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视边的建筑信息模型处理及加载优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3429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可视边的建筑信息模型处理及加载优化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三维可视化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可视边的建筑信息模型处理及加载优化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可视边的建筑信息模型处理及加载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待处理及加载的建筑信息模型;获取所述建筑信息模型若干不同视角的模型可视边,模型可视边为从一个视角查看建筑信息模型时所能看到的所有构件外表面的轮廓线;将若干不同视角的模型可视边进行合并,得到建筑信息模型完整的模型可视边;基于建筑信息模型完整的模型可视边将建筑信息模型内的构件分为外部构件和非外部构件。为外部构件和非外部构件。为外部构件和非外部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可视边的建筑信息模型处理及加载优化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可视边的建筑信息模型处理及加载优化的方法。适用于三维可视化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当前,BIM技术应用愈发火热,工程人员经常将BIM与GIS或者其他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整合,构建应用于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楼宇等各类三维场景。但在BIM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时,特别是处理智慧城市等园区级以上大场景时,由于建筑信息模型包含大量的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如果采用原始模型进行发布和应用,会面临模型庞大、材质复杂、三角面片数过多等问题,从而导致出现模型加载效率低,实时渲染性能差,软件易关闭等状况;如果为满足大场景应用需求而对原始模型的构件或信息进行删减处理,那么在开展智慧楼宇等园区级以下小场景应用时,则面临信息不全的情况。
[0003]因而,当前需要一种能对建筑信息模型进行轻量化,并可以根据各类三维场景中对效率、性能以及信息完整性等需求按需对建筑信息模型进行动态加载的方法,以满足各类三维场景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可视边的建筑信息模型处理及加载优化的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可视边的建筑信息模型处理及加载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0006]获取待处理及加载的建筑信息模型;
[0007]获取所述建筑信息模型若干不同视角的模型可视边,模型可视边为从一个视角查看建筑信息模型时所能看到的所有构件外表面的轮廓线;
[0008]将若干不同视角的模型可视边进行合并,得到建筑信息模型完整的模型可视边;
[0009]基于建筑信息模型完整的模型可视边将建筑信息模型内的构件分为外部构件和非外部构件;
[0010]利用建筑信息模型中的所有外部构件生成建筑外部模型,利用所有非外部构件生成建筑内部模型。
[0011]还包括:
[0012]将建筑信息模型中的所有外部构件合并为一个整体,生成单体化建筑外部模型。
[0013]还包括:
[0014]将建筑信息模型的单体化建筑外部模型、建筑外部模型和建筑内部模型统一发布为可视化数据服务。
[0015]所述获取所述建筑信息模型若干不同视角的模型可视边,包括:
[0016]在所述建筑信息模型外围设置若干相机,通过相机获取建筑信息模型的若干不同
视角的模型可视边。
[0017]所述基于建筑信息模型完整的模型可视边将建筑信息模型内的构件分为外部构件和非外部构件,包括:
[0018]将建筑信息模型完整的模型可视边与建筑信息模型进行碰撞分析,将建筑信息模型中与完整模型可视边碰撞的构件视为外部构件,将其余构件视为非外部构件。
[0019]一种基于可视边的建筑信息模型处理及加载优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0020]模块Ⅰ,用于获取待处理及加载的建筑信息模型;
[0021]模块Ⅱ,用于获取所述建筑信息模型若干不同视角的模型可视边,模型可视边为从一个视角查看建筑信息模型时所能看到的所有构件外表面的轮廓线;
[0022]模块Ⅲ,用于将若干不同视角的模型可视边进行合并,得到建筑信息模型完整的模型可视边;
[0023]模块Ⅳ,用于基于建筑信息模型完整的模型可视边将建筑信息模型内的构件分为外部构件和非外部构件;
[0024]模块

,用于利用建筑信息模型中的所有外部构件生成建筑外部模型,利用所有非外部构件生成建筑内部模型。
[0025]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被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所述方法的步骤。
[0026]一种计算机设备,具有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能被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所述方法的步骤。
[002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获取建筑信息模型不同视角的模型可视边,合并得到建筑信息模型完整的模型可视边,并基于完整的模型可视边判断建筑信息模型中的外部构件和非外部构件,基于外部构件和非外部构件生成单体化建筑外部模型、建筑外部模型和建筑内部模型,从而对建筑信息模型进行轻量化,可以根据各类三维场景中对效率、性能以及信息完整性等需求按需对建筑信息模型进行动态加载,以满足各类三维场景应用。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导入的建筑信息模型示意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右”面25个相机位置示意图。
[003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面、“0”度相机获取到的模型可视边示意图。
[0032]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完整的建筑信息模型可视边示意图。
[0033]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原建筑信息模型及构件数量示意图。
[0034]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建筑外部模型及包含的外部构件数量示意图。
[0035]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建筑内部模型及包含的内部构件数量示意图。
[0036]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单体化建筑外部模型示意图。
[0037]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园区鸟瞰时对单体化建筑外部模型的属性查询示意图。
[0038]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园区巡检漫游对构件属性查询示意图。
[0039]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建筑物室内巡检对构件属性查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基于可视边的建筑信息模型处理及加载优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1]S1、获取用户导入的、待处理及加载的建筑信息模型,导入的建筑信息模型参见图2。
[0042]S2、通过围绕建筑信息模型设置的若干相机获取建筑信息模型若干不同视角的模型可视边,模型可视边为从一个视角查看建筑信息模型时所能看到的所有构件外表面的轮廓线。通过设置相机获取不同视角的模型可视边,本例中Bentley MS软件的导出模型可视边功能,导出时选择一个模型视角(等价于布设相机),选择导出功能,即可以获得该相机视角的模型可视边。
[0043]本实施例中,默认通过在建筑信息模型上、下、左、右、前、后6个面偏离一定距离后,以每个面的中心点为起始位置,各设置60度、30度、0度、

30度、

60度的相机,使得每个面有25个相机,6个面共计150个相机,通过150个相机位置获取得到150个角度的模型可视边,其中“右”面25个相机位置如图3所示,“前”面、“0”度相机获取到的模型可视边如图4所示。
[0044]S3、将若干不同视角的模型可视边进行合并,得到建筑信息模型完整的模型可视边。将不同视角的模型可视边合并得到完整的模型可视边。
[0045]将这150个角度的模型可视边进行合并,得到完整的建筑信息模型可视边,如图5所示。
[0046]S4、基于建筑信息模型完整的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可视边的建筑信息模型处理及加载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待处理及加载的建筑信息模型;获取所述建筑信息模型若干不同视角的模型可视边,模型可视边为从一个视角查看建筑信息模型时所能看到的所有构件外表面的轮廓线;将若干不同视角的模型可视边进行合并,得到建筑信息模型完整的模型可视边;基于建筑信息模型完整的模型可视边将建筑信息模型内的构件分为外部构件和非外部构件;利用建筑信息模型中的所有外部构件生成建筑外部模型,利用所有非外部构件生成建筑内部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视边的建筑信息模型处理及加载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建筑信息模型中的所有外部构件合并为一个整体,生成单体化建筑外部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可视边的建筑信息模型处理及加载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建筑信息模型的单体化建筑外部模型、建筑外部模型和建筑内部模型统一发布为可视化数据服务。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基于可视边的建筑信息模型处理及加载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建筑信息模型若干不同视角的模型可视边,包括:在所述建筑信息模型外围设置若干相机,通过相机获取建筑信息模型的若干不同视角的模型可视边。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基于可视边的建筑信息模型处理及加载优化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胜豪唐松强俞焰张璇来庆涛王辉齐张晟彭剑华王莹璐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华东勘测设计院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