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生物高效絮凝耦合菌藻复合处理养殖尾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0856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生物高效絮凝耦合菌藻复合处理养殖尾水的方法,属海水养殖尾水处理领域。步骤如下:养殖尾水经管路收集进入暂存池;暂存池内尾水经过泵提升至磁生物高效絮凝沉淀池/器进行絮凝沉淀;絮凝沉淀后尾水进入磁性填料菌藻复合池进行脱氮除磷,絮凝沉淀所得污泥部分自流进入污泥浓缩池,部分污泥经管路输送至进水口与来水混合;菌藻复合池处理尾水经改性牡蛎坝过滤进入生态除磷池,生态除磷池出水经改性精细牡蛎坝截留残留悬浮物后,各项指标符合排放指标要求,达标排放或循环回用于养殖场补水。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具有占地面积小、污染物处理效率高、系统能耗低且碳排放低、尾水有价值物料可资源化等特点。水有价值物料可资源化等特点。水有价值物料可资源化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生物高效絮凝耦合菌藻复合处理养殖尾水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水养殖尾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磁生物高效絮凝耦合菌藻复合处理养殖尾水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国是水产养殖大国,养殖产量占世界第一。据统计,2021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6690.29万吨。其中,养殖产量5394.41万吨,捕捞产量1295.89万吨,养殖产品与捕捞产品的产量比例为80.6:19.4;海水产品产量3387.24万吨,淡水产品产量3303.05万吨,海水产品与淡水产品的产量比例为50.6:49.4。
[0003]海水养殖由于投喂的饵料蛋白质含量较高而利用率较低,导致氮、磷、悬浮物的排放量均较高,而养殖对象的粪便残留,给尾水带来很多致病的细菌、病毒,尾水不经治理直接排放,导致了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失衡、赤潮频发、病害滋生,甚至对海洋环境质量和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高效处理海水养殖尾水已经刻不容缓。
[0005]海水养殖尾水的处理主要有三大难点:
[0006]1、悬浮物含量高:较典型的以辽宁省锦州市海参养殖尾水为例,养殖尾水悬浮物含量高达1000

2000mg/L,悬浮物主要由高蛋白残留饲料和动物排泄物构成,如不经处理直接排放,既会造成饲料的浪费,又会释放高浓度的氮和磷,造成近海海域水体的富营养化;
[0007]2、C/N/P比失衡:由于养殖尾水主要污染物为高蛋白残留饲料和动物排泄物,导致其CODcr较低,而总氮、总磷等较高,C/N/P比例失衡,传统的生化工艺不宜直接用于养殖尾水处理;
[0008]3、含盐量高:海水养殖尾水含盐量一般为25000

35000mg/L,高盐度直接影响基于生物法脱氮除磷工艺的效率,养殖尾水中的氮磷等元素,必须采用辅助生化的工艺,才能得到较好的去除;
[0009]因海水养殖尾水具有大排大放、水质水量波动极大的特点,目前已有的海水养殖尾水处理工艺,主要是基于“大调节池缓冲水质水量+微滤机过滤粗分离悬浮物+蛋白分离器分离细小悬浮物”后循环利用的工艺,通过设计极大的调节池以缓冲排放波动性较强的养殖尾水,通过物理过滤和气浮分离尾水中的悬浮物,该类工艺的主要缺点是占地面积大(调节池池容约为养殖水体的20%)、氮磷去除效率低(物理过滤对溶解性氮磷无去除作用)、系统能耗较高导致碳排放高(调节池提升泵、微滤机、蛋白分离器均耗电较高)、尾水中有价值物料无法实现资源化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生物高效絮凝耦合菌藻复合处理养殖尾水的方法,通过工艺系统的耐水量冲击性能以降低调节池池容,引入高效生化工艺以去除尾水中溶解性氮磷元素,好氧堆肥工艺以实现饵料的资源化,最终确保尾水达标排放的同时,实现尾水
的资源化利用。
[0011]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2]一种磁生物高效絮凝耦合菌藻复合处理养殖尾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1)排放的海水养殖尾水经管路收集进入暂存池;所述暂存池水力停留时间为2

4h;
[0014](2)暂存池内尾水进入磁生物高效絮凝沉淀池/器进行絮凝沉淀;所述磁生物高效絮凝沉淀池/器分为加药反应区、絮凝沉淀区、污泥回流泵/外送泵、污泥收集器以及配套加药装置;
[0015](3)絮凝沉淀后尾水进入磁性填料菌藻复合池进行脱氮除磷,絮凝沉淀所得部分污泥经管路输送至进水口与来水混合;所述沉淀池/器中污泥回流量与进水量比值为1:10

1:5;
[0016](4)菌藻复合池处理尾水经改性牡蛎坝过滤进入生态除磷池,生态除磷池出水经改性精细牡蛎坝截留残留悬浮物后出水。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磁生物高效絮凝沉淀池/器处理水量1

50m3/h时采用碳钢防腐/玻璃钢/2205/2507/904L/钛材料其中的一种,处理水量大于50m3/h时,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池体。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磁生物高效絮凝沉淀池/器中加药反应区分别一级反应区和二级反应区,在一级反应区投加絮凝剂,在二级反应区投加絮凝剂和磁粉;所述一级反应区和二级反应区长宽比为1:1

1:2,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5

15min,所述一级反应区絮凝剂为铁系、铝系、聚合硅酸铁系、聚合硅酸铝系药剂中的一种,持续投加,投加量为10

15mg/L;所述二级反应区絮凝剂为阴离子PAM,持续投加,投加量为1

3mg/L;所述二级反应区磁粉为Fe3O4粉末,持续投加,投加量为1

50ppm。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磁生物高效絮凝沉淀池/器中絮凝沉淀区内载有微生物菌胶团,并设计有生物污泥回流;所述沉淀区长宽比为1:1

1:5,表面负荷为0.5

2.5m/h,水力停留时间为1

2h。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磁性填料菌藻复合池池底填充砾石基质,池内间或布置磁性填料模块、微藻以及曝气装置,模块内负载磁性填料;所述复合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4

72h;所述磁性填料主要成分为Fe3O4‑
牡蛎壳,是由废弃牡蛎壳经研磨粉粹,再按照质量比例1:1

1:2与Fe3O4粉末混捏成球后形成。
[0021]优选的,所述微藻选择鞭金藻、海洋小球藻中的一种,投加量为30

50g/h,持续投加7

15天。
[0022]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改性牡蛎坝宽度不低于1.5m,高度不低于2m,长度不低于5m,基础采用钢混结构,两侧由多孔砖砌成;所述改性牡蛎坝多孔砖内装填的牡蛎粒径为2

4cm;所述改性精细牡蛎坝中牡蛎粒径为1

2cm。
[0023]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生态除磷池采用土工池,池底铺有沸石、火山石,池内有芦苇岛导流墙、除磷生态基,池体内的溶解氧为0

0.4mg/L;所述生态除磷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4

72h;所述沸石、火山石粒径为1cm

5cm,比例为1:1

1:5;所述除磷生态基用量为5

100m2;所述除磷生态基表层涂有除磷络合剂EDTA。
[0024]优选的,所述磁性填料用量为1

20m3。
[0025]本专利技术中,暂存池内设计有液位计,液位计与提升泵联锁,液位高于设定高值时,泵启动,液位低于设定低值时,泵停止。通过液位联锁,解决来水不稳定对系统造成冲击的问题。
[0026]暂存池内的尾水经泵提升至磁生物高效絮凝沉淀池/器,在其内与磁粉、微生物菌胶团等混合后,利用磁粉及微生物菌胶团的网捕卷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生物高效絮凝耦合菌藻复合处理养殖尾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排放的海水养殖尾水经管路收集进入暂存池;所述暂存池水力停留时间为2

4h;(2)暂存池内尾水进入磁生物高效絮凝沉淀池/器进行絮凝沉淀;所述磁生物高效絮凝沉淀池/器分为加药反应区、絮凝沉淀区、污泥回流泵/外送泵、污泥收集器以及配套加药装置;(3)絮凝沉淀后尾水进入磁性填料菌藻复合池进行脱氮除磷,絮凝沉淀所得部分污泥经管路输送至进水口与来水混合;所述沉淀池/器中污泥回流量与进水量比值为1:10

1:5;(4)菌藻复合池处理尾水经改性牡蛎坝过滤进入生态除磷池,生态除磷池出水经改性精细牡蛎坝截留残留悬浮物后出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磁生物高效絮凝沉淀池/器处理水量1

50m3/h时采用碳钢防腐/玻璃钢/2205/2507/904L/钛材料其中的一种,处理水量大于50m3/h时,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池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磁生物高效絮凝沉淀池/器中加药反应区分别一级反应区和二级反应区,在一级反应区投加絮凝剂,在二级反应区投加絮凝剂和磁粉;所述一级反应区和二级反应区长宽比为1:1

1:2,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5

15min,所述一级反应区絮凝剂为铁系、铝系、聚合硅酸铁系、聚合硅酸铝系药剂中的一种,持续投加,投加量为10

15mg/L;所述二级反应区絮凝剂为阴离子PAM,持续投加,投加量为1

3mg/L;所述二级反应区磁粉为Fe3O4粉末,持续投加,投加量为1

50pp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磁生物高效絮凝沉淀池/器中絮凝沉淀区内载有微生物菌胶团,并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范王颜亭柳圭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地华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