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直管井渗滤取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1953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垂直管井渗滤取水结构,涉及取水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井腔,所述井腔内设置有实管和滤水机构,所述滤水机构包括第一滤水管和第二滤水管,所述第一滤水管和第二滤水管之间固定安装有水泵管,所述第二滤水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沉砂管,所述实管、第一滤水管、水泵管、第二滤水管和沉砂管从上至下依次竖直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对渗水的过滤效果,提高收集水的水质。提高收集水的水质。提高收集水的水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垂直管井渗滤取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取水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垂直管井渗滤取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地表水水源热泵系统的节能效果主要取决于前端取水方式,其中最重要的三要素为水量、水质、水温,垂直管井渗滤取水在水质和水温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同时对于径流量较小、地质条件适宜的河流干流,采用垂直渗滤取水同样更加适宜。
[0003]江水砂粒分为主要河沙10

20目、20

40目、40

70目、70

100目不等,为有效保证进入水源热泵机组的源水水质澄清、稳定、不腐蚀、不宜结垢等,滤水滤网仅仅采用内外双层过滤网结构包裹,内网采用12~16目304不锈钢包裹,外网采用30~60目304不锈钢包裹,不能完全有效的起到渗滤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垂直管井渗滤取水结构,此结构能够提高对渗水的过滤效果,提高收集水的水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垂直管井渗滤取水结构,包括井腔,所述井腔内设置有实管和滤水机构,所述滤水机构包括第一滤水管和第二滤水管,所述第一滤水管和第二滤水管之间固定安装有水泵管,所述第二滤水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沉砂管,所述实管、第一滤水管、水泵管、第二滤水管和沉砂管从上至下依次竖直安装。
[0006]优选的,所述滤水机构外包裹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初隔离网、外网和内网,所述初隔离网、外网和内网从外至里依次包裹设置。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滤水管和第二滤水管外均匀设置有滤水孔,所述滤水孔的孔隙率在14%

16%之间。
[0008]优选的,所述初隔离网为8目304不锈钢,所述外网为60

80目304不锈钢,所述内网为60

80目304不锈钢。
[0009]优选的,所述沉砂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井底钢板。
[0010]优选的,所述井腔的外侧回填设置有过滤层垫料。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滤水管、第二滤水管和实管的内外壁均喷涂有防腐涂层,所述防腐涂层采用三层喷涂设置。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1、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垂直管井渗滤取水结构,在保证取水量不受较大影响的前提下,提高砂粒渗滤效率,一是保持滤水孔孔径不变,提高孔隙率至14%

16%;二是最外层增加8目304不锈钢包裹做初隔离;三是外网采用60

80目304不锈钢包裹;四是内网采用60

80目304不锈钢包裹,有效的提高了水源渗滤的效果,提高了水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中绿水机构和过滤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实管、2第一滤水管、3水泵管、4第二滤水管、5沉砂管、6井底钢板、7过滤层垫料、8回填层、9粉细沙层、10砂卵石层、11砂质泥岩层;
[0017]201初隔离网、202外网、203内网、204滤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9]参照图1

2,一种垂直管井渗滤取水结构,包括井腔,井腔内设置有实管1和滤水机构,滤水机构包括第一滤水管2和第二滤水管4,第一滤水管2和第二滤水管4之间固定安装有水泵管3,第二滤水管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沉砂管5,实管1、第一滤水管2、水泵管3、第二滤水管4和沉砂管5从上至下依次竖直安装,沉砂管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井底钢板6,井腔的外侧回填设置有过滤层垫料7;滤水机构外包裹设置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包括初隔离网201、外网202和内网203,初隔离网201、外网202和内网203从外至里依次包裹设置。通过采用上述的渗滤取水结构,能够提高对渗水的过滤效果,提高收集水的水质。具体工程中,通过采用过滤机构能够形成可靠的过滤系统,进而起到了很好的过滤目的。
[0020]进一步的,设计井腔钻孔的内径为1.5m,过滤机构和实管1的内径为0.6m;井腔设计深度在35

45m之间;过滤机构采用壁厚8mm、DN600焊接钢管,过滤机构与实管1的布置应根据单井地层变化进行布置。通过采用上述的尺寸结构的实管1,保证了最佳的过滤效果。
[0021]进一步的,所述实管1的长度为8

10米,第一滤水管2的长度为23

25米,水泵管3的长度为2

4米,第二滤水管4的长度为2

4米,沉砂管5的长度为5

7米。通过采用上述的尺寸配合,保证了垂直管井的渗滤效果。
[0022]进一步的,参照图1

2,第一滤水管2和第二滤水管4外均匀设置有滤水孔204,滤水孔204的孔隙率在14%

16%之间,初隔离网201为8目304不锈钢,外网202为60

80目304不锈钢,内网203为60

80目304不锈钢。通过上述的多层不同孔径的初隔离网201、外网202和内网203保证了最佳的过滤效果。
[0023]进一步的,参照图1,第一滤水管2、第二滤水管4和实管1的内外壁均喷涂有防腐涂层,防腐涂层采用三层喷涂设置,可以有效的提高管道的防腐效果。
[0024]进一步的,所述防腐涂层采用8710防腐涂层,通过采用上述的型号的防腐涂层,能够保证最佳的防腐效果。
[0025]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
[0026]首先,设计取址钻孔,设计井腔内径为1.5m,井腔深度在35

45m之间,然后选择内径0.6m的第一滤水管2、第二滤水管4及实管1,将实管1、第一滤水管2、水泵管3、第二滤水管4和沉砂管5从上至下依次竖直安装到井腔内,最后在井腔和管道之间回填过滤层垫料7,在保证取水量不受较大影响的前提下,提高砂粒渗滤效率,一是保持滤水孔孔径不变,提高孔隙率至14%

16%;二是最外层增加8目304不锈钢包裹做初隔离;三是外网采用60

80目304不锈钢包裹;四是内网采用60

80目304不锈钢包裹,有效的提高了水源渗滤的效果,提高了水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直管井渗滤取水结构,包括井腔,所述井腔内设置有实管(1)和滤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机构包括第一滤水管(2)和第二滤水管(4),所述第一滤水管(2)和第二滤水管(4)之间固定安装有水泵管(3),所述第二滤水管(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沉砂管(5),所述实管(1)、第一滤水管(2)、水泵管(3)、第二滤水管(4)和沉砂管(5)从上至下依次竖直安装;所述滤水机构外包裹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初隔离网(201)、外网(202)和内网(203),所述初隔离网(201)、外网(202)和内网(203)从外至里依次包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管井渗滤取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水管(2)和第二滤水管(4)外均匀设置有滤水孔(204),所述滤水孔(204)的孔隙率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远柱孙博闻朱柏林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清源节能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