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清淤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0809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管道清淤机器人,包括推进喷头、机身壳体、行走机构、连接轴、旋转头和钻头。本申请的一种管道清淤机器人可通过在推进喷头的一端连接高压水进水管,可通过高压水驱动推进喷头,使得推进喷头产生前进驱动力,进而带动机身壳体上的行走机构行走;高压水进入到旋转头后可驱动旋转体旋转,进而带动固定连接在旋转体上的钻头旋转。本申请的一种管道清淤机器人通过高压水驱动机器人前进以及钻头旋转,可克服现有采用电机驱动机器人的弊端,且无需考虑水下应用环境时的电机密封问题。此外,本申请的一种管道清淤机器人结构简单可靠、维修保养方便。维修保养方便。维修保养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清淤机器人


[0001]本申请属于管道清淤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管道清淤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在长期的运送介质的过程中,管道内物质会对管道造成一定程度的侵蚀,污垢附着等,造成管道内径缩小、管道堵塞、流速变慢、介质二次污染等状况的发生。而清淤工作人员的缺少以及清淤效率低下与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形成了供需不平等的关系。排水管道内部存在易燃易爆的有毒气体,而且管内环境相当恶劣,这就给清淤作业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并且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即使在做好各种保护措施以及安全培训的情况下,几乎每年都会有清淤工作人员伤亡的情况发生。随着水下管网总长度的持续增长,每年的清淤任务量也随之增加,但是人工清淤的效率不是很可观,大约每天5~7方,且无法对小口径管道进行清理。而管道清淤机器人的出现极大地弥补了这种不足,使工作人员安全得到了保障。
[0003]针对CN106368305B等绝大部分现有专利,都是采用电驱动推动管道清淤机器人前进,而能满足这种驱动力的电机的外形尺寸相对大,并且针对推动力和刀头部分的旋转力需要不同参数的电机,其固定不容易实现,考虑到管道清淤机器人长期处于水下潮湿的工作环境,电机密封也是另一大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大缺陷。
[0004]此外,现有电驱动管道清淤机器人结构比较复杂、制作成本高、维修保养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清淤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管道清淤机器人采用电驱动的不足以及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br/>[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管道清淤机器人,包括:
[0007]推进喷头,其具有一中心孔道以及与所述中心孔道倾斜连通的多个第一喷孔;多个所述第一喷孔在所述推进喷头上对称设置;
[0008]机身壳体,其内设有流体通道;所述机身壳体的一端与所述推进喷头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流体通道和所述中心孔道相连通;
[0009]行走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机身壳体的外侧壁上;所述行走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机身壳体在管道内行走;
[0010]连接轴,其具有内层轴体、外层轴体、轴端盖和设于所述内层轴体和所述外层轴体之间的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套设在所述内层轴体上;所述外层轴体的一端密封连接在所述内层轴体上,所述外层轴体的另一端与所述轴端盖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轴端盖的另一端与所述机身壳体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内层轴体的中心轴孔与所述轴端盖的中心孔相连通,且所述内层轴体的一端与所述中心孔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中心孔与所述流体通道相连通;
[0011]旋转头,其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内层轴体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
与所述中心轴孔相连通,所述内层轴体的一端与所述旋转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头上设有多个第二喷孔,多个所述第二喷孔在所述旋转头上对称设置,每个所述第二喷孔包括一个中心喷孔和与所述中心喷孔相连通的分支喷孔;所述第二喷孔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以及,
[0012]钻头,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旋转头上。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旋转刀片,多个旋转刀片固定连接在所述旋转头和所述钻头之间。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片,多个所述旋转刀片通过所述固定片固定连接在所述旋转头和所述钻头之间。
[0015]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刀片包括呈角度连接的固定部和切割部,所述固定部的边缘上设有多个间隔排布的排齿,所述排齿与所述固定部间呈角度设置。
[0016]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旋转刀片间通过V型键固定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转动轴承分设在所述内层轴体的两端。
[0018]进一步地,所述轴端盖上设有注油孔。
[0019]进一步地,所述轴端盖与所述外层轴体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垫片。
[0020]进一步地,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至少两组反向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行走轮;所述机身壳体上设有固定板,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
[002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沿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间隔排布的第二固定孔,通过在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内插入固定螺栓将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的技术效果:
[0023]本申请的一种管道清淤机器人可通过在推进喷头的一端连接高压水进水管,可通过高压水驱动推进喷头,使得推进喷头产生前进驱动力,进而带动机身壳体上的行走机构行走;高压水进入到旋转头后可驱动旋转头旋转,进而带动固定连接在旋转头上的钻头旋转。本申请的一种管道清淤机器人通过高压水驱动机器人前进以及钻头旋转,可克服现有采用电机驱动机器人的弊端,且无需考虑水下应用环境时的电机密封问题。此外,本申请的一种管道清淤机器人结构简单可靠、维修保养方便。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道清淤机器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的爆炸图;
[0027]图3为图1中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28]图4为图1中连接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图4的爆炸图;
[0030]图6为图4的半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图6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32]图8为图1中旋转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9为图8的爆炸图;
[0034]图10为图8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0035]图11为图1中行走机构的机构示意图。
[0036]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37]1、推进喷头,2、机身壳体,3、行走机构,4、连接轴,5、旋转头,6、钻头,7、旋转刀片,8、固定片,9、V型键,10、密封圈,11、密封垫片,101、第一喷孔,201、固定板,301、支撑板,302、行走轮,401、内层轴体,402、外层轴体,403、轴端盖,404、转动轴承,501、容纳腔,502、第二喷孔,503、储水孔,504、螺纹孔,701、固定部,702、切割部,703、排齿,2011、第一固定孔,3011、第二固定孔,4031、注油孔,5021、中心喷孔,5022、分支喷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3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进喷头,其具有一中心孔道以及与所述中心孔道倾斜连通的多个第一喷孔;多个所述第一喷孔在所述推进喷头上对称设置;机身壳体,其内设有流体通道;所述机身壳体的一端与所述推进喷头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流体通道和所述中心孔道相连通;行走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机身壳体的外侧壁上;所述行走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机身壳体在管道内行走;连接轴,其具有内层轴体、外层轴体、轴端盖和设于所述内层轴体和所述外层轴体之间的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套设在所述内层轴体上;所述外层轴体的一端密封连接在所述内层轴体上,所述外层轴体的另一端与所述轴端盖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轴端盖的另一端与所述机身壳体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内层轴体的中心轴孔与所述轴端盖的中心孔相连通,且所述内层轴体的一端与所述中心孔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中心孔与所述流体通道相连通;旋转头,其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内层轴体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与所述中心轴孔相连通,所述内层轴体的一端与所述旋转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头上设有多个第二喷孔,多个所述第二喷孔在所述旋转头上对称设置,每个所述第二喷孔包括一个中心喷孔和与所述中心喷孔相连通的分支喷孔;所述第二喷孔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以及,钻头,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旋转头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旋转刀片,多个旋转刀片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候乾毅李玉璇叶熠龙苏浩文黄金良夏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