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洗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9997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洗设备,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由内筒与外筒组成的冲洗筒,内筒内腔设有吸水组件,外筒与内筒之间设有冲水组件,冲水组件包括环形板、出水孔,出水孔内设有喷头,环形板一侧设有调节板、调节孔,调节板靠近内筒一端设有环形筒,环形筒远离调节板的一端顶板、进水孔,外筒顶壁设有注水孔;吸水组件包括尖端互相靠近抵接的扇形板,还包括设在内筒内壁上的抽水泵,抽水泵远离扇形板的一侧设有储液囊,内筒上方设有控制扇形板开合的转动组件,扇形板尖端与抽水泵之间设有感应芯片,外筒顶端外侧设有转轮,转动组件与调节板连接;冲洗设备兼具吸水与冲水功能,使用时无需更换设备,转动转轮即可控制冲洗设备的状态。态。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洗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冲洗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胆道手术,如胆管炎T管引流术后由于胆管内结石、泥沙、炎症刺激血块堵塞,会并发胆系感染,致使胆汁引流不畅,所以不需要进行胆道冲洗;而且在拔出T管前,进行胆道清洗的目的也是为了治疗感染和防止堵塞。重症胰腺炎是较为凶险的外科急腹症,病情严重,发展迅速,并发症多,冲洗腹腔,保持引流通畅,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因此冲洗装置是胆道胰腺外科较为常用的设备之一。
[0003]但是目前的冲洗装置一般仅能对胆道进行注水冲洗,在冲洗过程中需要将污水进行吸出后重新注水冲洗时,则需在取出冲洗装置后在插入吸水设备。但是更换设备的过程不仅浪费时间,还会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会加重病人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洗设备,以解决现有的冲洗设备进行胆道冲洗后还需要单独使用吸水设备,由此增加病人痛苦、加重医护人员负担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冲洗设备,包括冲洗筒,所述冲洗筒包括内筒、套设在内筒外的外筒,内筒内腔设有吸水组件,外筒与内筒之间设有冲水组件,所述冲水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外筒与内筒之间且位于端口处的环形板,环形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出水孔内设有喷头,环形板朝向外筒内腔的一侧还贴设有调节板,调节板上设有若干个与出水孔配合的调节孔,调节板一端与内筒外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筒内壁转动抵接,调节板靠近内筒的一端表面还转动设有环形筒,环形筒与内筒之间留有间距,环形筒远离调节板的一端设有与外筒内壁连接的顶板,顶板上开设有多个进水孔,外筒顶壁设有多个注水孔,进水孔与注水孔可连接用于注水的软管;
[0006]所述吸水组件包括铰接在内筒端口处的多块扇形板,扇形板的尖端互相靠近抵接,内筒上方设有控制扇形板开合的转动组件,吸水组件还包括与内筒内壁连接的抽水泵,抽水泵远离扇形板的一侧设有与抽水泵连通的储液囊,扇形板尖端设有与抽水泵无线连接的感应芯片,外筒顶端外侧设有与转动组件连接的转轮,转动组件还通过环形筒与内筒之间的间距与调节板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水平设在内筒顶壁外的主齿轮,主齿轮的圆心设有穿过外筒顶壁与转轮连接的连杆,主齿轮的一端啮合有从齿轮,从齿轮朝向外筒顶壁的一侧设有与外筒顶壁转动连接的竖杆,从齿轮的圆心还开设有连通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滑动安装在外筒内,螺纹杆一端穿过内筒顶壁,螺纹杆穿过内筒的一端连有与内筒顶壁平行的圆板;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铰接在扇形板上的支杆,支杆朝向圆板,圆板朝向扇形板的一侧设有多个从边沿朝向圆心的滑槽,每根支杆远离扇形板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与主齿轮另一端啮合的内径齿轮,内径齿轮背离外筒顶
壁的一侧设有控制杆,控制杆通过环形筒与内筒的间距与调节板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外筒由封盖与筒壁组成,封盖与筒壁为可拆卸连接,进水孔设置在外筒的封盖上;内筒的侧壁开设有开口,开口处滑动连接有门板。
[0009]进一步地,所述扇形板外侧均贴设有吸水棉。
[0010]进一步地,所述转轮上设有螺纹条。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外筒的筒壁内侧与调节板抵接处设有环形槽,调节板抵接在环形槽内;调节板与环形筒转动连接处设有环形的凹槽,环形筒置于凹槽内。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1、本专利技术的冲洗设备将冲洗筒插入胆道,通过注水孔依次向软管、进水孔注水,使得水流流入环形筒与外筒内壁之间的腔室,水流再通过调节孔、出水孔到达喷头对胆道进行冲洗;
[0014]2、吸水时,转动转轮通过转动转动组件带动调节板转动,调节孔与出水孔错位堵塞,出水孔封闭停止冲水清洗;同时转动组件控制扇形板开启,扇形板开启后感应芯片控制抽水泵对污水进行抽取并吸收到储液囊中;
[0015]3、冲洗设备兼具吸水与冲水功能,吸水与冲水时无需更换设备,医护人员转动转轮即可控制冲洗设备的状态,操作简单,结构简便且还便于大规模应用。
[0016]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局部结构分解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中标记如下:冲洗筒1、外筒11、封盖111、筒壁112、环形槽113、内筒12、开口121、门板122、环形板21、出水孔22、喷头23、调节板24、凹槽241、调节孔25、环形筒26、顶板27、进水孔271、注水孔28、扇形板31、支杆311、抽水泵32、储液囊33、转轮34、螺纹条341、转动组件4、主齿轮41、连杆42、从齿轮43、竖杆44、螺纹杆45、圆板46、滑槽47、内径齿轮48、控制杆49。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冲洗设备,包括由外筒11、内筒12组成的冲洗筒1,外筒11套设在内筒12外,内筒12内设有吸水组件,外筒11与内筒12之间设有冲水组件;所述冲水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外筒11与内筒12之间且位于端口处的环形板21,环形板21上开设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出水孔22,出水孔22内均设有背离外筒11内腔的喷头23,环形板21朝
向外筒11内腔的一侧还贴设有调节板24,调节板24上设有若干个与出水孔22配合的调节孔25,调节板24一端与内筒12外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筒11内壁转动抵接,调节板24靠近内筒12一端表面转动设有环形筒26,环形筒26的内径大于内筒12内径,环形筒26远离调节板24的一端设有与外筒11内壁连接的顶板27,顶板27上开设有四个进水孔271,外筒11的顶壁设有四个注水孔28,进水孔271与注水孔28之间可连接用于注水的软管(图中未示出);
[0025]所述吸水组件包括铰接在内筒12端口处的四块扇形板31,扇形板31的尖端互相靠近抵接,内筒12上方设有控制扇形板31开合的转动组件4,吸水组件还包括设在内筒12内壁上的抽水泵32,抽水泵32远离扇形板31的一侧设有与抽水泵32连通的储液囊33,扇形板31尖端设有与抽水泵32无线连接的感应芯片(图中未示出),外筒11顶端外侧设有与转动组件4连接的转轮34,转动组件4与调节板24连接。
[0026]在本方案中,将冲洗筒1插入胆道,然后通过注水孔28向软管中注水,软管通过进水孔271向环形筒26与外筒11内壁之间的腔室注水,水流依次通过调节孔25、出水孔22,到达喷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洗设备,包括冲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筒包括内筒、套设在内筒外的外筒,内筒内腔设有吸水组件,外筒与内筒之间设有冲水组件,所述冲水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外筒与内筒之间且位于端口处的环形板,环形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出水孔内设有喷头,环形板朝向外筒内腔的一侧还贴设有调节板,调节板上设有若干个与出水孔配合的调节孔,调节板一端与内筒外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筒内壁转动抵接,调节板靠近内筒的一端表面还转动设有环形筒,环形筒与内筒之间留有间距,环形筒远离调节板的一端设有与外筒内壁连接的顶板,顶板上开设有多个进水孔,外筒顶壁设有多个注水孔,进水孔与注水孔可连接用于注水的软管;所述吸水组件包括铰接在内筒端口处的多块扇形板,扇形板的尖端互相靠近抵接,内筒上方设有控制扇形板开合的转动组件,吸水组件还包括与内筒内壁连接的抽水泵,抽水泵远离扇形板的一侧设有与抽水泵连通的储液囊,扇形板尖端设有与抽水泵无线连接的感应芯片,外筒顶端外侧设有与转动组件连接的转轮,转动组件还通过环形筒与内筒之间的间距与调节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水平设在内筒顶壁外的主齿轮,主齿轮的圆心设有穿过外筒顶壁与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涛陈琳袁志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