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秧苗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1718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01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稻秧苗运输装置,包括装载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箱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两块水平设置的网板,所述网板下侧滑动连接有装载网盒,所述装载网盒上端贯穿设有开口,所述装载网盒两侧相背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装载箱侧壁上对应两个装载网盒的位置均贯穿设有通槽,所述装载箱内侧设有多根U型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下端对应两个装载网盒的位置均贯穿设有多个喷孔。本方案通过设置装载网盒,可在进行秧苗的装料以及收纳时效率更高且装载更加便捷,且可对运输中的秧苗进行安全收纳;通过设置连通管,可提高运输过程中对于秧苗的防护性。于秧苗的防护性。于秧苗的防护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秧苗运输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装载运输设备相关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稻秧苗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稻在正式栽种到田地内前,都需要进行统一的撒种,在种子长出秧苗之后,再将秧苗拔出并运输到正式栽种的田地内,对秧苗进行统一的插秧栽种。
[0003]但是,一般在对秧苗进行运输时,都是通过上端开口的简易装载设备对秧苗进行大量的堆叠装载,再将秧苗统一运输到栽种位置,但由于秧苗在进行移栽时的植株较小且较为脆弱,在大量堆叠放置后,处于中下层的秧苗会收到较大的压力,进而导致中下层的物料出现折断以及损坏的情况,使得后续栽种时出现植株无法生长或者生长速度较慢的情况,即病苗以及死苗的概率较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水稻秧苗运输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运输过程中对于秧苗的防护性不足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水稻秧苗运输装置。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水稻秧苗运输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水稻秧苗运输装置,包括装载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箱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两块水平设置的网板,所述网板下侧滑动连接有装载网盒,所述装载网盒上端贯穿设有开口,所述装载网盒两侧相背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装载箱侧壁上对应两个装载网盒的位置均贯穿设有通槽,所述装载箱内侧设有多根U型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下端对应两个装载网盒的位置均贯穿设有多个喷孔,所述装载箱上端固定连接有分流管,多根所述连通管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端贯穿装载箱上侧壁并与分流管内部相连通。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个装载网盒的设置,在进行秧苗的运输时,可将秧苗平铺放置在装载网盒内部,由于装载网盒的高度限制,可避免大量秧苗的堆叠,保证在运输时下层秧苗不会受到过量的压迫力,保证秧苗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0008]优选的,所述装载箱内侧对应齿条的位置均设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齿条相互啮合,所述驱动轮靠近装载箱侧壁的一侧同轴固定连接有转轴。
[0009]优选的,所述装载箱外侧相背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驱动盒,处于同一侧的两根所述转轴均转动贯穿装载箱侧壁并转动连接于驱动盒内侧壁,所述驱动盒内侧设有竖直设置的蜗杆,两根所述转轴对应蜗杆的位置均固定套接有蜗轮,所述蜗杆与蜗轮相互啮合。
[0010]优选的,所述驱动盒下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转动贯穿驱动盒侧壁并与蜗杆下端同轴固定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侧的电机以及驱动盒的设置,可同时驱动多根转轴与驱动轮转动,通过驱动轮转动来啮合齿条下侧的齿牙,即可将装载网盒通过通槽向外
推出或者向内拉回,通过网板的设置可对装载网盒上端的开口进行封闭,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秧苗的掉落,提高运输的安全性,在进行秧苗的装料以及收纳时效率更高且装载更加便捷,且可对运输中的秧苗进行安全收纳。
[0012]优选的,所述装载箱上端固定安装有抽吸泵,所述抽吸泵输出端与分流管内部相连通,所述装载箱上端固定连接有蓄水盒,所述抽吸泵输入端贯穿蓄水盒侧壁并延伸至蓄水盒内侧设置。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抽吸泵的设置,可将蓄水箱内的水体吸出并通过分流管和连接管输送到连通管内部,通过连通管下端的多个喷孔即可将水体向下喷出,使得水体喷洒到装载网盒内部,在进行秧苗运输时,可在途中保证内部秧苗的鲜活,避免长时间缺水导致秧苗后期种植后的生长状态受到影响,提高运输过程中对于秧苗的防护性。
[001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5]通过设置装载网盒,通过两侧的电机以及驱动盒的设置,可同时驱动多根转轴与驱动轮转动,通过驱动轮转动来啮合齿条下侧的齿牙,即可将装载网盒通过通槽向外推出或者向内拉回,通过网板的设置可对装载网盒上端的开口进行封闭,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秧苗的掉落,提高运输的安全性,在进行秧苗的运输时,可将秧苗平铺放置在装载网盒内部,同时由于装载网盒的高度限制,可避免大量秧苗的堆叠,保证在运输时下层秧苗不会受到过量的压迫力,保证秧苗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可在进行秧苗的装料以及收纳时效率更高且装载更加便捷,且可对运输中的秧苗进行安全收纳;
[0016]通过设置连通管,通过抽吸泵的设置,可将蓄水箱内的水体吸出并通过分流管和连接管输送到连通管内部,通过连通管下端的多个喷孔即可将水体向下喷出,使得水体喷洒到装载网盒内部,在进行秧苗运输时,可在途中保证内部秧苗的鲜活,避免长时间缺水导致秧苗后期种植后的生长状态受到影响,提高运输过程中对于秧苗的防护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水稻秧苗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的A处结构放大图;
[0019]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的侧面结构剖视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1、装载箱;2、网板;3、装载网盒;4、齿条;5、通槽;6、连通管;7、喷孔;8、分流管;9、连接管;10、驱动轮;11、转轴;12、驱动盒;13、蜗杆;14、蜗轮;15、电机;16、抽吸泵;17、蓄水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水稻秧苗运输装置。参照图1、2、3,一种水稻秧苗运输装置,包括装载箱1,其特征在于:装载箱1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两块水平设置的网板2,网板2下侧滑动连接有装载网盒3,装载网盒3上端贯穿设有开口,装载网盒3两侧相背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齿条4,装载箱1侧壁上对应两个装载网盒3的位置均贯穿设有通槽5,装载箱1外侧壁对应通槽5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延伸板,用于保证装载网盒3伸出时的稳定性,装载箱1内侧设有多根U型的连通管6,连通管6下端对应两个装载网盒3的位置均贯穿设
有多个喷孔7,装载箱1上端固定连接有分流管8,多根连通管6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9,连接管9上端贯穿装载箱1上侧壁并与分流管8内部相连通。
[0023]本技术中,通过两个装载网盒3的设置,在进行秧苗的运输时,可将秧苗平铺放置在装载网盒3内部,由于装载网盒3的高度限制,可避免大量秧苗的堆叠,保证在运输时下层秧苗不会受到过量的压迫力,保证秧苗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0024]本技术中,装载箱1内侧对应齿条4的位置均设有驱动轮10,驱动轮10与齿条4相互啮合,驱动轮10靠近装载箱1侧壁的一侧同轴固定连接有转轴11,装载箱1外侧相背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驱动盒12,处于同一侧的两根转轴11均转动贯穿装载箱1侧壁并转动连接于驱动盒12内侧壁,驱动盒12内侧设有竖直设置的蜗杆13,两根转轴11对应蜗杆13的位置均固定套接有蜗轮14,蜗杆13与蜗轮14相互啮合,驱动盒12下端固定安装有电机15,电机15输出端转动贯穿驱动盒12侧壁并与蜗杆13下端同轴固定连接。
[0025]本技术中,通过两侧的电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秧苗运输装置,包括装载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箱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两块水平设置的网板(2),所述网板(2)下侧滑动连接有装载网盒(3),所述装载网盒(3)上端贯穿设有开口,所述装载网盒(3)两侧相背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齿条(4),所述装载箱(1)侧壁上对应两个装载网盒(3)的位置均贯穿设有通槽(5),所述装载箱(1)内侧设有多根U型的连通管(6),所述连通管(6)下端对应两个装载网盒(3)的位置均贯穿设有多个喷孔(7),所述装载箱(1)上端固定连接有分流管(8),多根所述连通管(6)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上端贯穿装载箱(1)上侧壁并与分流管(8)内部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秧苗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箱(1)内侧对应齿条(4)的位置均设有驱动轮(10),所述驱动轮(10)与齿条(4)相互啮合,所述驱动轮(10)靠近装载箱(1)侧壁的一侧同轴固定连接有转轴(1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义忠陈龙张明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瑞和种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