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脱硫塔烟气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02247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煅烧烟气处理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脱硫塔烟气处理系统,包括第一脱硫塔,第一脱硫塔的下部设置有烟气进管,第一脱硫塔的底部设置有废液管,第一脱硫塔的上部设置有溶液进管,第一脱硫塔的内侧中部设置有喷淋层,喷淋层与溶液进管连通,喷淋层的上方设置有除雾器,第一脱硫塔的顶部设置有烟气出管,烟气出管与第二脱硫塔的底部连接,第二脱硫塔的顶部设置有排放烟囱。烟气通过烟气进管依次通过第一脱硫塔和第二脱硫塔,经过两次脱硫处理,烟气中的硫化物处理的更为彻底,同时烟气通过速度快效率高。烟气通过速度快效率高。烟气通过速度快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脱硫塔烟气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煅烧烟气处理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脱硫塔烟气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煤系针状焦是生产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主要原料,是由煤沥青经过原料预处理、延迟焦化和煅烧三个工序生产的。延迟焦化生产出的针状焦习惯上称之为生焦,生焦经过回转窑煅烧,可以排除水分和挥发分,增大煅后焦的密度和机械强度,提高导电性和抗氧化性,使煅后针状焦质量满足生产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要求。
[0003]针状焦煅烧会产生大量带有有害物质的烟气,烟气需经过处理之后才能排出,现有用于针状焦煅烧的烟气处理装置通常是采用脱硫石膏制成浆液对烟气进行喷淋,利用脱硫石膏浆液将烟气中的硫吸收;
[0004]一种煅烧炉尾气处理装置,公开号为CN215585949 U,公开日为2022.01.21,技术方案为:包括焦油回收罐、碱液喷淋罐和水洗罐;所述焦油回收罐罐体上半部为中空冷却套,其中空冷却套内部通有冷却水;所述焦油回收罐顶部通过第一烟道将尾气排放到碱液喷淋罐内进行碱洗,所述碱液喷淋罐顶部通过第二烟道将尾气排放到水洗罐内进行水洗;所述碱液喷淋罐内腔顶部设置碱液喷淋头,所述水洗罐顶部设置烟气排放口,上述专利方案对于烟气的脱硫处理只有喷淋装置使脱硫处理效果差,同时由于结构复杂不能进行高效的脱硫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烟气脱硫效果差,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双脱硫塔烟气处理系统。
[0006]本技术为达到以上技术效果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脱硫塔烟气处理系统,包括第一脱硫塔,第一脱硫塔的下部设置有烟气进管,第一脱硫塔的底部设置有废液管,第一脱硫塔的上部设置有溶液进管,第一脱硫塔的内侧中部设置有喷淋层,喷淋层与溶液进管连通,喷淋层的上方设置有除雾器,第一脱硫塔的顶部设置有烟气出管,烟气出管与第二脱硫塔的底部连接,第二脱硫塔的顶部设置有排放烟囱。烟气通过烟气进管依次通过第一脱硫塔和第二脱硫塔,经过两次脱硫处理,烟气中的硫化物处理的更为彻底,同时烟气通过速度快效率高。
[0007]进一步的,废液管连接有废液池。吸收硫化物的废液通过废液管进入废液池等待处理。
[0008]进一步的,第二脱硫塔为活性炭脱硫塔。第二脱硫塔采用活性炭脱硫需求用到的设备较少,工艺比较简单,易于操作,活性炭脱硫不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
[0009]进一步的,溶液进管连接有脱硫塔浆池,溶液进管和脱硫塔浆池之间设置有三台浆液循环泵。在烟气处理负载较大时可以开启三台浆液循环泵工作,负载较小时可以减少浆液循环泵的开启数量。
[0010]进一步的,喷淋层设置有四层。四层喷淋层可以对烟气进行充分净化。
[0011]进一步的,除雾器为二级除雾器。
[0012]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烟气先通过氧化镁脱硫塔脱除大部分硫,再经过活性炭脱硫塔吸附,脱除残余的硫,可达到良好的脱硫效果,使整体烟气脱硫的处理效率提升,减少烟气波动,使烟气排放标准更好。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第一脱硫塔,2、烟气进管,3、废液管,4、烟气出管,5、第二脱硫塔,6、溶液进管,7、喷淋层,8、除雾器,9、废液池,10、脱硫塔浆池,11、浆液循环泵,12、排放烟囱。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得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0017]根据图1所示,一种双脱硫塔烟气处理系统,包括第一脱硫塔1,第一脱硫塔1的下部设置有烟气进管2,第一脱硫塔1的底部设置有废液管3,第一脱硫塔1的顶部设置有烟气出管4,烟气出管4与第二脱硫塔5的底部连接,第二脱硫塔5的顶部设置有排放烟囱12,第一脱硫塔1的上部设置有溶液进管6,第一脱硫塔1的内侧中部设置有喷淋层7,喷淋层7与溶液进管6连通,喷淋层7喷洒的溶液为氢氧化镁溶液,喷淋层7的上方设置有除雾器8。
[0018]废液管3连接有废液池9,第二脱硫塔5为活性炭脱硫塔,溶液进管6连接有脱硫塔浆池10,溶液进管6和脱硫塔浆池10之间设置有三台浆液循环泵11,喷淋层7设置有四层,除雾器8为二级除雾器。
[001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从烟气进管2引出的烟气,进入第一脱硫塔1,烟气向上通过喷淋层7,在第一脱硫塔1内被喷淋层喷出的氢氧化镁浆液喷淋,烟气与氢氧化镁浆液滴逆流接触,发生传质、传热与吸收反应,脱除烟气中大部分的硫化物。脱硫后的烟气经除雾器8去除烟气中夹带的液滴,从第一脱硫塔1的顶部离开,再进入第二脱硫塔5,进一步脱除烟气中的硫化物。脱硫后的烟气进入排放烟囱12排放。
[0020]脱硫塔浆池10中的氢氧化镁浆液由浆液循环泵11循环送至喷淋层7的喷嘴,产生细小的液滴沿第一脱硫塔1横截面均匀向下喷淋。
[0021]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
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脱硫塔烟气处理系统,包括第一脱硫塔(1),其特征在于,第一脱硫塔(1)的下部设置有烟气进管(2),第一脱硫塔(1)的底部设置有废液管(3),第一脱硫塔(1)的顶部设置有烟气出管(4),烟气出管(4)与第二脱硫塔(5)的底部连接,第二脱硫塔(5)的顶部设置有排放烟囱(12),第一脱硫塔(1)的上部设置有溶液进管(6),第一脱硫塔(1)的内侧中部设置有喷淋层(7),喷淋层(7)与溶液进管(6)连通,喷淋层(7)的上方设置有除雾器(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脱硫塔烟气处理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远会刘继凯韩记华祝存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益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