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2751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氰霜唑(A)和烯酰吗啉(B),A和B的质量比例为50∶1-1∶50。A与B复配后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用于果树、花卉、棉花、小麦、水稻、油菜、蔬菜等作物的病害防治,尤其是卵菌纲病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尤其是一种含有氰霜唑与烯酰吗啉的杀菌组 合物。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单一用药和不科学的用药,已经导致许多病害对农药产生了 抗性,成为化学防治的一大难题。同时,频繁施药又造成农民负担加重和环境 污染加剧。因此,急需高效、低毒、环保的杀菌剂新品种。卵菌病害是农作物上一类非常重要的病害,常引起农作物的重大损失,如 黄瓜霜霉病和番茄晚疫病等。黄瓜霜霉病是黄瓜栽培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危险病 害,它具有传播快、潜育期短、来势凶猛、为害严重的特点,目前对烯酰吗啉 的抗性处于中等抗性阶段。番茄晚疫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毁灭性病害,其病 原菌生理小种变异频繁,靠单一用药很难控制。氰霜唑英文通用名Cyazofamid,化学名称4-氯-2-氰基-5-对甲基苯基-咪 唑-l-N,N-二甲基^黄酰胺,是细胞色素bcl中Qi抑制剂,不同于曱氧基丙烯酸 酯(是细胞色素bcl中QO抑制剂)。氰霜唑具有很好的保护活性,持效期长, 且耐雨水沖刷,也具有一定的内吸和治疗活性,对卵菌所有生长阶段均有作用, 可防治霜霉病和疫病,但单独使用相对价格较高、病害易产生抗性。烯酰吗啉英文通用名为Dimethomorph,是一种新型、广谱、高效、无公害 内吸性杀茵剂,集保护治疗于一体,可抑制孢子萌发活性,主要引起孢子嚢壁的 分解,从而使菌体死亡。对卵菌的各个生活史阶段均有作用,尤其在孢子嚢梗 及卵孢子的形成阶段更^:感。但因为频繁用药,其药效下降,用药量增加。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适合农业上使用的防治卵菌病害的安全、高 效杀菌组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农业上使用的、对卵菌纲病害有出色防 治效果的安全、高效杀菌组合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技术人通过大量的生物测定筛选,意外发现氰霜唑 与烯酰吗啉以一定比例复配,对卯菌纲病害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上,经过对组合物进行联合作用的定量分析,形成了本 专利技术的^l支术方案,即以氰霜唑为一种有效成分、以烯酰吗啉为另一有效成分, 氰霜唑与烯酰吗啉的质量比例为50: 1-1: 50,较好的比例为20: 1-1: 20。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剂型,制剂中有效 成分的总含量为5%-90%。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中使用的辅助剂包括分散剂、润湿剂、防冻剂等及其它有 益于有效成分在贮存和使用中稳定以及药效发挥的已知物质,都是农药制剂中 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 过简单试验确定。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组合物可以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 合,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以单剂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在桶或罐中直接混合, 然后稀释至所需的浓度。本专利技术的杀菌组合物主要用于果树、花卉、棉花、小麦、水稻、油菜、蔬 菜等作物的病害,尤其是卵菌病害防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为(l)与单剂相比,该杀菌组 合物对病害有明显的增效,提高了防治效果;(2)可以大幅减少田间用药量, 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降低生产和使用成本;(3)杀菌组合物中有效 成分的作用机制互不相同,有利于克服病害抗性和延緩病害抗药性的产生。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专利技术用以下具体 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绝非限于这些例子。将不同农药的有效成分组合进行复配,是目前解决农药单剂应用过程中一 些问题的一种有效和快捷的方式。不同品种的农药混合后,通常表现出三种作 用类型,即相加作用、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但具体为何种作用,无法预测, 只有通过大量试验才能知道。复配增效很好的配方,能提高实际防治效果,降 低农药的使用量,有助于延緩抗性的产生,是综合防治的重要手段。本专利技术组合物以氰霜唑和烯酰吗啉为有效成分,它们之间组合对卵菌纲病 害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而不仅仅是两种药剂作用的简单相加,具体用以 下生物测定实例加以_说明。生物测定实例1:氰霜唑与烯酰吗啉复配对黄瓜霜霉病的毒力测定 试验对象黄瓜霜霉病病菌本试验采用盆栽法。用毛笔蘸取l(TC左右的蒸馏水洗下采自田间的带有霜 霉病菌的黄瓜叶片背面的孢子嚢,配成3 x 1()5个孢子嚢/mL的悬浮液。选取长势 一致的两片真叶期黄瓜苗,每个处理选用5盆供试瓜苗,用Potter喷雾塔在 50PSI压力下喷雾,每盆大约5mL。每个药剂设置5个浓度梯度,以喷施等量清 水的为空白对照。药剂处理后24h喷雾接种黄瓜霜霉病菌,接种后将黄瓜苗置 于人工气候箱中(相对湿度100%,温度15-2(TC )培养,24h后保持温度15-24 。C、相对湿度90°/。左右保湿诱发,5d后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治效果。分级标准0级叶片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6-10%;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11-25%;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26-50%;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0%以上。 药效计算方法<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防治效果换算成几率值(y),药液浓度(p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 小二乘法计算毒力方程和抑制中浓度ECw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 毒系数(CTC)。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s。/供试药剂EC5。) x 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 ) =A药剂毒力指数x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x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共毒系数(CTC)=x 100当CTC<80,则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当80<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当CT0120,则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 毒力测定结果参见表l表1氰霜唑与烯酰吗啉的系列配比对黄瓜霜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column></row><table>试验结果表明,氰霜唑与烯酰吗啉复配防治黄瓜霜霉病,配比在50: 1-1:50 之间时,所列配比共毒系数CTC在142. 9以上,具有增效作用,而在20: 1-1: 20 之间时,所列配比共毒系数均高于175. 5,增效作用更明显。生物测定实例2:氰霜唑与烯酰吗啉复配对番茄晚疫病的毒力测定 试验对象番茄晚疫病病菌试验采用盆栽法。供试作物为感晚疫病番茄,盆栽培养至2片-4片真叶期, 编号备用。将试验用病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待产生孢子嚢后,用无菌 水将孢子嚢洗下,用双层纱布过滤,制成lxl()5个孢子嚢/mL孢子嚢悬浮液。根 据药剂活性,根据药剂活性,设置5-7个系列质量浓度。将药液均匀喷施于叶 面至全部润湿,待药液自然风干备用。每处理3盆,4次重复,并设只含溶剂和 表面活性剂而不含有效成分的处理作空白对照。药剂处理24h后,用作物喷雾 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中含有有效成分氰霜唑和烯酰吗啉,其质量比例为50∶1-1∶5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张承来曹明章刘胜召文伯健王艳武孔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