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热系统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能储存及其应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蓄热系统装置及方法。可以适用于太阳能利用、风能利用、余热利用、油气生产、建筑采暖、电力调峰、加热保温、防冻解堵、空调热泵、储热储能等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储存热能的方法主要采用显热法、潜热法和联合法,显热法是利用物质的显热储存热能,潜热法是利用物质的潜热储存热能,联合法是联合利用物质的显热和潜热储存热能,均存在不同的缺陷。
[0003]中国专利公布号为CN108613385A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熔盐水溶液储能系统”,是利用熔盐水溶液的显热储存热能,属于显热法,存在以下缺陷:
[0004]1)所述熔盐水溶液罐为不连通大气、没有设置安全附件的密闭容器,极易发生爆裂或负压损坏事故。
[0005]由该文件说明书、附图可知:所述熔盐水溶液罐的体积较大,没有设置呼吸式安全阀或真空式安全阀、爆破片、泄压装置等安全附件;所述熔盐水溶液罐设有电加热装置,或者所容纳的熔盐水溶液温度高达170℃以上。
[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热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蓄热剂、阻隔剂、换热器、通气口和保温层;所述容器顶部设置通气口,以便连通大气;所述蓄热剂位于容器下部,以便储存热能;所述阻隔剂浮于蓄热剂液面,以便阻隔蓄热剂中的水蒸气进入大气;所述蓄热剂中设置换热器,以便蓄热剂蓄热与放热;所述容器外部设置保温层,以便减少热损失;所述蓄热剂是指常温常压下呈液态的水、水溶液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所述阻隔剂是指初馏点或沸点高于蓄热剂沸点20℃以上的有机液体或/和有机固体,以便减少阻隔剂挥发;所述阻隔剂溶于水的最大溶解度小于5g/100mL,且所述阻隔剂的密度小于蓄热剂的密度,以便阻隔剂浮于蓄热剂液面;所述蓄热剂溶于阻隔剂的最大溶解度小于5g/100mL,且所述蓄热剂的水分在阻隔剂中的最大溶解度小于2.5g/100mL,以便降低水分挥发。2.一种蓄热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蓄热剂、阻隔剂、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通气口和保温层;所述容器顶部设置通气口,以便连通大气;所述蓄热剂位于容器下部,以便储存热能;所述阻隔剂浮于蓄热剂液面,以便阻隔蓄热剂中的水蒸气进入大气;所述蓄热剂中设置第一换热器,以便给蓄热剂提供热能;所述蓄热剂中设置第二换热器,以便从蓄热剂获取热能;所述容器外部设置保温层,以便减少热损失;所述蓄热剂是指常温常压下呈液态的水、水溶液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所述阻隔剂是指初馏点或沸点高于蓄热剂沸点20℃以上的有机液体或/和有机固体,以便减少阻隔剂挥发;所述阻隔剂溶于水的最大溶解度小于5g/100mL,且所述阻隔剂的密度小于蓄热剂的密度,以便阻隔剂浮于蓄热剂液面;所述蓄热剂溶于阻隔剂的最大溶解度小于5g/100mL,且所述蓄热剂的水分在阻隔剂中的最大溶解度小于2.5g/100mL,以便降低水分挥发。3.一种蓄热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蓄热剂、阻隔剂、电加热器、换热器、通气口和保温层;所述容器顶部设置通气口,以便连通大气;所述蓄热剂位于容器下部,以便储存热能;所述阻隔剂浮于蓄热剂液面,以便阻隔蓄热剂中的水蒸气进入大气;所述蓄热剂中设置电加热器,以便给蓄热剂提供热能;所述蓄热剂中设置换热器,以便从蓄热剂获取热能;所述容器外部设置保温层,以便减少热损失;
所述蓄热剂是指常温常压下呈液态的水、水溶液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所述阻隔剂是指初馏点或沸点高于蓄热剂沸点20℃以上的有机液体或/和有机固体,以便减少阻隔剂挥发;所述阻隔剂溶于水的最大溶解度小于5g/100mL,且所述阻隔剂的密度小于蓄热剂的密度,以便阻隔剂浮于蓄热剂液面;所述蓄热剂溶于阻隔剂的最大溶解度小于5g/100mL,且所述蓄热剂的水分在阻隔剂中的最大溶解度小于2.5g/100mL,以便降低水分挥发。4.一种蓄热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蓄热剂、阻隔剂、电加热器、出液管、回液管、通气口和保温层;所述容器顶部设置通气口,以便连通大气;所述蓄热剂位于容器下部,以便储存热能;所述阻隔剂浮于蓄热剂液面,以便阻隔蓄热剂中的水蒸气进入大气;所述蓄热剂中设置电加热器,以便给蓄热剂提供热能;所述出液管与蓄热剂底部或下部连通,以便将储热完毕的蓄热剂送往用户放热;所述回液管与容器中的蓄热剂上部连通,以便让放热完毕的蓄热剂返回容器再次储热;所述容器外部设置保温层,以便减少热损失;所述蓄热剂是指常温常压下呈液态的水、水溶液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所述阻隔剂是指初馏点或沸点高于蓄热剂沸点20℃以上的有机液体或/和有机固体,以便减少阻隔剂挥发;所述阻隔剂溶于水的最大溶解度小于5g/100mL,且所述阻隔剂的密度小于蓄热剂的密度,以便阻隔剂浮于蓄热剂液面;所述蓄热剂溶于阻隔剂的最大溶解度小于5g/100mL,且所述蓄热剂的水分在阻隔剂中的最大溶解度小于2.5g/100mL,以便降低水分挥发。5.一种蓄热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蓄热剂、阻隔剂、进出液管、通气口和保温层;所述容器顶部设置通气口,以便连通大气;所述蓄热剂位于容器下部,以便储存热能;所述阻隔剂浮于蓄热剂液面,以便阻隔蓄热剂中的水蒸气进入大气;所述进出液管与蓄热剂底部或下部连通,以便蓄热剂进出容器;所述容器外部设置保温层,以便减少热损失;所述蓄热剂是指常温常压下呈液态的水、水溶液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所述阻隔剂是指初馏点或沸点高于蓄热剂沸点20℃以上的有机液体或/和有机固体,以便减少阻隔剂挥发;所述阻隔剂溶于水的最大溶解度小于5g/100mL,且所述阻隔剂的密度小于蓄热剂的密度,以便阻隔剂浮于蓄热剂液面;
所述蓄热剂溶于阻隔剂的最大溶解度小于5g/100mL,且所述蓄热剂的水分在阻隔剂中的最大溶解度小于2.5g/100mL,以便降低水分挥发。6.一种蓄热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蓄热剂、阻隔剂、出液管、回液管、通气口和保温层;所述容器顶部设置通气口,以便连通大气;所述蓄热剂位于容器下部,以便储存热能;所述阻隔剂浮于蓄热剂液面,以便阻隔蓄热剂中的水蒸气进入大气;所述出液管与容器底部或下部连通,以便将容器中储存的蓄热剂送往用户放热;所述回液管与容器底部或下部连通,以便让蓄热剂返回容器;所述容器外部设置保温层,以便减少热损失;所述蓄热剂是指常温常压下呈液态的水、水溶液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所述阻隔剂是指初馏点或沸点高于蓄热剂沸点20℃以上的有机液体或/和有机固体,以便减少阻隔剂挥发;所述阻隔剂溶于水的最大溶解度小于5g/100mL,且所述阻隔剂的密度小于蓄热剂的密度,以便阻隔剂浮于蓄热剂液面;所述蓄热剂溶于阻隔剂的最大溶解度小于5g/100mL,且所述蓄热剂的水分在阻隔剂中的最大溶解度小于2.5g/100mL,以便降低水分挥发。7.一种蓄热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蓄热剂、阻隔剂、电加热器、进出液管、通气口和保温层;所述容器顶部设置通气口,以便连通大气;所述蓄热剂位于容器下部,以便储存热能;所述阻隔剂浮于蓄热剂液面,以便阻隔蓄热剂中的水蒸气进入大气;所述蓄热剂中设置电加热器,以便给蓄热剂提供热能;所述进出液管与蓄热剂底部或下部连通,以便蓄热剂进出容器;所述容器外部设置保温层,以便减少热损失;所述蓄热剂是指常温常压下呈液态的水、水溶液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所述阻隔剂是指初馏点或沸点高于蓄热剂沸点20℃以上的有机液体或/和有机固体,以便减少阻隔剂挥发;所述阻隔剂溶于水的最大溶解度小于5g/100mL,且所述阻隔剂的密度小于蓄热剂的密度,以便阻隔剂浮于蓄热剂液面;所述蓄热剂溶于阻隔剂的最大溶解度小于5g/100mL,且所述蓄热剂的水分在阻隔剂中的最大溶解度小于2.5g/100mL,以便降低水分挥发。8.一种蓄热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蓄热剂、阻隔剂、换热器、通气短管、呼吸阀和保温层;所述容器顶部通过通气短管与呼吸阀连通,以便减少阻隔剂挥发;所述蓄热剂位于容器下部,以便储存热能;所述阻隔剂浮于蓄热剂液面,以便阻隔蓄热剂中的水蒸气进入大气;
所述蓄热剂中设置换热器,以便蓄热剂蓄热与放热;所述容器外部设置保温层,以便减少热损失;所述蓄热剂是指常温常压下呈液态的水、水溶液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所述阻隔剂是指初馏点或沸点高于蓄热剂沸点20℃以上的有机液体或/和有机固体,以便减少阻隔剂挥发;所述阻隔剂溶于水的最大溶解度小于5g/100mL,且所述阻隔剂的密度小于蓄热剂的密度,以便阻隔剂浮于蓄热剂液面;所述蓄热剂溶于阻隔剂的最大溶解度小于5g/100mL,且所述蓄热剂的水分在阻隔剂中的最大溶解度小于2.5g/100mL,以便降低水分挥发。9.一种蓄热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蓄热剂、阻隔剂、换热器和保温层;所述容器为敞口设置;所述蓄热剂位于容器下部,以便储存热能;所述阻隔剂浮于蓄热剂液面,以便隔热保温及阻隔蓄热剂中的水蒸气进入大气;所述蓄热剂中设置换热器,以便蓄热剂蓄热与放热;所述容器外部设置保温层,以便减少热损失;所述蓄热剂是指常温常压下呈液态的水、水溶液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所述阻隔剂是指初馏点或沸点高于蓄热剂沸点20℃以上的有机液体或/和有机固体,以便减少阻隔剂挥发;所述阻隔剂溶于水的最大溶解度小于5g/100mL,且所述阻隔剂的密度小于蓄热剂的密度,以便阻隔剂浮于蓄热剂液面;所述蓄热剂溶于阻隔剂的最大溶解度小于5g/100mL,且所述蓄热剂的水分在阻隔剂中的最大溶解度小于2.5g/100mL,以便降低水分挥发。10.根据权利要求1
‑
9所述的任一种蓄热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上部的横截面积小于下部的横截面积。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蓄热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上部用钢管制成或呈锥形。12.根据权利要求1
‑
9所述的任一种蓄热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液的溶质包括盐、碱、糖、尿素、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二丙醇、二甘醇、三甘醇、四甘醇、聚乙二醇、聚乙烯醇、木糖醇、赤藓糖醇、甘露醇、赤藻糖醇、多元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两种以上任意比例混合而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混合物。13.根据权利要求1
‑
9所述的任一种蓄热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剂是指初馏点或沸点高于蓄热剂沸点20℃以上的有机固
‑
液混合物或/和膏状物。14.根据权利要求1
‑
9、13所述的任一种蓄热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剂包括蜡、凡士林、脂肪、碳原子数6~32的高级醇、碳原子数11~50的烷烃、碳原子数4~34的脂肪酸、沥青、松香、古马隆树脂、石油树脂、植物油、石蜡油、润滑油、柴油、煤油、酚油、洗油、合成油、导热油、烷基苯、聚异丁烯、聚α烯烃、含氟油、硅油、变压器油、碳九芳烃、重质苯、重芳烃、2
‑
甲基萘、甲基萘、二甲基萘、高沸点溶剂油、油漆溶剂油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两种以
上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15.根据权利要求1
‑
7所述的任一种蓄热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口设置通气管。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蓄热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管口朝向地面。17.根据权利要求15
‑
16所述的一种蓄热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设置阻火器。18.根据权利要求1
‑
7所述的任一种蓄热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口设置阻火器。19.根据权利要求1
‑
7、9所述的任一种蓄热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中的阻隔剂上设置内浮顶。2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蓄热系统装置,其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