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有效能分析的风力机叶片气动损失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0107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有效能分析的风力机叶片气动损失方法,属于风力机叶片设计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进行风力机叶片流场模拟,对常规风力机叶片流场模拟的基础上进行流固耦合模拟仿真,构建有效能平衡分析模型,基于叶片流场模拟和流固耦合仿真的结果,分别计算风场中的焓值、熵值和动能以及风力机的做功情况,计算得到有效能损失,判断该风力机叶片的气动损失。损失。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有效能分析的风力机叶片气动损失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风力机叶片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有效能分析的风力机叶片气动损失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风力发电机是将气流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最终转化为电能的主要动力机械。典型的三叶片水平轴风力机基本构造,大致可分为4个部分:风轮、机舱、塔架以及基础。其工作原理是,风轮在风力的作用下旋转将风的动能转变为传动轴的机械能,然后传动轴通过机舱内齿轮箱变速带动发电机发电。其中风轮是风力机最重要的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将气流中的动能捕捉转化为机械能。根据贝茨理论,风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转化率,即风能利用率的理论最大值为0.593,这是在完全没有损失的理想条件下,然后实际值小于0.5,叶片气动损失是导致风能利用率降低的原因。
[0003]目前分析气动损失,主要是基于叶素理论和叶素动量模型,理论基于准定常假设,假设叶片数为无穷多,气流在叶素(叶片上每个单元)上的流动为定常,且诱导速度是均匀的。将叶片沿其长度方向分割为N等分,假设每一份叶素dr翼型一致,通过实验室测得的气动力系数计算得到每一份叶素的上所受气动力。由于叶素理论的局限性,众多学者提出了修正模型,包括尾流模型、偏航修正模型和动力失速模型等等,各模型都从各自的角度完善了叶素理论,但仍不能完全描述气动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有效能分析的风力机叶片气动损失方法。在风力发电机转动的过程中,实际的流动系统中总是伴随着分离、旋涡流动等不可逆因素,促使机械能耗散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不可用的能量,成为有效能损失。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基于有效能分析的风力机叶片气动损失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0007]步骤1、首先进行风力机叶片流场模拟和流固耦合模拟仿真,得到流场域内的流速分布;
[0008]步骤2、构建有效能平衡分析模型,有效能损失I的表达式如下:
[0009][0010]式中:
[0011]T0为环境温度,s1为进口处出工质的熵,s1为出口处工质的熵;
[0012]h1为进口工质焓值,c
f1
为进口工质宏观流速,进口处工质携带入的能量为焓和动能之和,即h2为出口工质焓值,c
f2
为出口工质宏观流速,出口处工质携带走的能量为焓和动能之和,即w
i
为对外做出内部功;为进口处工质携带入的
有效能,为出口处工质携带出的有效能;
[0013]步骤3、根据步骤1得到的流场域内的流速分布,分别计算风场中的焓值、熵值和动能以及风力机的做功情况;
[0014]步骤4、根据步骤2构建的有效能平衡分析模型结合步骤3的结果,计算出来的有效能损失来描述叶片的气动损失。
[00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1中,流固耦合模拟采用动网格技术。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动网格技术选定初始网格、边界运动的方式,并指定参与运动流场区域,采用边界型函数定义边界运动形式,选择动网格更新模型确保网格在模拟的过程中实时更新。
[00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动网格技术选定初始网格、边界运动的方式,并指定参与运动流场区域,采用UDF定义边界运动形式,选择动网格更新模型确保网格在模拟的过程中实时更新。
[001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1中,流场域的尺寸针对风力机高度要求为:(1)风力机距流域入口距离大于四倍风力机高度;(2)风力机距流域出口距离大于四倍风力机高度;(3)流场域的宽度和高度大于两倍风力机高度。
[00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1中,根据要求建立设定尺寸的长
×

×
高的空间体作为固定计算域,并将包含叶片在内的圆柱状区域作为转动计算域。
[002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采用四面体网格和六面体网格为主的结构和非结构化网格作为计算网格。
[002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2中,T0为环境温度即风场的温度。
[002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3中,利用积分工具计算得到风场中的焓值、熵值和动能。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有效能分析的风力机叶片气动损失方法,从有效能平衡分析出发,宏观上考虑了在风力发电机转动的过程中实际流动系统中的分离、旋涡流动等不可逆因素,使得机械能耗散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有效能转换为不可用能,成为有效能损失,从而以有效能损失来描述风力机叶片气动损失。具体的,有效能分析方法的基础是有效能平衡方程,有效能是能量本身的特性,系统具有能量的同时具有有效能,工质携带能量或传递能量,同时也携带有效能或传递有效能。任何不可逆过程的发生,系统中都会出现有效能损失,系统有效能平衡方程的建立可参照能量平衡方程建立的方法,但需要增加一支出项——有效能损失。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
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7]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有效能分析的风力机叶片气动损失方法,其具体步骤包括:
[0028]首先进行风力机叶片流场模拟,考虑到百米级风力机叶片柔性不可忽略,叶片产生较大形变,流固耦合效应明显,因此需要对常规风力机叶片流场模拟的基础上进行流固耦合模拟仿真。
[0029]流固耦合的过程中需要引入动网格技术,选定初始网格、边界运动的方式,并指定参与运动流场区域,采用边界型函数或者UDF定义边界运动形式,选择合理的动网格更新模型确保网格在模拟的过程中实时更新。
[0030]风力发电机结构可以简化为3个叶片、轮毂、机舱和塔架4个主要部分。流场域的尺寸针对风力机高度要求为:(1)风力机距流域入口距离大于四倍风力机高度;(2)风力机距流域出口距离大于四倍风力机高度;(3)流场域的宽度和高度大于两倍风力机高度。根据要求建立尺寸为800m
×
400m
×
400m(长
×

×
高)的空间体作为固定计算域,并设计恰好能包含叶片在内的圆柱状区域作为转动计算域,采用四面体网格和六面体网格为主的结构和非结构化网格作为计算网格。
[0031]风场流动系统中的有效能平衡方程,进口工质焓值为h1,进口工质宏观流速为c
f1
,进口处工质携带入的能量为焓和动能之和,即出口工质焓值h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有效能分析的风力机叶片气动损失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步骤1、首先进行风力机叶片流场模拟和流固耦合模拟仿真,得到流场域内的流速分布;步骤2、构建有效能平衡分析模型,有效能损失I的表达式如下:式中:T0为环境温度,s1为进口处出工质的熵,s1为出口处工质的熵;h1为进口工质焓值,c
f1
为进口工质宏观流速,进口处工质携带入的能量为焓和动能之和,即h2为出口工质焓值,c
f2
为出口工质宏观流速,出口处工质携带走的能量为焓和动能之和,即w
i
为对外做出内部功;为进口处工质携带入的有效能,为出口处工质携带出的有效能;步骤3、根据步骤1得到的流场域内的流速分布,分别计算风场中的焓值、熵值和动能以及风力机的做功情况;步骤4、根据步骤2构建的有效能平衡分析模型结合步骤3的结果,计算出来的有效能损失来描述叶片的气动损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效能分析的风力机叶片气动损失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流固耦合模拟采用动网格技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有效能分析的风力机叶片气动损失方法,其特征在于,动网格技术选定初始网格、边界运动的方式,并指定参与运动流场区域,采用边界型函数定义边界运动形式,选择动网格更新模型确保网格在模拟的过程中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纯韩煜航吴家荣李凯伦张一帆李红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