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运平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3068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运平车,包括车体和床板,车体包括设置在床板底部的床板支撑架、设置在床板支撑架的底部的活动底座,其特征在于:床板为转运床板,转运床板包括分隔式刚性摆动结构、分隔式刚性摆动结构以及设置在分隔式刚性摆动结构与分隔式刚性摆动结构之间的固定结构,分隔式刚性摆动结构与固定结构铰链连接,分隔式刚性摆动结构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升降板。通过对转运平车进行结构改进,满足了有些患者腿部需要单独控制升降的需求,实现抬高腿部保证患者的患处不被影响;避免在病人输液的时候,胳膊容易受压,单独放在床板上,又有可能压迫到创面的情况。有可能压迫到创面的情况。有可能压迫到创面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运平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运平车。

技术介绍

[0002]转运平车是一种适合急诊与急救病人的医用平车,它不但可以方便的转运病人,并且将病人搬到检查台或床上以后不必将病人从担架上抬下来,只需将担架杆撤出即可,减少了病人从担架上抬下来时的痛苦。
[0003]专利号为CN208573911U,名称为一种多功能医用转运平车以及转运装置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医用转运平车,包括:床体放置架,所述床体放置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床体放置架具有贯穿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的支撑空腔;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面并沿所述第一端面至所述第二端面的方向上延伸,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床体放置架的一端安装行走轮,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床体放置架共同限定储物空间;储物部;氧气瓶放置架;监护仪放置架。该转运平车没有考虑到有些患者腿部需要单独控制升降,实现抬高腿部保证患者的患处不被影响;而且有些年龄小的儿童患者在输液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因为害怕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无法正常输液并转运;并且在病人输液的时候,胳膊容易受压,单独放在床板上,又有可能压迫到创面,缺少固定输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转运平车,可以实现单独控制患者某条腿部的升降。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转运平车,包括车体和转运床板,所述车体包括设置在所述床板底部的床板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床板支撑架的底部的活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床板包括分隔式刚性摆动结构、分隔式刚性摆动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分隔式刚性摆动结构与所述分隔式刚性摆动结构之间的固定结构,所述分隔式刚性摆动结构与所述固定结构铰链连接,所述分隔式刚性摆动结构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升降板。
[0006]作为改进,所述床板支撑架固定安装有升降件,所述升降件包括换挡手摇升降件和手摇升降件,所述换挡手摇升降件设置在所述分隔式刚性摆动结构的底部,所述手摇升降件设置在所述分隔式刚性摆动结构的底部,所述升降件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内活动安装丝杠,所述丝杠顶部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件外部固定安装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位于所述支撑结构外围布置,所述活动杆与所述丝杠同步运动,还包括插入口,所述插入口贯穿于所述活动杆,并与所述连接座相抵接,所述换挡手摇升降件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支撑结构,所述换挡手摇升降件还包括换挡手摇器,所述换挡手摇器插接于所述插入口内,所述手摇升降件还包括手摇器,所述手摇器插接于所述手摇器插入口内,所述丝杠设有斜齿轮结构。
[0007]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换挡手摇器包括换挡传动齿轮组、连接轴和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与所述连接轴过渡配合,所述换挡传动齿轮组包括换挡轴、传动轴以及齿轮,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连接轴平行设置,所述换挡轴设置在所述传动轴的芯部并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换挡轴上,所述齿轮、所述传动件和所述丝杠为互相配合的斜齿轮结构。
[0008]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分隔式刚性摆动结构与所述固定结构铰链连接。
[0009]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运床板通过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床板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包括螺栓连接、焊接、铆接。
[0010]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运床板上设有若干约束件,所述约束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分隔式刚性摆动结构、所述分隔式刚性摆动结构和固定结构。
[0011]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输液架,所述输液架设置在所述的床板支撑架一侧边缘处。
[0012]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分别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转运床板两侧的床档,所述床档的上端面可转动的设置有输液固定件。
[0013]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储物部,所述储物部为由所述床板支撑架和所述活动底座围成的空间。
[0014]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底座的底部设有若干个活动脚轮。
[001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对转运床板进行结构改进,设置了分隔式刚性摆动结构,满足了有些患者腿部需要单独控制升降的需求,并且只需单个手摇器即可控制双腿的升降;2.通过设置输液固定件,避免在病人输液的时候,胳膊容易受压,单独放在床板上,又有可能压迫到创面的情况;3.增加约束件,防止有些年龄小的儿童患者在输液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因为害怕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无法正常输液并转运。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转运平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转运平车的转运床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升降件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换挡手摇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转运床板2、床板支撑架3、活动底座4、床档5、储物部6、活动脚轮11、分隔式刚性摆动结构12、分隔式刚性摆动结构13、约束件20、升降件22、输液架31、支撑结构32、丝杠33、连接座34、活动杆35、插入口7、输液固定件111、升降板41、传动齿轮组42、连接轴43、传动件411、换挡轴412、传动轴413、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内容,但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技术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技术的范围。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24]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转运平车,包括车体和转运床板1,
车体包括设置在床板底部的床板支撑架2、设置在床板支撑架2的底部的活动底座3,其特征在于:请结合图2所示,转运床板1包括分隔式刚性摆动结构11、分隔式刚性摆动结构12以及设置在分隔式刚性摆动结构11与分隔式刚性摆动结构12之间的固定结构14,分隔式刚性摆动结构11与固定结构14铰链连接,分隔式刚性摆动结构12与固定结构14铰链连接,分隔式刚性摆动结构11包括两个的升降板111,转运床板1通过固定结构14与床板支撑架2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包括螺栓连接、焊接、铆接。
[0025]请参阅图3所示,床板支撑架2固定安装有升降件20,升降件20包括换挡手摇升降件和手摇升降件,换挡手摇升降件设置在分隔式刚性摆动结构11的底部,手摇升降件设置在分隔式刚性摆动结构12的底部,升降件20包括支撑结构31,支撑结构31内活动安装丝杠32,丝杠32顶部设有连接座33,连接座33外部固定安装有活动杆34,活动杆34位于支撑结构31外围布置,活动杆34与丝杠32同步运动,还包括插入口35,插入口35贯穿于活动杆34,并与连接座33相抵接,换挡手摇升降件设有两个的支撑结构31,换挡手摇升降件还包括换挡手摇器,换挡手摇器插接于插入口35内,手摇升降件还包括手摇器,所述手摇器插接于手摇器插入口35内,丝杠32设有斜齿轮结构。
[0026]请参阅图4所示,换挡手摇器包括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运平车,包括车体和转运床板(1),所述车体包括设置在所述床板底部的床板支撑架(2)、设置在所述床板支撑架(2)的底部的活动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床板(1)包括分隔式刚性摆动结构(11)、分隔式刚性摆动结构(12)以及设置在所述分隔式刚性摆动结构(11)与所述分隔式刚性摆动结构(12)之间的固定结构(14),所述分隔式刚性摆动结构(11)与所述固定结构(14)铰链连接,所述分隔式刚性摆动结构(11)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升降板(1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运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支撑架(2)固定安装有升降件(20),所述升降件(20)包括换挡手摇升降件和手摇升降件,所述换挡手摇升降件设置在所述分隔式刚性摆动结构(11)的底部,所述手摇升降件设置在所述分隔式刚性摆动结构(12)的底部,所述升降件(20)包括支撑结构(31),所述支撑结构(31)内活动安装丝杠(32),所述丝杠(32)设有斜齿轮结构,所述丝杠(32)顶部设有连接座(33),所述连接座(33)外部固定安装有活动杆(34),所述活动杆(34)位于所述支撑结构(31)外围布置,所述活动杆(34)与所述丝杠(32)同步运动,还包括插入口(35),所述插入口(35)贯穿于所述活动杆(34),并与所述连接座(33)相抵接,所述换挡手摇升降件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支撑结构(31),所述换挡手摇升降件还包括换挡手摇器,所述换挡手摇器插接于所述插入口(35)内,所述手摇升降件还包括手摇器,所述手摇器插接于所述手摇器插入口(35)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运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手摇器包括换挡传动齿轮组(41)、连接轴(42)和两个或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丽王淑君张庆庆刘晓玉芦嘉欣李玉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