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用减噪隔音式墙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2773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用减噪隔音式墙体结构,涉及隔音墙技术领域,解决了绿色建筑用减噪隔音式墙体结构隔音效果不佳的问题,包括轻钢龙骨和隔音式墙主体,所述隔音式墙主体包括波浪棉、空心腔体、铝箔隔音棉、耐火石膏板和镀锌外墙板,所述波浪棉外侧设置有铝箔隔音棉,且所述波浪棉与铝箔隔音棉之间的空隙填充有空心腔体,所述铝箔隔音棉外侧压设置有耐火石膏板,且所述耐火石膏板外侧压合有镀锌外墙板,通过以不同的声音的传播介质组合而成的隔音式墙主体能够提高对声音的反射率从而增大对声音的吸收比,使得减噪隔音式墙体的隔音效果较好,实用性较佳。实用性较佳。实用性较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建筑用减噪隔音式墙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隔音墙
,具体为一种绿色建筑用减噪隔音式墙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绿色建筑是指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加舒适的建筑,在绿色建筑中,墙体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人们对于绿色建筑的墙体的要求越来越高。
[0003]目前,绿色建筑用减噪隔音式墙体一般是通过在墙体内嵌入隔音棉来对噪音进行吸收的,这种降噪隔音的方式较为普遍,但是此种方式的降噪效果较为一般,并不能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因此有人提出了一种绿色建筑用减噪隔音式墙体结构,例如公开号CN215630845U公开的一种绿色建筑用减噪隔音式墙体结构,包括第一砖墙和木丝吸音板,所述第一砖墙的左侧连接有第二砖墙,且第二砖墙的右侧粘贴连接有第一发泡水泥层,所述第一砖墙的左侧粘贴连接有第二发泡水泥层,且第二发泡水泥层的左侧连接有木丝吸音板。该绿色建筑用减噪隔音式墙体结构,可通过木丝吸音板能够吸收噪音,对该墙体结构构建的绿色建筑内部达到减噪的效果,通过第一砖墙内部设置的隔音棉,能够使外界的噪音无法传入绿色建筑内部,从而使绿色建筑的减噪隔音效果更好,有利于提高居住人员的生活质量与体验。
[0004]但是,上述的绿色建筑用减噪隔音式墙体结构的使用环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高噪环境中,隔音棉与木丝吸音板对声音的吸收效果有限,并不能对较多的噪音进行吸收,在使用时隔音消耗较低,无法达到人们日常所需,且只能够使用在噪音不是很大的普遍环境中,不具有通用性,因此设计出一种通用性好且降噪效果较佳的一种绿色建筑用减噪隔音式墙体结构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音降噪效果较好的绿色建筑用减噪隔音式墙体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建筑用减噪隔音式墙体结构,包括轻钢龙骨和隔音式墙主体,所述隔音式墙主体包括波浪棉、空心腔体、铝箔隔音棉、耐火石膏板和镀锌外墙板,所述波浪棉外侧设置有铝箔隔音棉,且所述波浪棉与铝箔隔音棉之间的空隙填充有空心腔体,所述铝箔隔音棉外侧压设置有耐火石膏板,且所述耐火石膏板外侧压合有镀锌外墙板。
[0007]优选的,所述轻钢龙骨空挡外缘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外螺纹杆,所述轻钢龙骨与隔音式墙主体之间的空隙设置有阻尼橡胶垫,所述隔音式墙主体表面上构造有与外螺纹杆相适配的通孔,轻钢龙骨与硬质材质的隔音式墙主体之间通过阻尼橡胶垫具有一定的缓冲,从而通过阻尼橡胶垫对震动进行吸收,这样就能对自身由于震动产生的震动进行消除,进一步地提高了减噪的效果。
[0008]优选的,所述外螺纹杆一端贯穿阻尼橡胶垫后插接进入通孔内螺纹连接有固定螺
母,所述通孔内插接有填充吸音棉,将固定螺母拧入通孔内的外螺纹杆的一端,直到将轻钢龙骨和隔音式墙主体收紧,这样就能完成对绿色建筑上的减噪隔音式墙体进行组装,对墙体的安装较为方便,拆卸也比较简单,方便后续对绿色建筑上的减噪隔音式墙体的整体进行维护。
[0009]优选的,所述轻钢龙骨中央空挡内设置有蜂窝吸音板,所述蜂窝吸音板上构造有呈蜂窝冲孔状的槽口,由于蜂窝冲孔状的槽口内部为镂空的结构,且通孔较深,这样就使得声音能够不断地在槽口内进行反射,从而使声音逐渐降低,从而能够进一步地对传递的噪声进行吸收,提高了绿色建筑上的减噪隔音式墙体的降噪效果。
[0010]优选的,所述隔音式墙主体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隔音式墙主体以轻钢龙骨为中心呈对称设置,可以对绿色建筑上的减噪隔音式墙体外侧向内侧传递的噪音或是由内侧传递至外侧的噪音均进行降噪,同时具有双向的降噪效果,实用性较高,适合推广使用。
[0011]优选的,所述蜂窝吸音板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蜂窝吸音板在轻钢龙骨中央空档内相互贴合,通过两组相互贴合的蜂窝吸音板,可以提高蜂窝冲孔状的槽口内的孔深,从而使声音反射的面积增加,进一步对声音传递的能量进行消耗,大大提高降噪效果。
[0012]优选地,所述槽口设置有若干组,且若干组所述槽口整体呈蜂窝型结构,通过呈蜂窝型结构的若干组槽口可以使声音不断地进行反射,从而对声音传递的能量进行吸收。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通过以不同的声音的传播介质组合而成的隔音式墙主体能够提高对声音的反射率从而增大对声音的吸收比,使得减噪隔音式墙体的隔音效果较好,实用性较佳。
[001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6]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槽口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轻钢龙骨和阻尼橡胶垫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装隔音式墙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轻钢龙骨;2、阻尼橡胶垫;3、通孔;4、固定螺母;5、填充吸音棉;6、隔音式墙主体;7、槽口;8、蜂窝冲孔;9、蜂窝吸音板;10、波浪棉;11、空心腔体;12、铝箔隔音棉;13、耐火石膏板;14、镀锌外墙板;15、外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5]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实施例1
[0027]请参阅图1和图2,图示中的一种绿色建筑用减噪隔音式墙体结构,包括轻钢龙骨1和隔音式墙主体6,所述隔音式墙主体6包括波浪棉10、空心腔体11、铝箔隔音棉12、耐火石膏板13和镀锌外墙板14,所述波浪棉10外侧设置有铝箔隔音棉12,且所述波浪棉10与铝箔隔音棉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建筑用减噪隔音式墙体结构,包括;轻钢龙骨(1)和隔音式墙主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式墙主体(6)包括波浪棉(10)、空心腔体(11)、铝箔隔音棉(12)、耐火石膏板(13)和镀锌外墙板(14),所述波浪棉(10)外侧设置有铝箔隔音棉(12),且所述波浪棉(10)与铝箔隔音棉(12)之间的空隙填充有空心腔体(11),所述铝箔隔音棉(12)外侧压设置有耐火石膏板(13),且所述耐火石膏板(13)外侧压合有镀锌外墙板(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用减噪隔音式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钢龙骨(1)空挡外缘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外螺纹杆(15),所述轻钢龙骨(1)与隔音式墙主体(6)之间的空隙设置有阻尼橡胶垫(2),所述隔音式墙主体(6)表面上构造有与外螺纹杆(15)相适配的通孔(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用减噪隔音式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汉锐李娇吴顺柳梁满辉伦咏怡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尚南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