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细胞保存的风冷恒温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3175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细胞保存的风冷恒温箱,由上方的恒温箱主体和下方的散热箱组成,所述恒温箱主体的上部设置有恒温腔,底部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元件,其余部分填充有导热材料;所述半导体制冷元件的下表面与铜管相接触,所述铜管向下延伸至所述散热箱的柱形风冷腔内,所述铜管的周围设置有散热鳍片,所述散热箱的底部设置有风机,风机向上吹气,产生的气流可沿着所述风冷腔的侧壁外围流动,所述风冷腔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用于引导所述侧壁外围的气流进入风冷腔内,进入风冷腔后的所述气流流经所述铜管或所述散热鳍片后直接向外排出。该风冷恒温箱相较于传统的水冷装置,具有便于操作和控制的优点。有便于操作和控制的优点。有便于操作和控制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细胞保存的风冷恒温箱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细胞低温保存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细胞保存的风冷恒温箱。

技术介绍

[0002]干细胞是一群自我更新并分化成多种细胞谱系的细胞,可为多种疾病提供治疗或缓解方案。干细胞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受损组织,参与组织修复;也可以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体外诱导分化为多种功能性组织、器官。根据分化能力的不同,干细胞可以分为胚胎干细胞、多能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成体干细胞等。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是广泛分布于人体各个组织中的一类成体干细胞。尽管MSCs来源广泛,但可回收的组织数量有限,真正可以获取并应用于临床治疗的细胞有限。人体中脂肪组织较为丰富,脂肪组织相对容易地大量收获,从腹部、大腿和手臂的皮下脂肪获取后不会对供体造成严重损伤。脂肪干组织在脂肪组织提取后的分离提取过程中需要在4℃的环境下进行。最常见的实验用恒温方式为通过水浴恒温,但是这种方式并不能保障脂肪干细胞始终处于最佳的温度环境中。现有的低温恒温设备大部分是密封结构,不方便进行实验操作,而敞开式恒温设备又难以保证温度的恒定。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可以为干细胞(特别是脂肪干细胞)的分离提取步骤提供恒定低温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细胞保存的风冷恒温箱,其由上方的恒温箱主体和下方的散热箱组成,所述恒温箱主体的上部设置有恒温腔,底部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元件,其余部分填充有导热材料;所述半导体制冷元件的下表面与铜管相接触,所述铜管向下延伸至所述散热箱的柱形风冷腔内,所述铜管的周围设置有散热鳍片,所述散热箱的底部设置有风机,风机向上吹气,产生的气流可沿着所述风冷腔的侧壁外围流动,所述风冷腔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用于引导所述侧壁外围的气流进入风冷腔内,进入风冷腔后的所述气流流经所述铜管或所述散热鳍片后直接向外排出。
[0004]优选地,所述风机的进风口设置于散热箱侧面的底部。
[0005]优选地,所述风冷腔设置有单向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散热箱侧面的中部。
[0006]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进风口的上方,当气流从出风口中排出后大部分会被进风口的风机重新吸入,混杂新鲜空气后再循环,使排出的气流不易向上扩散而污染恒温腔中的样品。
[0007]优选地,所述风冷腔的出风口与所述风冷腔的柱形横截面大小一致。
[0008]优选地,所述通孔的直径为3

6厘米。
[0009]优选地,所述通孔的设置方向向着出风口倾斜。
[0010]进一步,所述恒温腔的个数为多个,优选为4

16个,进一步优选为8

12个。
[0011]优选地,所述恒温腔为柱形结构,可放置实验中装样品的锥形瓶等器具,直径优选为10

20厘米。
[0012]优选地,所述恒温腔为敞口式设计,方便实验器具的拿取。
[0013]优选地,所述恒温腔的深度为20

30厘米,使器具与顶部有一定距离,防止温度受外部环境干扰。
[0014]优选地,至少一个所述恒温腔的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0015]优选地,所述导热材料为硅胶。
[0016]优选地,所述铜管内含水。
[0017]优选地,所述恒温箱具有显示温度的电子显示屏以及显示时间的电子显示屏。
[0018]进一步,所述恒温箱具有温度调节机构,如旋钮、按键等。
[001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细胞保存的恒温箱,通过半导体元件制冷,利用与其相连的铜管传导出恒温箱内的热量并借助散热鳍片以及风冷腔的空气流动使热量排出,可通过调节风机的功率来调节恒温腔的温度,相较于传统的水冷装置,具有便于操作和控制的优点。风冷腔内的气流不是风机直吹,相对温和,且沿着引导的方向直接排出散热箱,排出后的气流可被风机抽取后再循环,从而避免热空气向上扩散污染恒温腔,具有便于操作和减少污染的优点。该冷却装置不与锥形瓶直接接触,进一步减少了污染的可能,敞口的恒温腔设计便于实验操作,且恒温腔具有一定深度,使底部温度更易控制,通过温度显示器、调节机构和测温装置的配合,可保障恒温腔内的温度在4℃;配备的时间显示器,可以有限监控操作时间;通过使用该恒温箱进行温度控制,脂肪干细胞在分离纯化过程中可以获得更高的存活率和活性,从而获取更高纯度的脂肪干细胞。
[0020]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侧视立体结构的透视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设备的侧面透视示意图;
[0023]图3为图1设备的正面透视示意图;
[0024]图4为图1设备上半部分的俯视图;
[0025]图5为图1设备下半部分的俯视图;
[0026]图6为图1设备风冷腔部分以及气流方向示意图(黑色箭头为气流方向);
[0027]图中,1、恒温箱主体;2、散热箱;3、恒温腔;4、半导体制冷元件;5、导热硅胶;6、铜管;7、风冷腔;8、散热鳍片;9、风机;10、通孔;11、出风口;12、进风口;13、电源插头;14、开关;15、温度显示屏;16、时间显示屏;17、温度传感器;18、调节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图1至图6所示为本技术用于细胞保存的风冷恒温箱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恒温箱包括上方的恒温箱主体1和下方的散热箱2,所述恒温箱主体1的上部设置有若干恒温腔3,常用规格可为9个或12个,呈阵列排布,恒温箱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元件4,恒温箱主体1的其余部分填充有导热硅胶5。
[0029]半导体制冷元件4的底部与铜管6相接触,这种接触可以是相连接也可以是相互抵靠,铜管6与半导体制冷元件4相接触的表面较大,可比半导体制冷元件4的底面更大,越大
的接触面积越有助于散热,而铜管6向下延伸的部分则为管状,其内可装水,一直延伸至散热箱2的柱形风冷腔7内,铜管6周围设置有散热鳍片8。恒温腔3的热量借助导热硅脂5和铜管6传导至散热箱2内,散热箱2内的铜管6周围又装有散热鳍片,可进一步增加热传导效率。
[0030]散热箱2的底部设置有风机9,风机9向上吹气,产生的气流可沿着风冷腔7的侧壁外围流动,本实施例中风冷腔7的横截面形状为圆角矩形,此外圆形、椭圆形、多边形均可。风冷腔7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10(如图6所示),侧壁外围的气流可通过这些通孔10进入风冷腔7内,风冷腔7的一端直接从散热箱2的一侧表面开口,与外界连通,成为风冷腔的出风口11,从通孔10进入风冷腔后的气流流经铜管6或散热鳍片8后直接从出风口11排出。该散热箱2的底部还设置有进风口12,进风口12设置在出风口11的下部,可将大部分排出的气流重新吸入散热箱2内,排出的气流在外界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细胞保存的风冷恒温箱,其特征在于,由上方的恒温箱主体和下方的散热箱组成,所述恒温箱主体的上部设置有恒温腔,底部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元件,其余部分填充有导热材料;所述半导体制冷元件的下表面与铜管相接触,所述铜管向下延伸至所述散热箱的柱形风冷腔内,所述铜管的周围设置有散热鳍片,所述散热箱的底部设置有风机,风机向上吹气,产生的气流可沿着所述风冷腔的侧壁外围流动,所述风冷腔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用于引导所述侧壁外围的气流进入风冷腔内,进入风冷腔后的所述气流流经所述铜管或所述散热鳍片后直接向外排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细胞保存的风冷恒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设置于散热箱侧面的底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细胞保存的风冷恒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腔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蔡钺郭猛朱冬冬塔娜倪响孙一丹徐露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