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打磨机防尘机构,涉及打磨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打磨装置没有散热结构和防尘结构,散热效率低,在打磨时产生的浮尘容易堆积在打磨机构的外部,影响打磨机构的正常使用和打磨精度的问题,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转动连接在切换杆的底部。功能组件能够间距对打磨组件的散热和防尘功能,从而能够有效的为驱动电机提供散热以及防尘效果,同时该装置能够通过切换杆选择是否启用上述效果,使用方便,切换快速,能够适应不同加工环境以及不同加工需求下对凹印版辊的打磨加工操作。工操作。工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打磨机防尘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打磨装置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打磨机防尘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凹印版辊的印刷技术是目前经常使用的一种印刷技术,凹版印刷机印刷时,印版滚筒全版面着墨,以刮墨刀将版面上空白部分的油墨刮清,留下图文部分的油墨,然后过纸,由压印滚筒在纸的背面压印,使凹下部分的油墨直接转移到纸面上,最后经收纸部分将印刷品堆集或复卷好,目前凹印版辊在加工制作时需要用到打磨装置对其进行打磨,使其复合相应的使用规范和加工要求。
[0003]现有的凹印版辊的打磨装置在使用时,其存在以下缺点:
[0004]1.打磨机构没有散热结构,紧紧依靠自然散热,散热效率低,稳定性较差;
[0005]2.打磨机构没有防尘结构,在打磨时产生的浮尘容易堆积在打磨机构的外部,影响打磨机构的正常使用和打磨精度,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打磨机防尘机构,以解决现有打磨装置没有散热结构和防尘结构,散热效率低,在打磨时产生的浮尘容易堆积在打磨机构的外部,影响打磨机构的正常使用和打磨精度的问题。
[0007]本技术打磨机防尘机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8]一种打磨机防尘机构,包括打磨组件,所述打磨组件包括有连接杆、防护罩和驱动电机,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与打磨机械臂固定连接,且连接杆的底端侧面与防护罩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防护罩的内部,所述驱动电机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驱动轴,且驱动电机底部的驱动轴外部与磨削盘固定连接;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包括有切换杆和连接座,所述切换杆插接在防护罩的内部,且连接座转动连接在切换杆的底部。
[0009]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的顶部设有抽气通道,且抽气通道与连接管道连接,连接管道的外端设置在远离打磨工位的位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的侧面设有散热防尘孔。
[0011]进一步的,所述切换杆的杆体外部设有螺纹,且切换杆通过杆体螺纹拧接在防护罩的内部。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的外部设有抽送扇叶,且连接座和驱动电机顶部驱动轴相对的侧面均设有同步齿环,连接座和驱动电机的同步齿环的轮齿相互咬合传动。
[0013]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的转动方向与切换杆通过杆体螺纹在防护罩内部下行时的转动方向相同。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该装置在使用时,功能组件能够间距对打磨组件的散热和防尘功能,从而能够有效的为驱动电机提供散热以及防尘效果,同时该装置能够通过切换杆选择是否启用上述
效果,使用方便,切换快速,能够适应不同加工环境以及不同加工需求下对凹印版辊的打磨加工操作,适应性、灵活性和实用性极强。
[0016]2.在复位状态时,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和连接座的同步齿环的轮齿相互咬合,从而当通过驱动电机底部的驱动轴能够带动磨削盘对凹印版辊进行打磨加工操作时,驱动电机在转动时其顶部的驱动轴能够在同步齿环的作用下带动连接座同步转动,从而连接座在转动时能够通过抽送扇叶实现从而抽气通道抽取空气并送入防护罩内部的,最终气流能够从防护罩的内部通过散热防尘孔排出,实现了对驱动电机的散热效果,同时在气流流通的同时,防护罩外部的浮尘能够被气流吹向远离防护罩的方向,从而同样起到了防尘效果,使用灵活,功能强大,灵活性极强。
[0017]3.通过切换杆能够选择是否启用功能组件的防尘散热功能,当转动切换杆时,切换杆能够通过杆体螺纹带动连接座向上移动从而解除了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和连接座的同步齿环的轮齿咬合传动关系,从而此后驱动电机在转动时不会带动连接座同步转动,切换方便,使用灵活,适应性极强。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复位时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解除功能组件的防尘散热功能时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图2中A部位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图3中B部位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24]1、打磨组件;101、连接杆;102、防护罩;1021、抽气通道;1022、散热防尘孔;103、驱动电机;2、功能组件;201、切换杆;202、连接座;2021、抽送扇叶;2022、同步齿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6]实施例:
[0027]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0028]本技术提供一种打磨机防尘机构,包括打磨组件1,打磨组件1包括有连接杆101、防护罩102和驱动电机103,连接杆101的顶端与打磨机械臂固定连接,且连接杆101的底端侧面与防护罩102固定连接,驱动电机103固定安装在防护罩102的内部,驱动电机103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驱动轴,且驱动电机103底部的驱动轴外部与磨削盘固定连接;功能组件2,功能组件2包括有切换杆201和连接座202,切换杆201插接在防护罩102的内部,且连接座202转动连接在切换杆201的底部。
[0029]驱动电机103与外部电源和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其具体结构与工作原理为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做累述。
[0030]其中,连接座202的外部设有抽送扇叶2021,且连接座202和驱动电机103顶部驱动轴相对的侧面均设有同步齿环2022,连接座202和驱动电机103的同步齿环2022的轮齿相互咬合传动,在使用中,在复位状态时,驱动电机103的驱动轴和连接座202的同步齿环2022的
轮齿相互咬合,从而当通过驱动电机103底部的驱动轴能够带动磨削盘对凹印版辊进行打磨加工操作时,驱动电机103在转动时其顶部的驱动轴能够在同步齿环2022的作用下带动连接座202同步转动,从而连接座202在转动时能够通过抽送扇叶2021实现从而抽气通道1021抽取空气并送入防护罩102内部的,防护罩102的侧面设有散热防尘孔1022,最终气流能够从防护罩102的内部通过散热防尘孔1022排出,实现了对驱动电机103的散热效果,同时在气流流通的同时,防护罩102外部的浮尘能够被气流吹向远离防护罩102的方向,从而同样起到了防尘效果,使用灵活,功能强大,灵活性极强。
[0031]其中,防护罩102的顶部设有抽气通道1021,且抽气通道1021与连接管道连接,连接管道的外端设置在远离打磨工位的位置,该设计使得当抽送扇叶2021跟随连接座202转动抽气时,由于连接管道的外端设置在远离打磨工位的位置,从而抽取的气体内部不会包含打磨时产生的浮尘,使用稳定。
[0032]其中,切换杆201的杆体外部设有螺纹,且切换杆201通过杆体螺纹拧接在防护罩102的内部,在使用中,通过切换杆201能够选择是否启用功能组件2的防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磨机防尘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打磨组件(1),所述打磨组件(1)包括有连接杆(101)、防护罩(102)和驱动电机(103),所述连接杆(101)的顶端与打磨机械臂固定连接,且连接杆(101)的底端侧面与防护罩(102)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03)固定安装在防护罩(102)的内部,所述驱动电机(103)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驱动轴,且驱动电机(103)底部的驱动轴外部与磨削盘固定连接;功能组件(2),所述功能组件(2)包括有切换杆(201)和连接座(202),所述切换杆(201)插接在防护罩(102)的内部,且连接座(202)转动连接在切换杆(201)的底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打磨机防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102)的顶部设有抽气通道(1021),且抽气通道(1021)与连接管道连接,连接管道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曙,吕海荣,苏江波,张海龙,乔健康,
申请(专利权)人:龙游运申制版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