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1764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防止使电池组件破损之类的从高处的落下的对接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对接装置(10)具备装置机箱(11)和充电用连接器(20),该充电用连接器(20)设置在装置机箱的侧面部且通过与电池组件(70)的电池连接器(80)连接而对电池组件进行充电。充电用连接器在处于电池组件与装置机箱配置在同一平面(100)上的状态时可与电池连接器连接,在处于充电用连接器与电池连接器连接的状态时在装置机箱从平面的移动在规定高度以内的情况下,维持充电用连接器与电池连接器的连接状态,另一方面,在装置机箱从平面的移动超过规定高度的场合,利用电池组件的自重使电池连接器从充电用连接器脱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机械上及电气上与个人计算机连接,从而扩展该个人计算机 的功能的对接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考虑到移动性而构成为小型轻量的便携式个人计算机(以下,称之为"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并简称为"笔记本PC,,)广泛地普及。作为在 不损害该笔记本PC的移动性的情况下进行笔记本PC的功能的扩展的装置已知的有对接装置。对接装置是具备串联端口或并联端口等连接端子、CD-ROM驱动器或 DVD驱动器等驱动器以及PCI槽等扩展槽等的箱型的设备,在其上面设有与 笔记本PC的连接器连接的连接器。在该对接装置的上面安装笔记本PC,在 对接装置侧的连接器上结合(对接)笔记本PC侧的连接器,从而可以将对接 装置具有的功能作为笔记本PC的功能来使用,能够扩展笔记本PC的功能(例 如,参照专利文献l)。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0 - 305656号公才艮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 - 269848号公报另外,笔记本PC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装卸地安装已封装化的电池(以下, 称之为"电池組件"),并将此作为电源使用,以便在不能使用商用电源的场所 也能驱动。于是,在上述对接装置中,考虑到具备对安装在笔记本PC上的电 池组件另外准备的电池组件进行充电的功能的装置。具备电池组件的充电功能 的对接装置在其侧面设有充电用连接器,并通过在该充电用连接器上连接电池 组件的电池连接器,能够对电池组件进行充电。然而,在处于电池连接器与对接装置的充电用连接器连接的状态时,例如 由使用者举起对接装置的场合,由于电池组件从桌子等放置面脱离,使电池组 件的自重施加在与对接装置的连接部,从而可能使电池组件从对接装置脱落。而且,在从位于高处的对接装置脱落的电池组件与地板(地面)碰撞了时,因该碰撞可能导致电池组件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使电池组件破损 之类的从高处的落下的对接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对接装置在与利用可装卸的电池组件供电的个人计算机电连接的对接装置中,其特征是具备装置机箱和充电用连接器, 该充电用连接器设置在上述装置机箱的侧面部且通过与设置在上述电池组件 上的电池连接器连接而对上述电池组件进行充电,上述充电用连接器在处于上 述电池组件与上述装置机箱配置在同一平面上的状态时可与上述电池连接器 连接,在处于与上述电池连接器连接的状态时在上述装置机箱从上述平面的移 动在规定高度以内的情况下,维持与上述电池连接器的连接状态,另一方面, 在上述装置机箱从上述平面的移动超过规定高度的情况下,利用上述电池组件 的自重使上述电池连接器从充电用连接器脱离。而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最好上述充电用连接器具备在上述装置机 箱的侧面部可绕水平轴摆动的板状部件,所述充电用连接器包括有端子部,所 述端子部配置在所述板状部件上。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最好构成为,上述充电用连接器还具备配部在上述装置机箱沿水平方向移动了的情况下,维持与上述槽部的配合并维持 上述充电用连接器与上述电池连接器的连接状态,另一方面,在上述装置机箱 沿上下方向移动了的情况下,解除与上述槽部的配合并使上述电池连接器从上 述充电用连接器脱离。而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最好上述板状部件具备在上述充电用连接引导的导向部件。另外,才艮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法方式,最好由弹性体构成上述导向部件。 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对接装置,在装置机箱从放置面超过规定的高度移动了情况下,利用电池组件的自重使电池连接器从充电用连接器脱离,从而能够防止有可能使电池组件破损之类的电池组件从高处落下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对接装置、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及电池组件的配 置结构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从上观察在本实施方式的对接装置的充电用连接器上连接了电池 组件的状态的图。图3是放大表示对接装置的充电用连接器和电池组件的电池连接器的图。 图4是充电用连接器的侧视图。图5 - 1是用于说明使充电用连接器20摆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 - 2是用于说明4吏充电用连接器20摆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 - 3是用于说明使充电用连接器20摆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从A方向观察图3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从图6的状态将电池用连接器连接在充电用连接器上的状态的 俯视图。图8是说明电池连接器与充电用连接器的连接状态的图。 图9是说明电池连接器与充电用连接器的连接状态的图。 图10是说明使电池连接器从充电用连接器脱离的状态的图。 图中l-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2-主体机箱,3-盖体,4-键盘,4a-键顶部, 5-掌上区域,6-显示装置,7-铰链部,10-对接装置,ll-装置机箱,lla -上面部,llb-前面部,llc-背面部,lld-左侧面部,lle-右侧面部,12 -计算机连接用连接器,13-充电用指示器,14-推出部,20-充电用连接器, 30-板状部件,31-端子设置板,32-导向板,33-角部,34-水平轴,35 -端子设置板的与导向板相对的面,36-导向板的与端子设置板相对的面,40 一端子部,41一4翁头,42 —导向j牛,43 —酉己纟戋,50-钩部,51-爪善卩,60 —罩 部,70-电池连接器,71-电池容纳部,72-电池容纳部侧面,73-连接器安 装部,74-连接器安装部上面,80-电池连接器,81、 82-切口, 83-端子, 84-槽部,85-凸部,100-平面。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对接装置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l是表示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l (以下,简称为"笔记本PC1")、在机 械上及电气上与该笔记本PC1连接的对接装置10、通过与该对接装置10的充 电用连接器20连接而进行充电的电池组件70的配置结构的概略立体图。图2 是从上观察将图1所示的对接装置10和电池组件70配置在桌子等平面100 上,并将电池组件70与对接装置10的充电用连接器20连接的状态的图。而 且,在图2中省略了笔记本PC1的图示。在此举例说明的笔记本PC1是除了通过电源线(未图示)供给的商用电 源之外,也可以利用从安装在笔记本PC1内部的电池组件(未图示)供给的 电源驱动的便携式计算机。该笔记本PC1具备主体机箱2及盖体3而构成。主体机箱2是在其内部容纳了作为控制单元的CPU和作为存储单元的存 储器等的构成部件(未图示)的箱体。虽然省略图示,但在主体机箱2的底面 成为前侧的部位,凹下设置电池安装部,在该电池安装部安装与图l所示的电 池组件70相同形状的电池组件。在电池组件安装在笔记本PC1的电池容纳部 的状态下,设在电池组件70上的电池连接器80与电池安装部内的连接器电连 接,对笔记本PC1供给驱动电力。另外,在主体机箱2的上面,设有配置多个键顶部4a而构成的作为输入 装置的键盘4,在位于该键盘4的前侧的部位确保了掌上区域5。而且,虽然 在图1中未图示,但在主体机箱2的底面,设有与后述的对接装置10的计算 机连接用连接器12连接的对接装置连接用连接器。盖体3是容纳了液晶显示器(LCD)或有机EL显示器等显示装置6的箱 体,如图1所示,其基端部在主体机箱2的后侧边缘部利用铰链部7可转动地 被支撑。该盖体3在相对主体机箱2打开的场合使显示装置6向主体机箱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接装置,与利用可装卸的电池组件供电的个人计算机电连接,其特征在于, 具备:装置机箱;以及, 充电用连接器,设置在所述装置机箱的侧面部,且通过与设置在所述电池组件上的电池连接器连接而对所述电池组件进行充电, 所述充电用 连接器在处于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装置机箱配置在同一平面上的状态时可与所述电池连接器连接, 所述充电用连接器在处于与所述电池连接器连接的状态时,在所述装置机箱从所述平面的移动在规定高度以内的情况下,维持与所述电池连接器的连接状态,  另一方面,在所述装置机箱从所述平面的移动超过所述规定高度的情况下,利用所述电池组件的自重使所述电池连接器从所述充电用连接器脱离。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村文雄县广明堀内光雄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G[新加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