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张拉式张弦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1690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00
本申请涉及一种张拉式张弦梁结构,其包括架体和张紧机构,所述架体包括上悬梁和两组支撑柱,所述上悬梁的两端分别与一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上悬梁的底部设有若干拉杆,若干所述拉杆的一端与上悬梁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张紧机构包括拉索和若干索夹,若干所述索夹连接于所述拉杆的自由端,所述索夹依次穿接支撑柱和索夹。本申请上悬梁的两端分别与一支撑柱固定连接的结构,可以构成房屋框架主体,起到支撑的作用;上悬梁对两端的支撑柱施加压力,在荷载的作用下,拉索产生向上的等效预应力荷载,优化结构内力状态,上悬梁的压力由拉索与拉杆构成的抗拉结构承受,从而减轻上悬梁对支撑柱产生的负担,对整体结构起到平衡作用。对整体结构起到平衡作用。对整体结构起到平衡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张拉式张弦梁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张拉式张弦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土木工程领域大跨度钢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多。但随着跨度增加自重急剧加大,结构面临使用功能、设计合理性及经济指标相互制约的矛盾。
[0003]大跨度钢结构能够避免使用立柱,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使得室内空间构成一个整体,提高空间的利用率,看起来也更美观大方,但是大跨度钢结构的连接节点少,应力集中,容易在钢结构的连接节点产生弯折或者断裂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大跨度钢结构的内力平衡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张拉式张弦梁结构。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张拉式张弦梁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张拉式张弦梁结构,包括架体和张紧机构,所述架体包括上悬梁和两组支撑柱,所述上悬梁的两端分别与一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上悬梁的底部设有若干拉杆,若干所述拉杆的一端与上悬梁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张紧机构包括拉索和若干索夹,若干所述索夹连接于所述拉杆的自由端,所述索夹依次穿接支撑柱和索夹。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悬梁的两端分别与一支撑柱固定连接的结构,可以构成房屋框架主体,起到支撑的作用;上悬梁对两端的支撑柱施加压力,在荷载的作用下,拉索产生向上的等效预应力荷载,优化结构内力状态,上悬梁的压力由拉索与拉杆构成的抗拉结构承受,从而减轻上悬梁对支撑柱产生的负担,对整体结构起到平衡作用。
[0008]可选的,所述索夹包括上半圆件和下半圆件,所述上半圆件与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半圆件与上半圆件栓接,所述下半圆件与上半圆件之间设有通孔,若干所述索夹的通孔构成供拉索穿接的通道。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索穿过依次穿过若干索夹的通孔,起到对拉索的支撑作用,索夹对拉索的支撑作用,减小拉索因自身重量影响而产生等效预应力荷载的损失;同时下半圆件与上半圆件栓接以构成了可拆卸的结构,便于拉索的安装、拆卸和调整。
[0010]可选的,所述支撑柱第一边柱和第二边柱和若干连接板,所述第一边柱和第二边柱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边柱的底部和第二边柱的底部用于与水泥基座浇筑固定,所述上悬梁依次与第二边柱的顶部和第一边柱的顶部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边柱和第二边柱通过连接板连接,使得第一边柱和第二边柱构成一个整体,将上悬梁的压力施加给第一边柱和第二边柱,第一边柱和第二边柱共同作用下,大大地提高了对上悬梁的支撑作用。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一边柱朝向背离第二边柱方向弯曲设置,第二边柱朝向背离第一边柱方向倾斜设置。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边柱受到上悬梁的压力后,产生弹性形变,以承受上
悬梁对第一边柱的压力,且第二边柱朝向背离第一边柱的方向倾斜设置,用于抵抗第一边柱的弯曲,减小第一边柱弯折的风险。
[0014]可选的,所述第二边柱与上悬梁之间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端与上悬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边柱连接,所述上悬梁、第二边柱和加强筋构成了三角结构。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节约材料用量的前提下,增强上悬梁的强度和刚性,减轻重量,降低成本,可克服第二边柱与上悬梁连接处的应力集中现象,减小第二边柱与上悬梁连接处损坏的风险。
[0016]可选的,所述上悬梁的数量为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两组所述上悬梁之间设有若干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一上悬梁固定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一上悬梁固定连接,以对两上悬梁起到支撑和连接作用,增强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使得两上悬梁之间受力均匀,从而减小两上悬梁朝向相对或者相背方向形变的风险。
[0018]可选的,两个所述上悬梁的底部均连接若干拉杆,两个所述上悬梁的拉杆对应分布,所述索夹分别与两个所述上悬梁的拉杆连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索的等效预应力荷载会通过拉杆分别传递给两个上悬梁,平衡上悬梁对支撑柱的压力,从而减小载荷过大对拉杆的损坏。
[0020]可选的,所述拉索的两端均连接有一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螺纹柱、螺纹套和套筒,所述螺纹柱连接于拉索的端部,所述套筒与拉索套接,所述套筒卡接于螺纹套和第一边柱之间,所述套筒背离螺纹柱一端的直径朝向第一边柱方向收缩,所述螺纹套与螺纹柱螺纹连接。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筒与拉索套接,螺纹套与螺纹柱栓接,以对拉索的端部进行限位作用,套筒支撑在螺纹套与第一边柱之间,起到了支撑拉索的作用;当操作人员转动螺纹套时,拉索可以产生移动,以张紧或者松弛,以调节拉索的等效预应力。
[0022]可选的,所述第一边柱和第二边柱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拉索穿过定位孔和通孔,所述套筒卡接于第一边柱的定位孔。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支撑柱对拉索的端部具有限位作用,使得拉索保持张紧状态;拉索依次穿过定位孔和通孔,进一步平衡支撑柱和上悬梁结构的内力。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5]1.上悬梁的两端分别与一支撑柱固定连接的结构,可以构成房屋框架主体,起到支撑的作用;
[0026]2.上悬梁对两端的支撑柱施加压力,在荷载的作用下,拉索产生向上的等效预应力荷载,优化结构内力状态,上悬梁的压力由拉索与拉杆构成的抗拉结构承受,从而减轻上悬梁对支撑柱产生的负担,对整体结构起到平衡作用;
[0027]3.第一边柱受到上悬梁的压力后,产生弹性形变,以承受上悬梁对第一边柱的压力,且第二边柱朝向背离第一边柱的方向倾斜设置,用于抵抗第一边柱的弯曲,减小第一边柱弯折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申请一种张拉式张弦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申请张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申请索夹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1]图4是本申请限位组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2]图5是本申请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101、架体;102、张紧机构;1、上悬梁;11、加强筋;12、拉杆;13、连接轴;2、支撑柱;21、第一边柱;22、第二边柱;23、连接板;24、定位孔;3、拉索;4、限位组件;41、螺纹柱;42、螺纹套;43、套筒;5、索夹;51、上半圆件;52、下半圆件;5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张拉式张弦梁结构。
[0036]参照图1,张拉式张弦梁结构包括架体101和张紧机构102,架体101与张紧机构102连接构成一个张弦梁结构单元,若干张弦梁结构单元一字排开,相邻两张弦梁结构单元连接可构成空间框架结构,用于支撑钢结构房屋主体。
[0037]架体101包括两组上悬梁1和两组支撑柱2,支撑柱2呈竖直设置,支撑柱2的底部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张拉式张弦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01)和张紧机构(102),所述架体(101)包括上悬梁(1)和两组支撑柱(2),所述上悬梁(1)的两端分别与一支撑柱(2)固定连接,所述上悬梁(1)的底部设有若干拉杆(12),若干所述拉杆(12)的一端与上悬梁(1)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张紧机构(102)包括拉索(3)和若干索夹(5),若干所述索夹(5)连接于所述拉杆(12)的自由端,所述索夹(5)依次穿接支撑柱(2)和索夹(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拉式张弦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索夹(5)包括上半圆件(51)和下半圆件(52),所述上半圆件(51)与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半圆件(52)与上半圆件(51)栓接,所述下半圆件(52)与上半圆件(51)之间设有通孔(53),若干所述索夹(5)的通孔(53)构成供拉索(3)穿接的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拉式张弦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第一边柱(21)和第二边柱(22)和若干连接板(23),所述第一边柱(21)和第二边柱(22)之间通过连接板(23)连接,所述第一边柱(21)的底部和第二边柱(22)的底部用于与水泥基座浇筑固定,所述上悬梁(1)依次与第二边柱(22)的顶部和第一边柱(21)的顶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张拉式张弦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柱(21)朝向背离第二边柱(22)方向弯曲设置,第二边柱(22)朝向背离第一边柱(21)方向倾斜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张拉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政刘岩王华锋庚思远程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