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旁路二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2068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二极管领域内的一种光伏旁路二极管,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经铜跳线相连,第一框架一侧中部向第二框架方向延伸形成基岛,第二框架一侧两边向第一框架方向延伸形成一对设置在基岛两旁的接线端子,基岛与接线端子之间形成凹凸配合,基岛正面设置有芯片,芯片与两接线端子之间经铜跳线相连,芯片及铜跳线外周包裹塑封壳,铜跳线宽度大于芯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过电流能力弱、散热性能差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旁路二极管


[0001]本技术涉及二极管
,特别涉及一种旁路二极管。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电池组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难免落上遮挡物,这些遮挡物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上形成局部阴影,局部阴影下串联支路中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将被当作负载,并消耗其他太阳能电池组件所产生的能量,从而产生热量导致局部温升,形成“热斑效应”,“热斑效应”严重时将会使电池组件上的焊点熔化并毁坏栅线,为了防止太阳能电池由于“热斑效应”而遭受破坏,实际操作中都是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正负极间并联一个旁路二极管模块,该模块中至少存在一个旁路二极管,以避免光照组件所产生的能量被受遮蔽的组件所消耗。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光伏旁路二极管,其公开号为:CN 211828758 U,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经铜跳线相连,所述第一框架一侧中部向第二框架方向延伸形成基岛,所述第二框架一侧两边向第一框架方向延伸形成一对设置在基岛两旁的接线端子,所述基岛与接线端子之间形成凹凸配合,所述基岛正面与背面均设置有芯片,所述芯片与两接线端子之间经铜跳线相连。其不足之处在于,其散热性能较差,过电流能力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旁路二极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过电流能力弱、散热性能差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伏旁路二极管,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经铜跳线相连,所述第一框架一侧中部向第二框架方向延伸形成基岛,所述第二框架一侧两边向第一框架方向延伸形成一对设置在基岛两旁的接线端子,所述基岛与接线端子之间形成凹凸配合,所述基岛正面设置有芯片,所述芯片与两接线端子之间经铜跳线相连,芯片及铜跳线外周包裹塑封壳,所述铜跳线宽度大于芯片。
[0006]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光伏旁路二极管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铜跳线分别为条状结构,两端分别连接在接线端子上,中部底面与芯片相连。
[0007]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光伏旁路二极管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铜跳线中部底面设有方形凸台,方形凸台抵触在芯片上。
[0008]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光伏旁路二极管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凸台上加工有通孔。
[0009]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光伏旁路二极管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铜跳线的中部高于两端。
[0010]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光伏旁路二极管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铜跳线上靠近两端位置开设有应力孔。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光伏旁路二极管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框架上开设
有V型槽。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本技术提高了二极管的过流能力,提升了二极管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端面图。
[0018]图4本技术中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中铜跳线结构示意图一。
[0020]图6为本技术中铜跳线结构示意图二。
[0021]其中,100第一框架,101基岛,102V型槽,200第二框架,201接线端子,300芯片,400铜跳线,401方形凸台,402通孔,403应力孔,500塑封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

6所示的一种光伏旁路二极管,包括第一框架100和第二框架200,第一框架100和第二框架200之间经铜跳线400相连,第一框架100一侧中部向第二框架200方向延伸形成基岛101,第二框架200一侧两边向第一框架100方向延伸形成一对设置在基岛101两旁的接线端子201,基岛101与接线端子201之间形成凹凸配合,基岛101正面设置有芯片300,芯片300与两接线端子201之间经铜跳线400相连,芯片300及铜跳线400外周包裹塑封壳500,铜跳线400宽度大于芯片300。
[0025]具体的,铜跳线400分别为一整体条状结构,两端分别连接在接线端子201上,中部底面与芯片300相连。
[002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通过加长铜跳线400结构,使其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接线端子201上,增强了二极管的过流能力,同时,将铜跳线400的宽度设计较宽,使其宽度大于芯片300,从而在进一步增强过流能力的同时,提升了散热性能。
[0027]进一步的,铜跳线400中部底面设有方形凸台401,方形凸台401抵触在芯片300上。
[0028]具体的,方形凸台401通过冲压形成,方形凸台401的面积略小于芯片300。
[0029]需要说明的是,如此设计可加大铜跳线400与芯片300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升过流能力。
[0030]进一步的,凸台上加工有通孔402。
[0031]具体的,通孔402贯穿开设在凸台的中央。
[0032]需要说明的是,凸台与芯片300接触时需要涂抹锡膏,如此设计可使得多出的锡膏可从通孔402溢出,从而增强芯片300与凸台的粘接力,与此同时,使得多出的锡膏不会流向芯片300边缘,提升了可靠性。
[0033]进一步的,铜跳线400的中部高于两端。
[0034]具体的,铜跳线400的厚度相等,中部通过冲压的方式加工出来,形成中部高两端低的结构。
[0035]需要说明的是,如此结构设计省去了两端单独接线的设计,两端可直接固定在接线端子201上,同时,由于中间高,留出的凸台冲压空间,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0036]进一步的,铜跳线400上靠近两端位置开设有应力孔403。
[0037]具体的,应力孔403开设在中部与两端过渡处。
[0038]需要说明的是,应力孔403的设计减小了热胀冷缩带来的应力,进一步保护了芯片300,提升可靠性。
[0039]进一步的,第一框架100上开设有V型槽102。
[0040]具体的,V型槽102开设有塑封壳500内,且开设有两道。
[0041]需要说明的是,V型槽102的设计是为了增强塑封壳500与第一框架100的粘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旁路二极管,包括第一框架(100)和第二框架(200),所述第一框架(100)和第二框架(200)之间经铜跳线(400)相连,所述第一框架(100)一侧中部向第二框架(200)方向延伸形成基岛(101),所述第二框架(200)一侧两边向第一框架(100)方向延伸形成一对设置在基岛(101)两旁的接线端子(201),所述基岛(101)与接线端子(201)之间形成凹凸配合,所述基岛(101)正面设置有芯片(300),所述芯片(300)与两接线端子(201)之间经铜跳线(400)相连,芯片(300)及铜跳线(400)外周包裹塑封壳(500),其特征在于,所述铜跳线(400)宽度大于芯片(3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旁路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义张兆成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茂佳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