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外墙与现浇楼板的防水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1874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外墙与现浇楼板的防水连接结构,包括预制外墙构件和现浇楼板,预制外墙构件底面设置有连接凹槽,现浇楼板顶面对应于连接凹槽设置有连接坎,连接坎插入设置在连接凹槽中;连接坎的高度大于连接凹槽的深度,使得预制外墙构件与现浇楼板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连接坎内侧的第一间隙中依次填充有第一封堵浆料和灌浆浆料;连接坎外侧的第二间隙中填充有第二封堵浆料,第二封堵浆料外侧面涂覆有防水涂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预制外墙构件和现浇楼板中匹配设置的连接凹槽和连接坎实现第一重防水,通过在第二封堵浆料外侧面涂覆的防水涂层实现第二重防水;提升防水接缝处的防水性能。提升防水接缝处的防水性能。提升防水接缝处的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外墙与现浇楼板的防水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外墙与现浇楼板的防水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最关键的后期环节就是结构外墙防水。其中,重中之重就是预制外墙板与现浇楼板之间的接缝处的防水。此接缝可以被认为是施工缝,如果该施工缝处防水处理不到位,会有装配式结构外墙渗水的隐患,造成工程防水返修问题。
[0003]目前预制外墙板与现浇楼板之间通过现浇楼板预留的竖向连接钢筋插入预制外墙板中预埋的灌浆套筒中,并在灌浆套筒中灌注灌浆浆料实现连接。预制外墙板与现浇楼板之间接缝的防水是在接缝处涂刷一道宽10cm、厚1cm的水泥防水砂浆。该做法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0004]1.施工缝的防水全部依靠于外墙施工缝防水施工质量,防水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结构渗水难以得到控制;
[0005]2.水泥防水砂浆中的水灰比在施工现场很难得到保证,即水泥防水砂浆本身的材料质量难以得到控制;
[0006]3.该施工缝防水施工的节点是在外墙粉刷,喷浆施工工艺之前,水泥砂浆施工完成后进入下一道工序时间较长,如若遇到大雨天气,或者天气炎热过于干旱的情况下,会导致水泥防水砂浆粘结不牢,脱落或者缺水开裂,影响防水质量;
[0007]4.水泥防水砂浆施工厚度要求至少1cm,而外墙粉刷时粉刷砂浆厚度要求1.5cm

2cm,因此在此防水节点处,会造成外墙粉刷厚度不足的情况,影响外墙粉刷质量。
[0008]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预制外墙与现浇楼板的防水连接结构,提升预制外墙与现浇楼板之间的接缝处的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制外墙与现浇楼板的防水连接结构,解决现有的预制外墙与现浇楼板的防水结构不合理,难以保证防水质量的问题。
[0010]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预制外墙与现浇楼板的防水连接结构,包括预制外墙构件和现浇楼板,所述预制外墙构件底面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现浇楼板顶面对应于所述连接凹槽设置有连接坎,所述连接坎插入设置在所述连接凹槽中;所述连接坎的高度大于所述连接凹槽的深度,使得所述预制外墙构件与所述现浇楼板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所述连接坎内侧的第一间隙中依次填充有第一封堵浆料和灌浆浆料;所述连接坎外侧的第二间隙中填充有第二封堵浆料,所述第二封堵浆料外侧面涂覆有防水涂层。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凹槽设置在所述预制外墙构件底面靠近预制外墙构件外表面的一侧,所述连接凹槽与所述预制外墙构件外表面的距离为5mm

8mm。
[00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凹槽的宽度与连接坎的宽度相同为12mm

18mm。
[001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凹槽的深度为20mm

25mm;所述连接坎的高度为35mm

45mm。
[0014]进一步地,所述预制外墙构件靠近内表面的底面与所述现浇楼板顶面之间填充第一封堵浆料,所述灌浆浆料通过预埋在所述预制外墙构件中的灌浆套筒填充到第一封堵浆料和连接坎之间。
[0015]进一步地,所述防水涂层的涂覆宽度大于第二间隙的高度,所述防水涂层完全覆盖所述第二封堵浆料。
[0016]进一步地,所述防水涂层的涂覆宽度为130mm

150mm,涂覆厚度为1.2mm

1.5mm。
[0017]进一步地,所述防水涂层的外侧覆盖有网格布,所述网格布的覆盖宽度大于所述防水涂层的涂覆宽度,所述网格布完全覆盖所述防水涂层。
[0018]进一步地,所述网格布的覆盖宽度为220mm

250mm。
[0019]进一步地,所述防水涂层为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
[0020]本技术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预制外墙与现浇楼板的防水连接结构,通过在预制外墙构件和现浇楼板中匹配设置的连接凹槽和连接坎实现第一重防水,通过在第二封堵浆料外侧面涂覆的防水涂层实现第二重防水;提升防水接缝处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预制外墙与现浇楼板的防水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预制外墙构件侧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预现浇楼板侧视图。
[0024]图中:
[0025]1、预制外墙构件;2、现浇楼板;3、第一封堵浆料;4、灌浆浆料;5、第二封堵浆料;6、防水涂层;11、连接凹槽;12、灌浆套筒;21、连接坎;22、竖向连接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7]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顶”、“底”、“内”、“外”、“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预制外墙与现浇楼板的防水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预制外墙构件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预现浇楼板侧视图。
[0029]请参见图1

图3,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预制外墙与现浇楼板的防水连接结构,包
括预制外墙构件1和现浇楼板2,预制外墙构件1底面设置有连接凹槽11,现浇楼板2顶面对应于连接凹槽11设置有连接坎21,连接坎21插入设置在连接凹槽11中;连接坎21的高度大于连接凹槽11的深度,使得预制外墙构件1与现浇楼板2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连接坎21内侧的第一间隙中依次填充有第一封堵浆料3和灌浆浆料4;连接坎21外侧的第二间隙中填充有第二封堵浆料5,第二封堵浆料5外侧面涂覆有防水涂层6。
[0030]具体地,预制外墙构件1靠近内表面的底面与现浇楼板2顶面之间填充第一封堵浆料3,灌浆浆料4通过预埋在预制外墙构件1中的灌浆套筒12填充到第一封堵浆料3和连接坎21之间。
[0031]请继续参见图2

图3,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预制外墙与现浇楼板的防水连接结构,连接凹槽11设置在预制外墙构件1底面靠近预制外墙构件1外表面的一侧,连接凹槽11与预制外墙构件1外表面的距离为5mm

8mm。连接凹槽11的宽度与连接坎21的宽度相同为12mm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外墙与现浇楼板的防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外墙构件和现浇楼板,所述预制外墙构件底面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现浇楼板顶面对应于所述连接凹槽设置有连接坎,所述连接坎插入设置在所述连接凹槽中;所述连接坎的高度大于所述连接凹槽的深度,使得所述预制外墙构件与所述现浇楼板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所述连接坎内侧的第一间隙中依次填充有第一封堵浆料和灌浆浆料;所述连接坎外侧的第二间隙中填充有第二封堵浆料,所述第二封堵浆料外侧面涂覆有防水涂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外墙与现浇楼板的防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凹槽设置在所述预制外墙构件底面靠近预制外墙构件外表面的一侧,所述连接凹槽与所述预制外墙构件外表面的距离为5mm

8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外墙与现浇楼板的防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凹槽的宽度与连接坎的宽度相同为12mm

18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外墙与现浇楼板的防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凹槽的深度为20mm

25mm;所述连接坎的高度为35mm

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敏之卢建光李维松张桂浩蔡磊黄豆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