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食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3080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11
一种方便生产制作且轻便的取食器具,包括:铲面部、由该铲面部的前端向前渐薄而形成的铲尖部、挡设在该铲面部的后侧的挡板部、以及自该挡板部向后延伸出的握柄部,该铲面部、该铲尖部、该挡板部及该握柄部是由竹杆的连续部分所形成,而使该铲面部、该铲尖部、该挡板部、及该握柄部形成为一体结构的取食构件。及该握柄部形成为一体结构的取食构件。及该握柄部形成为一体结构的取食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取食器具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取食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方便生产制作且轻便的取食器具。

技术介绍

[0002]病毒的种类越来越多,尤其自新冠疫情以来,人们更在意手是传染病毒的重要关卡,在平常取食瓜子、坚果、零嘴或聚会聊天时,不沾染细菌就更加重要,不仅保护自己,也避免聚会时别人不敢取食的尴尬,方便众人传递使用。
[0003]有因于此,目前市面上推出一些取食器具,以避免手直接接触到零嘴。然而,这类的取食器具多半以金属(例如:不锈钢)或是木头制成,在生产制作上,往往需要用到专门的设备或加工方式才能够成形得到想要的形状,而金属的取食器具更是不仅沉重,而且容易在取食时弄碎零嘴,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申请的目的即是提供一种取食器具,不仅方便生产制作且轻便,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0005]本申请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取食器具,包括:铲面部,呈圆弧板状;铲尖部,由该铲面部的前端向前渐薄而形成;挡板部,呈圆弓形状而挡设在该铲面部的后侧;以及握柄部,自该挡板部向后延伸出,而供使用者握持,且该握柄部的下表面与该铲面部的外表面为连续面,其中,该铲面部、该铲尖部、该挡板部、及该握柄部是由竹杆的连续部分所形成,该竹杆的连续部分包括竹节以及与该竹节上下相连的二个节间,其中,该竹杆的其中一个该节间形成该铲面部及该铲尖部,该竹杆的竹节形成该挡板部,该竹杆的另外一个该节间形成该握柄部,而使该铲面部、该铲尖部、该挡板部、及该握柄部形成为一体结构的取食构件。
[0006]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取食器具,还包括刮刀部,由该握柄部的尾端向后渐薄而形成,该竹杆的另外一个该节间形成该握柄部及该刮刀部。
[0007]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取食器具,其中该握柄部包括前握柄区段及后握柄区段,该前握柄区段以第一宽度自该挡板部向后延伸出,该后握柄区段以第二宽度自该前握柄区段后端向后延伸出,该第一宽度大于该第二宽度,该前握柄区段用于供该使用者的大拇指按持,该后握柄区段用于供该使用者的其余四根手指绕持。
[0008]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取食器具,还包括构件套体,该构件套体具有套体空间及位于该套体空间一端的套体开口,该套体空间具有对应于该铲面部的兼容形状,且该套体空间自该套体开口向内的深度不小于该取食构件的该挡板部、该铲面部及该铲尖部的整体长度,以供完整容置该取食构件的该挡板部、该铲面部及该铲尖部。
[0009]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取食器具,其中该构件套体为透明材质所制成,以在该取食构件容置于该构件套体中的情况下,供该使用者通过该构件套体而观察该取食构件的表面是否干净。
[0010]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取食器具,其中该构件套体包括上侧壁、下侧壁、及底端壁,该上侧壁为平板状,该下侧壁为圆弧板状且该下侧壁的左右两侧缘与该上侧壁的左右两侧缘相接,该上侧壁及该下侧壁的后端缘与该底端壁相接,而由该上侧壁、该下侧壁、及该底端壁围成该套体空间以及在该套体空间一端形成该套体开口。
[0011]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取食器具,其中该构件套体的该下侧壁向该套体空间内凸出形成有支撑凸点部,用于在该取食构件容置于该构件套体中的情况下,对应支撑该铲面部,以在该取食构件的铲面部与该构件套体的下侧壁之间形成通气间隙。
[0012]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取食器具,其中该构件套体于该底端壁设有通气孔,连通于该套体空间。
[0013]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取食器具,其中该构件套体的底端壁为垂直于该上侧壁及该下侧壁的平板状,以供该构件套体借由该底端壁而直立摆放。
[0014]经由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本申请的取食器具包括由竹杆的连续部分所形成的一体结构的取食构件,由于该取食构件的各部(该铲面部、该铲尖部、该挡板部、及该握柄部)的形状都是与该竹杆的连续部分的原始形状相近,因此能够方便地以简单少量的裁切加工方式来生产制作,无须专门的成形设备,也无需进行大范围的加工,而且后续也不用额外的零件组装步骤。再者,由于取食构件整体为竹材,其重量轻且材质坚韧而刚柔兼具,故既不会令使用者感到沉重,也不容易在取食时弄碎零嘴,能够带给使用者良好的使用体验。此外,在较佳实施例中,本申请的取食器具还包括用于容置该取食构件的构件套体,可在确保通风的前提下良好地收藏该取食构件,也可方便让使用者在取出该取食构件前检查是否干净,并且还能避免手握传染,及降低飞沫传染,让使用者在使用上更为安心。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显示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取食器具的取食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2为显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取食器具的取食构件是由竹杆的连续部分所形成的示意图;
[0017]图3为显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取食器具的示意图;
[0018]图4为显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取食器具的剖面示意图;
[0019]图5为显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取食器具于直立摆放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根据第1图至第5图,而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该说明并非为限制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而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一种。
[0021]如第1图至第5图所示,依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取食器具100包括:铲面部1、铲尖部2、挡板部3、及握柄部4。
[0022]如第1图所示,该铲面部1呈圆弧板状。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该铲面部1是形成自圆筒形状的一部分,该铲面部1的内表面(即,内底面)及外表面(即,外底面)分别为该圆筒形状的内径面及外径面,故为同心的圆弧面,该铲面部1各部位的厚度也因此实质相等。借由此种结构,该铲面部1适合于伸入开口通常为圆形的各式瓶、罐中,取用零嘴等食物。当然,本申请并不限于此,该铲面部1也可以是其它形式的圆弧板状。
[0023]如第1图所示,该铲尖部2由该铲面部1的前端向前渐薄而形成。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该铲尖部2是以该铲面部1的外表面维持位置不变而该铲面部1的内表面朝向该铲面部1的外表面倾斜的方式所形成。借由该铲尖部2的设置,该铲面部1方便于以该铲尖部2插入零嘴堆中,使零嘴顺着铲尖部2的倾斜面形状滑入该铲面部1中,从而将零嘴取出。当然,本申请并不限于此,该铲尖部2也可以是其它形式的渐薄形状。
[0024]如第1图所示,该挡板部3呈圆弓形状(Circular Segment)而挡设在该铲面部1的后侧。该挡板部3的用途在于防止零嘴等食物从该铲面部1的后侧掉出。因此,本申请对于该挡板部3的细部结构(例:厚度)并没有任何限制,只要能阻挡食物的掉落即可。
[0025]如第1图所示,该握柄部4自该挡板部3向后延伸出,而供使用者握持,且该握柄部4的下表面与该铲面部1的外表面为连续面。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该握柄部4与该铲面部1实质上属于同一个圆筒形状,因此该握柄部4的下表面与该铲面部1的外表面实质上同样位于该圆筒形状的外径面上,而为连续面。
[0026]较佳地,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食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铲面部,呈圆弧板状;铲尖部,由所述铲面部的前端向前渐薄而形成;挡板部,呈圆弓形状而挡设在所述铲面部的后侧;以及握柄部,自所述挡板部向后延伸出,而供使用者握持,且所述握柄部的下表面与所述铲面部的外表面为连续面,其中,所述铲面部、所述铲尖部、所述挡板部、及所述握柄部是由竹杆的连续部分所形成,所述竹杆的连续部分包括竹节以及与所述竹节上下相连的二个节间,其中,所述竹杆的其中一个所述节间形成所述铲面部及所述铲尖部,所述竹杆的竹节形成所述挡板部,所述竹杆的另外一个所述节间形成所述握柄部,而使所述铲面部、所述铲尖部、所述挡板部、及所述握柄部形成为一体结构的取食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食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刮刀部,由所述握柄部的尾端向后渐薄而形成,所述竹杆的另外一个所述节间形成所述握柄部及所述刮刀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食器具,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握柄部包括前握柄区段及后握柄区段,所述前握柄区段以第一宽度自所述挡板部向后延伸出,所述后握柄区段以第二宽度自所述前握柄区段后端向后延伸出,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宽度,所述前握柄区段用于供所述使用者的大拇指按持,所述后握柄区段用于供所述使用者的其余四根手指绕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食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构件套体,所述构件套体具有套体空间及位于所述套体空间一端的套体开口,所述套体空间具有对应于所述铲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熙莹
申请(专利权)人:省水奌洁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