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育秧盘及育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0304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育秧盘及育秧方法,属于水稻育秧技术领域。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包括毯状苗育秧网格盘本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本体包括横纵均匀排列的钵体网格,钵体网格周向设置有边壁,边壁的上端设置有挡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育秧盘及育秧方法中,秧苗在钵体毯状苗育秧盘中生长,下部分形成毯状,上部分在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的作用下形成钵体,便于抛秧时秧苗的运输同时,钵体毯状苗可以在现有插秧机上进行插秧,适用范围广。适用范围广。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育秧盘及育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稻育秧
,具体涉及一种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育秧盘及育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的种植技术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现在水稻的种植方式主要有三种:直播,插秧,抛秧。
[0003]现在水稻育秧所需要的秧盘普遍是钵体苗育秧盘和毯状苗育秧盘。其中,钵体苗育秧盘所育的钵体苗在运输过程中钵苗容易脱落,运输难度较大;而毯状苗育秧盘所育的毯状苗在插秧的时候对秧苗的伤根现象较为严重。
[0004]因此,急需一种能够提高育秧效率,降低对秧苗的伤害,解决现在钵体苗育秧盘和毯状苗育秧盘存在的固有问题,同时满足插秧和抛秧的农艺要求的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育秧效率,降低对秧苗的伤害,解决现在钵体苗育秧盘和毯状苗育秧盘存在的固有问题,同时满足插秧和抛秧的农艺要求的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包括毯状苗育秧网格盘本体,所述毯状苗育秧网格盘本体包括横纵均匀排列的钵体网格,所述钵体网格周向设置有边壁,所述边壁的上端设置有挡边。
[0008]进一步地,所述毯状苗育秧网格盘本体为长方体结构。
[0009]进一步地,在所述毯状苗育秧网格盘本体长度方向上的挡边设置有提手。/>[0010]进一步地,所述钵体网格、所述边壁、所述挡边和所述提手为一体式结构设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边壁的高度、所述钵体网格的高度与所述毯状苗育秧网格盘本体的高度相同。
[0012]进一步地,所述毯状苗育秧网格盘本体的宽度等于插秧机秧床的横向送秧距离,所述毯状苗育秧网格盘本体的长度等于插秧机的纵向取秧深度。
[0013]一种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还包括毯状苗育秧盘,所述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位于所述毯状苗育秧盘内,且所述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通过挡边架设在所述毯状苗育秧盘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的边壁尺寸小于所述毯状苗育秧盘的内腔尺寸,以使所述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能够嵌入所述毯状苗育秧盘内。
[0015]进一步地,所述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的高度小于所述毯状苗育秧盘的深度,以使所述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嵌入所述毯状苗育秧盘后,所述育秧网格
盘与所述毯状苗育秧盘之间预留有一定的间隔,形成上钵下毯的结构。
[0016]一种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方法,为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盘的毯状苗育秧方法,所述毯状苗育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S10、将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放入毯状苗育秧盘中,使所述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通过挡边固定在所述毯状苗育秧盘的边壁上,以形成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盘;
[0018]S20、将底土均匀铺在所述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盘内直至底土余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顶部7mm间隙;同时,使底土充满所述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下部与所述毯状苗育秧盘之间的空间,形成钵体毯状苗的毯层;
[0019]S30、将已经浸种出芽的水稻种子均匀撒在所述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的网格中,使每个穴中有3—5粒水稻种子;
[0020]S40、将盖土铺在所述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盘内,并与所述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上部齐平;同时,按照常规稻育秧方法进行管理;
[0021]S50、育秧结束后,通过所述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的提手,将所述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从秧苗上方取出,形成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在育秧时,首先将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放入普通毯状苗育秧盘内,再倒入底土,使底土充满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与普通育秧盘之间的间隙。将已经浸种出芽的水稻种子均匀撒入每个钵体网格,每个钵体网格中有3—5粒种子最后将盖土铺在种子上,与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顶部平齐。待秧苗长合适秧龄时,通过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短边一侧的突出提手,从一个方向将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从秧苗上部脱出。
[0024]同时,本专利技术利用现有的普通毯状苗育秧盘与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进行组合育秧,降低生产成本。
[0025]此外,秧苗在钵体毯状苗育秧盘中生长,下部分形成毯状,上部分在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的作用下形成钵体,便于抛秧时秧苗的运输同时,钵体毯状苗可以在现有插秧机上进行插秧,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的整体示意图;
[0027]图2为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的俯视图;
[0028]图3为图2中的A

A剖视图;
[0029]图4为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盘的整体示意图;
[0030]图5为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盘的俯视图;
[0031]图6为图5中的B

B剖视图;
[0032]其中,1、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2、挡边;3、边壁;4、钵体网格;5、提手;6、毯状苗育秧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3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育秧盘及育秧方法。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0034]实施例1
[0035]参考图1-图3,一种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包括毯状苗育秧网格盘本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本体包括横纵均匀排列的钵体网格4,钵体网格4周向设置有边壁3,边壁3的上端设置有挡边2。
[0036]在本实施例中,毯状苗育秧网格盘本体为长方体结构。
[0037]具体地,挡边2厚度2mm,宽度11mm。
[0038]在本实施例中,在毯状苗育秧网格盘本体长度方向上的挡边2设置有提手5,其中,提手5为突出提手。
[0039]在本实施例中,钵体网格4、边壁3、挡边2和提手5为一体式结构设置。
[0040]在本实施例中,边壁3的高度、钵体网格4的高度与毯状苗育秧网格盘本体的高度相同。
[0041]其中,毯状苗育秧网格盘本体的宽度等于插秧机秧床的横向送秧距离,毯状苗育秧网格盘本体的长度等于插秧机的纵向取秧深度。
[0042]本实施例提供的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1为了满足加工成本低及育秧后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1的取出的便利性,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1中的钵体网格4呈长方体结构,且钵体网格4的纵截面为长方形截面。
[0043]为了使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1同时适用机插秧和机抛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毯状苗育秧网格盘本体,所述毯状苗育秧网格盘本体包括横纵均匀排列的钵体网格,所述钵体网格周向设置有边壁,所述边壁的上端设置有挡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毯状苗育秧网格盘本体为长方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毯状苗育秧网格盘本体长度方向上的挡边设置有提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钵体网格、所述边壁、所述挡边和所述提手为一体式结构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壁的高度、所述钵体网格的高度与所述毯状苗育秧网格盘本体的高度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毯状苗育秧网格盘本体的宽度等于插秧机秧床的横向送秧距离,所述毯状苗育秧网格盘本体的长度等于插秧机的纵向取秧深度。7.一种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还包括毯状苗育秧盘,所述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位于所述毯状苗育秧盘内,且所述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通过挡边架设在所述毯状苗育秧盘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钵下毯钵体毯状苗育秧网格盘的边壁尺寸小于所述毯状苗育秧盘的内腔尺寸,以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雄飞陈叶盛泽余佳佳刘木华刘兆朋肖丽萍刘俊安廖仲维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