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图像增强的夜间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处理及机器视觉
,具体为一种基于图像增强的夜间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图像融合将同一场景的多模态图像进行整合,生成信息更丰富、细节更清晰的融合图像。在夜晚场景中,不均匀的灯光导致可见光图像照度不均匀;此外,不均匀的灯光还会导致可见光图像出现颜色失真的问题;得益于红外图像特殊的获取原理,其不受灯光变化、恶劣天气的影响,可以突出显著性目标;因此,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是图像融合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融合结果可以应用于目标识别、安防监控、目标跟踪等领域;然而,现有的针对夜间场景下的图像融合的方法存在以下问题:源图像不进行预处理直接进行融合,使得融合图像存在对比度低、照度不均匀、颜色失真和目标边缘模糊等问题。
[0003]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7481214A”,名称为“一种微光图像与红外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针对同一场景采集微光图像和红外图像,接下来对采集来的源图像进行去噪声处理;利用基于边缘特征的图像配准方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图像增强的夜间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准备训练数据:选取夜间场景下红外与可见光图像数据集,对数据集进行预处理,构建网络训练数据集;步骤2,构建网络模型:网络模型包括增强网络和融合网络,增强网络包括红外编码器、可见光编码器、红外解码器和可见光解码器,源图像输入至增强网络得到增强图像;融合网络包括红外编码器、可见光编码器、红外特征提取部分、可见光特征提取部分和图像重建部分,增强图像经过编码器得到增强特征,增强特征经过特征提取部分进行进一步的特征提取,所有特征图在通道维度上连接,再输入至图像重建部分得到融合图像;步骤3,设计损失函数:根据图像属性设计增强损失函数来驱动无参考的图像增强网络;根据夜间场景特点设计融合损失函数来驱动图像融合网路;步骤4,训练网络模型:训练分为两个阶段,先训练增强网络,再训练融合网络;最小化网络损失函数,直到训练次数达到预设阈值或损失函数的值稳定在预设范围内,即认为网络模型训练完成,保存网络模型的参数;步骤5,确定融合模型:融合网络训练完成后,固定网络模型参数,确定该网络模型为最终的融合网络模型;之后需要进行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操作时,直接将源图像输入至最终的融合网络中,即可得到融合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增强的夜间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数据集使用夜间道路场景数据集MRSR,其中图像预处理包括图像配准和尺寸裁剪,处理好的图像组成训练数据集。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伟达,王佳乐,唐雁峰,郝子强,于永吉,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理工大学重庆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