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2714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连接结构,涉及摩托车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摩托车发动机本体,所述摩托车发动机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罩,两个所述防护罩的内部均靠近中心处固定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一端与摩托车发动机本体的一侧焊接,并且连接轴的另一端延伸至防护罩的外部,两个所述连接轴的向背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传动轴,两个所述传动轴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阻摩块,两个所述阻摩块的外表面均套设有缓冲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摩托车发动机通过固定架简单的将摩托车发动机进行固定,然而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和磨合之后,摩托车发动机的外架很容易会产生松动,严重的会使得摩托车发动机产生晃动掉落,甚至爆炸的问题。甚至爆炸的问题。甚至爆炸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摩托车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摩托车,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也用作体育运动器械。从大的方向上来说,摩托车分为街车,公路赛摩托车,越野摩托车,巡航车,旅行车等,现代摩托车产业引进了大量先进技术。发动机采用了世界顶级汽车发动机技术——燃油喷射装置,不仅提高了动力性,而且更适合当代社会的环保需求。
[0003]在使用摩托车发动机进行加工时,传统摩托车发动机一般都是通过固定架简单的将摩托车发动机进行固定,防止其掉落,然而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和磨合之后,摩托车发动机的外架很容易会产生松动,严重的会使得摩托车发动机产生晃动掉落,甚至爆炸的情况,从而使得摩托车发动机的稳定性降低,进一步的使得摩托车发动机的使用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传统摩托车发动机通过固定架简单的将摩托车发动机进行固定,然而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和磨合之后,摩托车发动机的外架很容易会产生松动,严重的会使得摩托车发动机产生晃动掉落,甚至爆炸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连接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连接结构,包括摩托车发动机本体,所述摩托车发动机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罩,两个所述防护罩的内部均靠近中心处固定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一端与摩托车发动机本体的一侧焊接,并且连接轴的另一端延伸至防护罩的外部,两个所述连接轴的向背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传动轴,两个所述传动轴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阻摩块,两个所述阻摩块的外表面均套设有缓冲胶。
[0006]其中,两个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均套设有两个固定环,两个所述固定环的相对一侧之间均开设有通孔,每两个所述通孔的内部之间均贯穿连接固定螺栓,四个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外表面均套设有波形垫片,四个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靠近波形垫片的一侧均螺纹连接有螺母。
[0007]其中,所述摩托车发动机本体的外表面靠近前后的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延伸杆,两个所述延伸杆的外表面靠近一端的边缘处均固定套设有固定板。
[0008]其中,两个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均固定焊接有承重块,两个所述承重块的相同一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
[0009]其中,两个所述固定架的顶部靠近一侧的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每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之间均焊接有防护套。
[0010]其中,两个所述防护套的内表壁均开设有翻边槽,且翻边槽与阻摩块之间契合。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2]1、本技术中,通过连接轴在摩托车发动机本体的连接,随之使得传动轴进行固定,在传动轴的作用下,使得阻摩块与防护套内部的翻边槽进行契合连接,从而防止摩托车发动机本体在运动时不易左右摆动,使得摩托车发动机本体更加的稳定,进一步的通过缓冲胶的设置,使得摩托车发动机本体可以减少震动,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摩托车发动机本体产生晃动,提高了摩托车发动机本体的使用效果。
[0013]2、本技术中,通过固定螺栓将固定环进行加紧作用,进一步的将波形垫片卡在螺母与固定环之间,从而可以减少装配时的左右串动,使得装置在进行使用时更加的稳定,提高了摩托车发动机本体的稳定性,其次通过延伸杆的固定,使得固定板便于进行固定,且固定板与延伸杆之间存在转动空间,当摩托车发动机本体有轻微的晃动时,可以避免延伸杆产生折断的情况,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然而通过固定板的固定,使得固定架进行固定,在固定架的作用下,使得连接杆进行固定,进一步的使得防护套进行固定,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也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连接结构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连接结构的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连接结构的连接轴部分分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连接结构的固定环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例说明:1、摩托车发动机本体;2、防护罩;3、连接轴;4、传动轴;5、阻摩块;6、延伸杆;7、固定板;8、承重块;9、固定架;10、连接杆;11、防护套;12、翻边槽;13、缓冲胶;14、固定环;15、通孔;16、固定螺栓;17、波形垫片;18、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1]实施例1,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连接结构,包括摩托车发动机本体1,摩托车发动机本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罩2,两个防护罩2的内部均靠近中心处固定有连接轴3,且连接轴3的一端与摩托车发动机本体1的一侧焊接,并且连接轴3的另一端延伸至防护罩2的外部,两个连接轴3的向背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传动轴4,两
个传动轴4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阻摩块5,两个阻摩块5的外表面均套设有缓冲胶13,两个连接轴3的外表面均套设有两个固定环14,两个固定环14的相对一侧之间均开设有通孔15,每两个通孔15的内部之间均贯穿连接固定螺栓16,四个固定螺栓16的一端外表面均套设有波形垫片17,四个固定螺栓16的一端靠近波形垫片17的一侧均螺纹连接有螺母18。
[0022]其整个实施例1达到的效果为,首先通过摩托车发动机本体1的设置,使得连接轴3进行连接,随之使得传动轴4进行固定,在传动轴4的作用下,使得阻摩块5与防护套11内部的翻边槽12进行契合连接,从而防止摩托车发动机本体1在运动时不易左右摆动,使得摩托车发动机本体1更加的稳定,进一步的通过缓冲胶13的设置,使得摩托车发动机本体1可以减少震动,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摩托车发动机本体1产生晃动,提高了摩托车发动机本体1的使用效果。
[0023]实施例2,如图1

3所示,摩托车发动机本体1的外表面靠近前后的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延伸杆6,两个延伸杆6的外表面靠近一端的边缘处均固定套设有固定板7,两个固定板7的底部均固定焊接有承重块8,两个承重块8的相同一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9,两个固定架9的顶部靠近一侧的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10,每两个连接杆10的一端之间均焊接有防护套11,两个防护套11的内表壁均开设有翻边槽12,且翻边槽12与阻摩块5之间契合。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连接结构,包括摩托车发动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发动机本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罩(2),两个所述防护罩(2)的内部均靠近中心处固定有连接轴(3),且连接轴(3)的一端与摩托车发动机本体(1)的一侧焊接,并且连接轴(3)的另一端延伸至防护罩(2)的外部,两个所述连接轴(3)的向背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传动轴(4),两个所述传动轴(4)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阻摩块(5),两个所述阻摩块(5)的外表面均套设有缓冲胶(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轴(3)的外表面均套设有两个固定环(14),两个所述固定环(14)的相对一侧之间均开设有通孔(15),每两个所述通孔(15)的内部之间均贯穿连接固定螺栓(16),四个所述固定螺栓(16)的一端外表面均套设有波形垫片(17),四个所述固定螺栓(16)的一端靠近波形垫片(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力胡明华曾昭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鎏泉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