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299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术室用加热装置,壳体,其中形成有内部空间,在内部空间中设置有控制电路板和电源组件;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设置在壳体外部,并电连接至控制电路板,第二加热组件设置有保温罩、加热板和第一闭合件,保温罩覆盖在加热板上,保温罩的下表面与加热板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并且第一闭合件设置保温罩与加热板的交接处,以开启和封闭形成在保温罩与加热板一侧的交接处的第一开口。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第一加热组件对人体进行大面积升温处理的同时还使用包裹脚部的第二加热组件对脚部进行核心升温,从而弥补了大面积升温效果不佳的缺陷,大大改进了升温效果。大改进了升温效果。大改进了升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加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体温是人体健康的外在反应,体温的监测可以直接用于临床疾病的预防、诊断。因此,体温在四大生命体征(T、P、R、Bp)中尤为重要,是排在最前位的一个。
[0003]体温测量常用的方法有口腔测量法、腋下测量法、耳温测量法等。测量体温的具体方法如下:
[0004](1)口腔测量法:将口表消毒、擦干,将水银头端放于患者舌下,让患者紧闭口唇,切勿用牙咬,也不要说话,以免体温表被咬碎或脱落。3分钟后取出,在光亮处,将体温表横持,并慢慢转动,观察水平线位置的水银柱所在刻度。正常的口腔温度为36.2~37.2℃。
[0005](2)腋下测量法:擦干患者腋下,将腋表轻轻放入患者腋下,使水银头端位于腋窝的顶部,让患者夹紧腋窝。5~10分钟后取出,查看方法同口表。正常腋下体温为36~37℃。
[0006](3)耳温测量法:目前采用为红外耳温枪的方式进行测量,红外耳温枪为热辐射原理,受到环境温度、光强、距离以及被测者的皮肤粗糙程度等影响,精度比较差。
[0007]病人在手术过程中易发生低体温这一现象容易被医务人员所忽略,有研究显示大约50﹪的手术病人中心体温低于36℃,33.3﹪的病人中心体温<35℃,而人体体温调节系统通常将中心体温调节恒定在37℃。全麻手术超过3小时、一般手术超过2小时,容易出现术中低体温,术中低体温对病人造成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因此强烈要求进行围术期体温管理,即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进行全程体温管理。
[0008]人体由于皮肤与外部环境的接触而使得很容易收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可以通过增减衣物来将体温保持在适合的温度,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例如手术场景中,患者通常需要将自己穿戴的衣物更换为适合于进行手术的专用衣服,并且这样的专用衣服为了方便手术的进行,通常较为宽松,并且受限于一次性使用的限制,其材质往往也较为单薄。
[0009]因此,患者在穿着这样的专用衣服进行手术时常常会导致身体的热量流失过快,从而发生低体温这一现象。而人体的体温调节系统通常需要将体温维持在37摄氏度,并且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出现这样的低体温现象对于患者的身体极易造成损害。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保持患者体温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装置,包括:
[0011]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并且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形成有内部空间,其中,在所述内部空间中设置有控制电路板和电源组件;
[0012]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所述第二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外部,并电连接至所述控制电路板,
[0013]其中,所述第二加热组件设置有保温罩、加热板和第一闭合件,并且所述保温罩覆盖在所述加热板上,并且所述保温罩的下表面与所述加热板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并且所述第一闭合件设置所述保温罩与所述加热板的交接处,以开启和封闭形成在所述保温罩与所述加热板一侧的交接处的第一开口。
[001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装置,通过具有不同加热面积的两个加热组件,可以在使用第一加热组件对人体进行大面积升温处理的同时还使用包裹脚部的第二加热组件对脚部进行核心升温,从而弥补了大面积升温效果不佳的缺陷,大大改进了升温效率。
[0015]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16]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17]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的正视图;
[0018]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方案的加热装置中的第二加热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0019]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的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1]《中华医学会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将体温监测列入临床麻醉基础监测,明确要求手术中的核心体温不应低于36℃。
[0022]国家麻醉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印发的《2017版围手术期患者低体温防治专家共识》中明确:手术患者的体温监测应具动态连续性,涵盖整个围术期,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恢复期。建议术前即开始体温监测,作为患者的基础体温值,为实施预保温提供参考。术后体温监测也非常重要,不仅可以评估术中体温保护措施的效果,还可以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0023]体温下降不仅使患者在手术后容易出现寒战、肢体发凉、发麻等不舒服的感觉,造成恢复期的躁动不安,更重要的是对机体的循环系统、凝血与免疫机制等多方面造成严重的危害,使得与麻醉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居高不下,使住院时间延长,患者经济负担加重。
[0024]人体由于皮肤与外部环境的接触而使得很容易收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可以通过增减衣物来将体温保持在适合的温度,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例如
手术场景中,患者通常需要将自己穿戴的衣物更换为适合于进行手术的专用衣服,并且这样的专用衣服为了方便手术的进行,通常较为宽松,并且受限于一次性使用的限制,其材质往往也较为单薄。因此,患者在穿着这样的专用衣服进行手术时常常会导致身体的热量流失过快,从而发生低体温这一现象。而人体的体温调节系统通常需要将体温维持在37摄氏度,并且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出现这样的低体温现象对于患者的身体极易造成损害。
[0025]特别是,体温是人体健康的外在反应,体温的监测可以直接用于临床疾病的预防、诊断。因此,体温在四大生命体征(T、P、R、Bp)中尤为重要,是排在最前位的一个。体温测量常用的方法有口腔测量法、腋下测量法、耳温测量法等。测量体温的具体方法如下:
[0026](1)口腔测量法:将口表消毒、擦干,将水银头端放于患者舌下,让患者紧闭口唇,切勿用牙咬,也不要说话,以免体温表被咬碎或脱落。3分钟后取出,在光亮处,将体温表横持,并慢慢转动,观察水平线位置的水银柱所在刻度。
[0027](2)腋下测量法:擦干患者腋下,将腋表轻轻放入患者腋下,使水银头端位于腋窝的顶部,让患者夹紧腋窝。5~10分钟后取出,查看方法同口表。
[0028](3)耳温测量法:目前采用为红外耳温枪的方式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并且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形成有内部空间,其中,在所述内部空间中设置有控制电路板和电源组件;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所述第二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外部,并电连接至所述控制电路板,其中,所述第二加热组件设置有保温罩、加热板和第一闭合件,并且所述保温罩覆盖在所述加热板上,并且所述保温罩的下表面与所述加热板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并且所述第一闭合件设置所述保温罩与所述加热板的交接处,以开启和封闭形成在所述保温罩与所述加热板一侧的交接处的第一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加热组件进一步设置有第二开口和第二闭合件,所述第二开口形成在所述保温罩上并且所述第二闭合件形成在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保温罩之间,以开启和封闭所述第二开口的至少一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秀清尹士畅
申请(专利权)人:为麦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