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式水轮机顶盖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1933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虹吸式水轮机顶盖排水装置,所述虹吸式水轮机顶盖排水装置包括虹吸组件、充水组件和排气组件,虹吸组件包括虹吸管、第一阀和第二阀,虹吸管具有位于积水槽内的吸水口和位于积水槽外的排水口,第一阀串接于虹吸管,第二阀串接于虹吸管并位于积水槽的下方,充水组件包括抽水管和潜水泵,抽水管的进口与潜水泵的出口连通,抽水管的出口与虹吸管的内部连通,潜水泵适于连接于积水槽内,排气组件包括排气管和第三阀,排气管位于虹吸管上方,且排气管的下端与虹吸管的内部连通,第三阀串接于排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潜水泵将虹吸管灌满水以使虹吸管具备产生虹吸的条件,随后虹吸管通过虹吸将积水槽内的水排出减少了泵的工作时间。减少了泵的工作时间。减少了泵的工作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虹吸式水轮机顶盖排水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水力发电
,尤其涉及一种虹吸式水轮机顶盖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顶盖积水主要由导叶中轴套漏水和顶盖与大轴间漏水等原因造成,为防止积水过多引发水淹水导轴承而导致机组非计划停运,需要对顶盖及时进行排数。
[0003]相关技术中,通过在顶盖上设置排水泵或潜水泵以将顶盖上的积水排出,但积水中的泥沙不仅会降低泵的排水效率,使泵长期处于工作状态,还会磨损泵内的零部件,严重影响到水泵寿命和机组安全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节能且安全可靠的虹吸式水轮机顶盖排水装置。
[0005]本技术实施例的虹吸式水轮机顶盖排水装置包括虹吸组件、充水组件和排气组件,所述虹吸组件包括虹吸管、第一阀和第二阀,所述虹吸管具有吸水口和排水口,所述吸水口位于顶盖的积水槽内并靠近于所述积水槽的底部,所述排水口位于所述积水槽外,所述第一阀串接于所述虹吸管并位于所述积水槽内,所述第二阀串接于所述虹吸管并位于所述积水槽外,所述第二阀位于所述积水槽的下方,所述充水组件包括抽水管和潜水泵,所述抽水管的进口与所述潜水泵的出口连通,所述抽水管的出口与所述虹吸管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一阀相对于所述抽水管的出口靠近于所述吸水口,所述潜水泵适于连接于所述积水槽内,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排气管和第三阀,所述排气管位于所述虹吸管上方,且所述排气管的下端与所述虹吸管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三阀串接于所述排气管。
[0006]本技术实施例的虹吸式水轮机顶盖排水装置通过潜水泵将虹吸管灌满水以使虹吸管具备产生虹吸的条件,随后虹吸管通过虹吸将积水槽内的水排出,减少了泵的工作时间。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虹吸管包括顺次连通的第一管、第二管、第三管和第四管,所述第一管的进口为所述吸水口,所述第三管位于所述第一管、所述第二管和所述第四管的上方,所述第四管的出口为所述排水口,所述第一阀串联于所述第一管,所述抽水管的出口与所述第二管的内部连通,所述排气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三管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阀串接于所述第四管。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虹吸组件还包括四通接头、集污管和密封盖,所述四通接头连接于所述第二管的下端,所述四通接头具有第一通口、第二通口、第三通口和第四通口,所述第一通口与所述第二管的下端开口连通,所述第二通口与所述第一管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三通口与所述抽水管的出口连通,所述集污管的上端开口连通,所述集污管位于所述第二管下方,所述密封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集污管的下端以封堵所述集污管的下端开口。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管中部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三管两端的管径。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三阀均为止回阀,所述第二阀为调节阀。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虹吸组件、所述充水组件和所述排气组件均有多个,多个所述虹吸管与多个所述充水组件一一对应,所述抽水管与对应的所述虹吸管连通,多个所述虹吸管与多个所述排气组件一一对应,所述排气管与对应的所述虹吸管连通。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虹吸组件沿所述顶盖的周向间隔分布。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实施例的虹吸式水轮机顶盖排水装置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液位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适于连接于所述积水槽内以监测所述积水槽内的液位,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多个所述潜水泵电连接。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适于连接于所述积水槽内以监测所述积水槽内的液位,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上方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组件还包括排气泵,所述排气泵的进口与所述排气管的上端开口连通;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三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三液位传感器连接于所述排气管内以监测所述排气管内的液位,所述第三液位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三阀下方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虹吸式水轮机顶盖排水装置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虹吸式水轮机顶盖排水装置的管路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
[0019]积水槽100;
[0020]虹吸组件1,虹吸管11;吸水口111;排水口112;第一管113;第二管114;第三管115;第四管116;第一阀12;第二阀13;四通接头14;集污管15;密封盖16;
[0021]充水组件2;抽水管21;潜水泵22;
[0022]排气组件3;排气管31;第三阀3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虹吸式水轮机顶盖排水装置。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虹吸式水轮机顶盖排水装置包括虹吸组件1、充水组件2和排气组件3。
[0026]其中,虹吸组件1包括虹吸管11、第一阀12和第二阀13,虹吸管11具有吸水口111和排水口112,吸水口111位于顶盖的积水槽100内并靠近于积水槽100的底部,排水口112位于积水槽100外,第一阀12串接于虹吸管11并位于积水槽100内,第二阀13串接于虹吸管11并位于积水槽100外,第二阀13位于积水槽100的下方。
[0027]充水组件2包括抽水管21和潜水泵22,抽水管21的进口与潜水泵22的出口连通,抽
水管21的出口与虹吸管11的内部连通,第一阀12相对于抽水管21的出口靠近于吸水口111,使第二阀13关闭时,抽水管21内的水进入虹吸管11内后受第二阀13阻挡而无法从吸水口111处排出,潜水泵22适于连接于积水槽100内,
[0028]排气组件3包括排气管31和第三阀32,排气管31位于虹吸管11上方,且排气管31的下端与虹吸管11的内部连通,第三阀32串接于排气管31。
[0029]需要说明的是,对积水槽100内排水时,关闭第一阀12和第二阀13,打开第三阀32和潜水泵22,潜水泵22通过抽水管21向虹吸管11内排水,由于第一阀12和第二阀13关闭,虹吸管11内的水无法从吸水口111和排水口112处排出,从而使虹吸管11内的水进入排气管31内,待排气管31的上端出水时,表明虹吸管11内的水充满虹吸管11,随后关闭第三阀32和潜水泵22,打开第一阀12和第二阀13,虹吸管11发生虹吸效用从而将积水槽100内的水排出积水槽100。
[0030]本技术实施例的虹吸式水轮机顶盖排水装置通过潜水泵22将虹吸管11灌满水以使虹吸管11具备产生虹吸的条件,随后虹吸管11通过虹吸将积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虹吸式水轮机顶盖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虹吸组件,所述虹吸组件包括虹吸管、第一阀和第二阀,所述虹吸管具有吸水口和排水口,所述吸水口位于顶盖的积水槽内并靠近于所述积水槽的底部,所述排水口位于所述积水槽外,所述第一阀串接于所述虹吸管并位于所述积水槽内,所述第二阀串接于所述虹吸管并位于所述积水槽外,所述第二阀位于所述积水槽的下方;充水组件,所述充水组件包括抽水管和潜水泵,所述抽水管的进口与所述潜水泵的出口连通,所述抽水管的出口与所述虹吸管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一阀相对于所述抽水管的出口靠近于所述吸水口,所述潜水泵适于连接于所述积水槽内;排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排气管和第三阀,所述排气管位于所述虹吸管上方,且所述排气管的下端与所述虹吸管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三阀串接于所述排气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式水轮机顶盖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管包括顺次连通的第一管、第二管、第三管和第四管,所述第一管的进口为所述吸水口,所述第三管位于所述第一管、所述第二管和所述第四管的上方,所述第四管的出口为所述排水口,所述第一阀串联于所述第一管,所述抽水管的出口与所述第二管的内部连通,所述排气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三管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阀串接于所述第四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虹吸式水轮机顶盖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组件还包括四通接头、集污管和密封盖,所述四通接头连接于所述第二管的下端,所述四通接头具有第一通口、第二通口、第三通口和第四通口,所述第一通口与所述第二管的下端开口连通,所述第二通口与所述第一管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三通口与所述抽水管的出口连通,所述集污管的上端开口连通,所述集污管位于所述第二管下方,所述密封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集污管的下端以封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贵颖邵思齐张加福张勤波王灯维孟魁窦艳超朱江李胜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澜沧江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