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进水多级A/O耦合改良UCT除磷脱氮系统、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99932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段进水多级A/O耦合改良UCT除磷脱氮系统、应用,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包括依次设置的厌氧区、多级A/O单元和二沉池。每段A/O单元包括依次串联的缺氧区和好氧区,最后一段A/O单元的好氧区与二沉池连通。厌氧区的进水管与进水总管连通,厌氧区的出水管道分别与每段A/O单元的缺氧区的进水管连通,待处理污水先进入厌氧区释磷,再分段进入各个缺氧区脱氮,提高了系统的脱氮除磷效率。二沉池的剩余污泥通过污泥回流管道回流至第一段A/O单元的缺氧区内先脱除硝态氮,再通过第一段A/O单元的缺氧区与厌氧区连通的第一内回流管道进入厌氧区厌氧释磷,由于回流液中没有硝态氮的干扰,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除磷效果。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除磷效果。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除磷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段进水多级A/O耦合改良UCT除磷脱氮系统、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段进水多级A/O耦合改良UCT除磷脱氮系统、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分段进水多级A/O工艺是由多个缺氧区和好氧区交替串联组成,污水分别从每一段的缺氧区进入,依次经过缺氧区、好氧区等进行处理,最终实现脱氮效果。该工艺属于后置反硝化工艺,无需设施内回流,具有脱氮效率高,池容小,碳源利用率高,能耗低的特点,近年来在工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0003]分段进水多级A/O工艺在实践层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近年来国内多个大型污水处理厂均不同程度采用和借鉴了该工艺的设计思路。但传统的多级A/O工艺,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多级A/O工艺的主要用于脱氮,在需要脱氮除磷的场合,传统的多级AO工艺,都需要额外增加厌氧区,以提高除磷效果。目前厌氧区一般都设置在第一段缺氧区之前或之后,这样的设置虽然提升了传统A/O工艺的除磷效果,但实践证明仍然不如传统的A2/O工艺。其次,由于传统多级A/O工艺一般不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段进水多级A/O耦合改良UCT除磷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厌氧区、多级A/O单元和二沉池;每段所述A/O单元包括依次串联的缺氧区和好氧区,最后一段所述A/O单元的好氧区与所述二沉池连通;所述厌氧区的进水管与进水总管连通,用于输送待处理污水,所述厌氧区的出水管道分别与每段所述A/O单元的缺氧区的进水管连通;所述二沉池的出泥口通过污泥回流管道与第一段所述A/O单元的缺氧区连通,所述多级A/O单元第一段的缺氧区还通过第一内回流管道与所述厌氧区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缺氧区的进水流量按照所述缺氧区的排列顺序呈等比数列;优选地,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最后一段所述A/O单元的缺氧区的进水流量分配系数:其中,r
n

表示最后一段所述A/O单元的缺氧区的进水流量分配系数,q

表示所述等比数列的公比,n

表示A/O单元的总分段数,且n为大于0的正整数;所述等比数列的公比q为相邻两个所述缺氧区的进水流量分配系数的比值,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其中,r
i

表示第i段进水流量分配系数;r
i
‑1‑
表示第i

1段进水流量分配系数;i为≥2的整数;K

表示进水中BOD5与总凯氏氮的质量的比值;α

表示缺氧区中去除单位质量硝态氮所消耗的BOD5的质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总管与所述厌氧区的出水管道通过设置有第一阀门的超越管连通;优选地,所述厌氧区的进水管道和每段所述A/O单元的缺氧区的进水管道上均设置有调节阀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最后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国卿董洋王舜和宋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