为T
imax
与T
imin
的实际间隔,A
i3
为第i个周期中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总检测次数,A
i1
为第i个周期中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次数,A
i2
为第i个周期中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小于第二预设温度的次数,第二预设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且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均位于T
imax

T
imin
范围内;分别为第一评估系数、第二评估系数、第三评估系数;大于
[0032]并且每个周期结束后计算充电枪的当前次开启后的剩余工作周期,以及基于充电枪当前次开启后的剩余工作周期确定充电枪的当前次开启后的剩余工作时长;
[0033][0034]Q
N
为第N个周期结束后充电枪的当前次开启后的剩余工作周期,ΔT为周期的时长;T
i
为第i个工作周期的开始时间与第i

1个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新能源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本体(1),充电桩本体(1)下端一体式设置支撑台(2),所述支撑台(2)至少一侧外侧设置缓冲装置(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新能源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充电桩本体(1)一侧设置通风网(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新能源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3)包括:第一固定块(31),所述第一固定块(31)通过弹性连接件一(32)与第二固定块(33)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31)与支撑台(2)一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新能源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31)通过缓冲结构(34)与支撑台(2)的第一侧连接,缓冲结构(34)包括:凸出台(341),一体设置于支撑台(2)的第一侧,支撑台(2)的第一侧位于凸出台(341)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第一凹槽(343),凸出台(341)内设置第一空腔(342);两组左右对称的第一缓冲组,分别与两组第一凹槽(343)连接,第一缓冲组包括:第一支撑杆(344),一端与第一凹槽(343)铰接,第一支撑杆(344)另一端连接缓冲轮(348),第一水平杆(345)一端与第一支撑杆(344)中部内侧铰接,第一水平杆(345)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滑块(346),第一滑块(346)滑动连接在第一空腔(342)内,第一水平杆(345)上套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块(346)及第一空腔(342)内壁连接,第一弹簧杆(347)一端与第一水平杆(345)中部外侧铰接,第一弹簧杆(347)另一端与第一凹槽(343)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新能源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左右对称的第二缓冲组件(35),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包括:第二滑块(351),第二滑块(351)水平滑动连接在凸出台(341)的靠近第一固定块(31)的一侧,第二支撑杆(352)一端与第二滑块(351)铰接,第二支撑杆(352)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块(31)铰接,第二弹簧杆(353)一端与凸出台(341)铰接,第二弹簧杆(353)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352)中部铰接;两个第二滑块(351)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连接件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新能源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充电桩本体(1)通过充电线(43)连接充电枪,充电桩本体(1)一侧位于充电枪外设置防护壳(5),所述防护壳(5)包括:第一壳体(51),第一壳体(51)下端设置第一开口(53),第一开口(53)处可拆卸连接密封盖,所述第一壳体(51)内还设置:第一支撑块(52),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51)左侧内壁,第二支撑块(59)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51)内下端且位于第一开口(53)右侧;连接支架,包括:左竖向杆(54)、右竖向杆(55)、上水平杆(56),上水平杆(56)固定连接在左竖向杆(54)和右竖向杆(55)上端,右竖向杆(55)与第二支撑块(59)铰接,连接支架与第一壳体(51)右侧内壁和/或第二支撑块(59)之间固定连接第二弹簧(58),左竖向杆(54)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轮体(57),上水平杆(56)用于支撑充电枪的枪体(41)下端,第一支撑块(52)用于支撑充电枪的手柄(42)的左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新能源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前后对称的稳定组件(6),前侧的所述稳定组件(6)包括:水平螺杆(61),水平螺杆(61)沿着前后方向延伸,水平螺杆(61)与第一壳体(51)的前侧螺纹连接,第一稳定块(62)与水平螺杆(61)的位于第一壳体(51)内的一端转动连接,第
一稳定块(62)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二轮体(63);若干组水平间隔的导向组,导向组包括:第一内杆体(64),第一内杆体(64)固定连接在第一稳定块(62)的后侧,第一外杆体(65)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51)的前侧内壁,第一内杆体(64)沿着前后方向滑动连接在第一外杆体(65)内;两组左右间隔布置的限位组,限位组包括:第一弹性限位块(66),第一弹性限位块(66)与第一稳定块(62)的后侧壁固定连接。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纯
申请(专利权)人:京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