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化围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3321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46
本申请涉及围墙建筑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绿化围墙结构。绿化围墙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侧间隔连接有多个立柱,相邻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连接有浇灌管,所述浇灌管沿竖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浇灌管间隔连接有多个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连接有浇灌环,所述浇灌环设置有与出水管连通的环形腔,所述浇灌环内侧设置有与环形腔连通的出水孔,所述浇灌环处放置有种植盆,所述种植盆外壁设置有与出水孔对应的入水孔,所述立柱顶部设置有集雨槽,所述集雨槽底壁连通有进水腔,所述浇灌管与进水腔连通。立柱和浇灌管不仅作为绿植的支撑骨架,还能作为浇灌系统,为绿植进行浇灌,且浇灌区域由叶片改至土壤外圈,有利于绿植生长。有利于绿植生长。有利于绿植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化围墙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围墙建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绿化围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绿化围墙是指带有绿植的围墙,相比于传统围墙更为美观,有利于改善和提升城市形象,并缓解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0003]相关技术中,围墙上的绿植常采用人工浇灌或自然浇灌的方式进行养护,而人工浇灌主要存在人力成本高的问题,自然浇灌主要存在过度依赖天气的局限性问题。
[0004]此外,两种浇灌方式对于绿化围墙的养护效果均不理想,原因在于:考虑到美观性,绿化围墙的绿植叶片比较繁茂,浇灌时如果水量不够大,水大部分仅能落在叶片表面,而无法深入根部,不利于绿植生长,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浇灌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绿化围墙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绿化围墙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绿化围墙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侧间隔连接有多个立柱,相邻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连接有浇灌管,所述浇灌管沿竖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浇灌管间隔连接有多个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连接有浇灌环,所述浇灌环设置有与出水管连通的环形腔,所述浇灌环内侧设置有与环形腔连通的出水孔,所述浇灌环处放置有种植盆,所述种植盆外壁设置有与出水孔对应的入水孔,所述立柱顶部设置有集雨槽,所述集雨槽底壁连通有进水腔,所述浇灌管与进水腔连通。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立柱和浇灌管不仅作为绿植的支撑骨架,还能作为浇灌系统,为绿植进行浇灌。
[0008]浇灌过程中,水依次沿进水腔、浇灌管、出水管、环形腔、出水孔、入水孔的路径流向种植盆的上端外侧,即流向土壤的外圈。一方面,浇灌区域由叶片改至土壤,有利于绿植根系吸收水分,进而促进绿植生长,使得绿化围墙更为美观;另一方面,利用植物的根系向水生长的特性,浇灌土壤外圈更有利于绿植生长。
[0009]可选地,所述浇灌环上侧设置有环板,所述环板与浇灌环之间连接有多个挡水弹簧,所述环板内侧固定连接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下端延伸至浇灌环内侧,所述挡水板贯穿设有通水孔;所述种植盆包括盆体以及连接于盆体顶部的连接环,所述盆体设置于浇灌环内侧,所述连接环贴合于环板顶部;所述种植盆放置时,通水孔与出水孔连通;所述种植盆取下时,通水孔与出水孔错位。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种植盆放置时,通水孔与出水孔连通,浇灌环正常起到浇灌土壤外圈的作用;种植盆因更换、维护等原因取下后,水不会从出水孔处流出,进而避免
水资源浪费以及不美观的问题发生。
[0011]可选地,所述底座上侧设置有蓄水槽,所述进水腔上端一侧连通有溢流腔,所述溢流腔下端与蓄水槽连通。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水槽收集的雨水优先为绿植供给,多余的雨水满溢至溢流腔内后,再流至蓄水槽内收集。
[0013]蓄水槽内的水主要在高温干旱天气下发挥作用,通过水蒸发形成的水汽润湿绿植叶片,保持绿化外墙的美感。
[0014]可选地,所述蓄水槽开口处设置有盖板,所述底座设置有供盖板卡入的沉槽,所述盖板贯穿设置有多个蒸发孔。
[0015]可选地,相邻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多个导水管,所述导水管沿竖向设置,所述浇灌管设置有供导水管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不与浇灌管内腔连通,所述导水管连接有多个与种植盆对应的排水管,所述盆体底部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排水管上端正对于排水孔。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种植盆内的水过多时会从排水孔处排出,沿着排水管流向导水管,再流向蓄水槽。导水管和排水管一方面能够对种植盆内多余的雨水进行收集利用,节约水资源,另一方面避免种植盆内的水层层下渗,进而避免下层的种植盆出现烂根现象。
[0017]可选地,所述导水管下端抵接于蓄水槽底壁,所述导水管设置有位于蓄水槽开口处的导水孔,所述导水管外壁固定连接有贴合于浇灌管下侧的支撑板。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水管还能起到支撑作用,避免浇灌管承压过大而弯曲形变。
[0019]可选地,所述出水管与浇灌管之间连接有加强筋。
[0020]可选地,所述种植盆对称设置于浇灌管两侧,相对两个所述种植盆之间连接有挂板,所述挂板贴合于浇灌管顶部。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种植盆的重量分担给浇灌管,保证支撑效果。
[0022]可选地,所述集雨槽内壁连接有夹紧板,所述夹紧板与集雨槽内壁之间用于供水管穿过。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工浇灌和自然浇灌均适用于本申请,若是天气长期干旱,可以将水管从进水腔上端插入,并利用夹紧板夹紧固定,实现人工浇灌。
[0024]可选地,所述夹紧板包括U型板以及连接于U型板两侧的侧板,所述集雨槽内壁设置有与侧板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底壁与侧板之间连接有夹紧弹簧,所述U型板背离集雨槽内壁的一侧连接有拉环。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管的拆装过程快速便捷。
[0026]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立柱、浇灌管和浇灌环的设置,将人工浇灌和自然浇灌方式进行完美结合,且能够将水浇灌至土壤外圈,进而有利于绿植生长。
[0027]2、通过蓄水槽的设置,其内的水在高温干旱天气下蒸发形成水汽,可以润湿绿植叶片,保持绿化外墙的美感。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绿化围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立柱、底座、浇灌管、出水管和浇灌环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图2沿A

A线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图2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浇灌管、出水管和浇灌环的剖视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绿化围墙结构去除种植盆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绿化围墙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立柱、底座和导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11、蓄水槽;12、沉槽;13、盖板;131、蒸发孔;2、立柱;21、集雨槽;211、凹槽;22、进水腔;23、溢流腔;3、浇灌管;31、通孔;4、出水管;5、浇灌环;51、环形腔;52、出水孔;53、环板;54、挡水弹簧;55、挡水板;551、通水孔;6、种植盆;61、盆体;611、排水孔;612、入水孔;62、连接环;7、导水管;71、排水管;72、导水孔;73、支撑板;8、加强筋;9、挂板;10、夹紧板;101、U型板;102、侧板;103、夹紧弹簧;104、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1

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绿化围墙结构。
[0032]参照图1,绿化围墙结构,包括底座1以及等间隔固定连接于底座1上侧的三个立柱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立柱2的数量还可以是四个、五个等,根据所需围墙的长度而定。
[0033]参照图2、图3,立柱2顶部设置有集雨槽21,集雨槽21呈漏斗状,用于收集雨水以浇灌绿植。集雨槽21底壁连通有进水腔22,进水腔22沿竖向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化围墙结构,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侧间隔连接有多个立柱(2),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立柱(2)之间连接有浇灌管(3),所述浇灌管(3)沿竖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浇灌管(3)间隔连接有多个出水管(4),所述出水管(4)连接有浇灌环(5),所述浇灌环(5)设置有与出水管(4)连通的环形腔(51),所述浇灌环(5)内侧设置有与环形腔(51)连通的出水孔(52),所述浇灌环(5)处放置有种植盆(6),所述种植盆(6)外壁设置有与出水孔(52)对应的入水孔(612),所述立柱(2)顶部设置有集雨槽(21),所述集雨槽(21)底壁连通有进水腔(22),所述浇灌管(3)与进水腔(2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化围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灌环(5)上侧设置有环板(53),所述环板(53)与浇灌环(5)之间连接有多个挡水弹簧(54),所述环板(53)内侧固定连接有挡水板(55),所述挡水板(55)下端延伸至浇灌环(5)内侧,所述挡水板(55)贯穿设有通水孔(551);所述种植盆(6)包括盆体(61)以及连接于盆体(61)顶部的连接环(62),所述盆体(61)设置于浇灌环(5)内侧,所述连接环(62)贴合于环板(53)顶部;所述种植盆(6)放置时,通水孔(551)与出水孔(52)连通;所述种植盆(6)取下时,通水孔(551)与出水孔(52)错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绿化围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侧设置有蓄水槽(11),所述进水腔(22)上端一侧连通有溢流腔(23),所述溢流腔(23)下端与蓄水槽(11)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绿化围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槽(11)开口处设置有盖板(13),所述底座(1)设置有供盖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石斛潘爱丰夏亚军胡小宇叶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帅华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