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舒适的牛仔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1664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舒适的牛仔面料,属于纺织领域,该面料包括由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交织成的基布层,基布层的一面通过网纱层连接耐磨层,第一纬纱包括并排的竹原纱线和弹性包芯纱,耐磨层由均为棉纤维的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以二上一下的组织结构交织而成。穿着时基布层一侧向内,耐磨层向外,基布层中竹原纱线能够直接与皮肤接触,触感舒适,作为最早与汗液接触的一层,基布层能发挥竹原纱线抗菌、抑菌、除螨、防臭的效果,网纱层用于传递热量、透气、导湿,有利于保持清爽,耐磨层以二上一下的组织结构交织,既能提供牛仔面料的外观,又能保护基布层,耐磨层配合多层结合的结构更能呈现牛仔面料厚重、硬挺、耐磨的特点。耐磨的特点。耐磨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舒适的牛仔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抗菌舒适的牛仔面料,属于纺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牛仔面料在19世纪被制成具有布身厚重、硬挺、耐磨等特点的牛仔裤深受蓝领阶层的喜爱。随后经历了服装款式设计时尚化、面料品种组织结构多样化、布面效果功能系列化等方面的演变与技术创新,牛仔装日益满足了人们追求时尚化、自然、怀旧的审美需要,成为老少皆宜的全球性服装商品。
[0003]在炎热的夏天,人体产生的汗液如果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容易使细菌等物质聚集滋生在织物中,为此,纺织行业技术人员开始寻求新的功能纤维,使纺织牛仔面料具有透气、抗菌等效果。为使牛仔面料兼具传统牛仔面料的耐磨性、尺寸稳定性和舒适弹性,在现有的抗菌牛仔面料中,有的方案采用抗菌涂层来使面料具有抗菌功能,但涂层会大大降低面料的吸湿透气能力,穿着时不舒适。还有的方案采用抗菌剂处理接枝纱线,但采用的化学试剂较多,部分化学试剂会残留在织物成品即面料上,如果化学试剂含量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则容易引起人体皮肤自身的瘙痒等问题。
[0004]竹原纤维具有抗菌、抑菌、除螨、防臭的优点,是纯天然环保纤维。然而,竹原纤维的触感类似天鹅绒,顺滑且十分柔软,虽然与皮肤接触很舒适,但无法实现牛仔面料的粗糙感,难以做出布身厚重、硬挺、耐磨的牛仔布。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抗菌舒适的牛仔面料,既能发挥竹原纤维的优点,又能使面料具有厚重、硬挺的特点。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抗菌舒适的牛仔面料,包括由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交织成的基布层,所述基布层的一面通过网纱层连接耐磨层,所述第一纬纱包括并排的竹原纱线和弹性包芯纱,所述耐磨层由均为棉纤维的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以二上一下的组织结构交织而成。
[0008]本申请提供的抗菌舒适的牛仔面料在穿着时基布层一侧向内,耐磨层向外,基布层中竹原纱线能够直接与皮肤接触,触感舒适,作为最早与汗液接触的一层,基布层能发挥竹原纱线抗菌、抑菌、除螨、防臭的效果,网纱层用于传递热量、透气、导湿,有利于保持清爽,耐磨层以二上一下的组织结构交织,既能提供牛仔面料的外观,又能保护基布层,耐磨层配合多层结合的结构更能呈现牛仔面料厚重、硬挺、耐磨的特点。
[0009]进一步地,所述竹原纱线与所述弹性包芯纱的并排形式为:四根所述弹性包芯纱与十根所述竹原纱线构成一个排布循环,每个所述排布循环内依次分为四组,第一组依次包括一根所述弹性包芯纱和一根所述竹原纱线,第二组依次包括一根所述弹性包芯纱和三根所述竹原纱线,第三组依次包括一根所述弹性包芯纱和两根所述竹原纱线,第四组依次包括一根所述弹性包芯纱和四根所述竹原纱线。
[0010]竹原纱线的弹性不足,与弹性包芯纱并排可以提高基布层的弹性,为了在加入弹性包芯纱的基础上使竹原纱线尽可能地与皮肤接触,采用以上排列,使竹原纱线能够与皮肤大面积接触,发挥其天然抗菌功效。有研究在显微镜下发现,竹原纤维纵向有横节,粗细分布很不均匀,纤维表面有无数微细凹坑,横截面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空隙,且边缘有裂纹,该独特的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采用以上排列方式,能使能更快地扩散汗液,发挥竹原纱线透气、导湿的效果。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经纱为支数10S的莫代尔纱线。莫代尔纱线同样具有顺滑、柔软的特点,基布层以莫代尔纱线作为经纱,纬纱中包括竹原纱线,使得基布层较为柔软,触感舒适。
[0012]进一步地,所述竹原纱线的支数为10S。
[0013]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包芯纱的芯纱为旦数40D的氨纶,外包纤维为棉纤维,所述弹性包芯纱的支数为10S。
[0014]进一步地,所述网纱层为蜂窝状的乳胶。乳胶具有良好的弹性,支撑成的空腔系统,可以很好地缓冲运动时布料与布料之间的压力。并且乳胶可以通过热压的方式连接基布层和耐磨层。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经纱与所述第一纬纱以三上一下的组织结构交织。
[0016]进一步地,所述基布层、网纱层和耐磨层通过缝制线连接。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牛仔面料在穿着时基布层一侧向内,耐磨层向外,基布层中竹原纱线能够直接与皮肤接触,触感舒适,作为最早与汗液接触的一层,基布层能发挥竹原纱线抗菌、抑菌、除螨、防臭的效果,网纱层用于传递热量、透气、导湿,有利于保持清爽,耐磨层以二上一下的组织结构交织,既能提供牛仔面料的外观,又能保护基布层,耐磨层配合多层结合的结构更能呈现牛仔面料厚重、硬挺、耐磨的特点。
[0018]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菌舒适的牛仔面料的层级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布层反面的组织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纱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1、基布层;11、第一经纱;121、竹原纱线;122、弹性包芯纱;2、耐磨层;3、网纱层;4、缝制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
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0025]竹原纤维采用物理方法制成,与其他纤维相比,具有无毒、无污染等特点,是纯天然环保纤维。竹原纤维纺织品开拓了竹材新的工业领域,符合生态纺织品的发展潮流和趋势,健康环保。而如何在牛仔面料中更好地运用竹原纤维,既要不失牛仔面料的特点,又要发挥竹原纤维的优点,对于本领域从业者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0026]参照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抗菌舒适的牛仔面料,包括由第一经纱11和第一纬纱交织成的基布层1,基布层1的一面通过网纱层3连接耐磨层2,第一纬纱包括并排的竹原纱线121和弹性包芯纱122,耐磨层2由均为棉纤维的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以二上一下的组织结构交织而成。
[0027]多层结构有利于达到牛仔面料厚重、硬挺的特点。
[0028]耐磨层2完全由棉纤维交织而成,其中第二经纱为经过靛蓝或硫黑染色的纱线,耐磨层2采用二上一下的组织结构,具有常规牛仔布的外观,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舒适的牛仔面料,包括由第一经纱(11)和第一纬纱交织成的基布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1)的一面通过网纱层(3)连接耐磨层(2),所述第一纬纱包括并排的竹原纱线(121)和弹性包芯纱(122),所述耐磨层(2)由均为棉纤维的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以二上一下的组织结构交织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舒适的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竹原纱线(121)与所述弹性包芯纱(122)的并排形式为:四根所述弹性包芯纱(122)与十根所述竹原纱线(121)构成一个排布循环,每个所述排布循环内依次分为四组,第一组依次包括一根所述弹性包芯纱(122)和一根所述竹原纱线(121),第二组依次包括一根所述弹性包芯纱(122)和三根所述竹原纱线(121),第三组依次包括一根所述弹性包芯纱(122)和两根所述竹原纱线(121),第四组依次包括一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宗文周冰倩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前进牛仔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