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9906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开口器,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顶部设置有框架机构,所述框架机构包括:导向柱、移动块、支撑架,所述安装块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圆柱套,所述安装块的顶部固定有圆柱套。该开口器,通过设置了支撑机构,空气通过小球与圆环的间隙进入中空圆柱体,通过中空圆柱体向下进入圆柱套,使得圆柱套内的气压上升,空气推动中空圆柱体相对圆柱套向上移动,中空圆柱体带动移动块向上移动,移动块带动支撑架向上移动,支撑架带动轻质杆向上移动,轻质杆带动螺栓和咬合件向上移动,咬合件移动的距离取决于长杆往复的次数,起到了咬合件的无级多档位调节。件的无级多档位调节。件的无级多档位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口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开口器。

技术介绍

[0002]开口器,又称张口器,是用于呼吸困难或者神志不清需洗胃等时用的撑开口腔的器械,开口器本体呈“U”形,开口器本体的两个端部分别固接有一个手柄,开口器本体具有弹性,开口器本体的两个侧臂在受到由外界压力的压迫时可以向开口器本体的内部或外部中弯曲,当外部压力消失时,开口器本体的两个侧臂再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在进行儿童口腔治疗的过程中,为了降低疼痛感,因此需要进行麻醉,而儿童在处于麻醉无知觉的情况下嘴部会不自觉地收拢闭合,为了避免影响口腔治疗,因此需要使用开口器,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全麻下儿童口腔治疗使用的开口器还是存在以下的问题:
[0003]1、金属开口器,儿童中钳式金属开口器用的多,比较容易划伤患儿口腔粘膜。
[0004]2、控制开口大小的刻度档位时间长了会磨损,使用过程中容易卡不住。
[0005]3、开口器与牙齿接触的部位容易打滑,遇到牙齿缺失的部位无法固定。
[0006]4、咬牙合垫小朋友口腔里难用,会被咬的到处滚动,无法固定后被吐出,大小也不合适,影响操作视野。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口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开口器,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顶部设置有框架机构,所述框架机构包括:导向柱、移动块、支撑架,所述安装块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
[0009]圆柱套,所述安装块的顶部固定有圆柱套,所述圆柱套的内壁上活塞连接有中空圆柱体的表面,所述中空圆柱体的表面与移动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中空圆柱体的顶部开设有螺纹,所述中空圆柱体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圆筒的内壁底部,所述圆筒的内壁固定有圆柱杆的一端,所述圆柱杆的另一端固定有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有小球的表面,所述圆筒的内壁固定有圆环,所述圆筒的内壁活塞连接有活塞的表面,所述活塞的顶部固定有长杆的底部,所述长杆的顶部与圆筒的顶部滑动连接,将顶部的咬合件与底部的咬合件分别预安装,然后上下移动长杆,长杆带动活塞上下移动,当活塞向下移动,活塞带动空气向下推动小球,小球带动弹簧挤压,小球与圆环分离,当活塞向上移动时,活塞内壁的单向阀打开,使得活塞顶部的空气进入活塞的底部,同时小球由于活塞底部的负压空气与圆环贴合更加紧密,小球底部的空气此时无法向上移动,如此往复移动使得空气逐渐向小球的底部移动,空气通过小球与圆环的间隙进入中空圆柱体,通过中空圆柱体向下进入圆柱套,使得圆柱套内的气压上升,空气推动中空圆柱体相对圆柱套向上移动,中空圆柱体带动移动块向上移动,移动块带动支撑架向上移动,支撑架带动轻质杆向上移动,轻质杆带动螺栓和咬合件向上移动,咬合件移动的距离取决于长杆往复的次数,起到了咬合件的无
级多档位调节。
[0010]优选的,所述安装块的顶部与导向柱的底部固定,所述导向柱的数量为二,两个所述导向柱以中空圆柱体为中心对称排列,两个所述导向柱贯穿移动块,且两个导向柱与移动块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块的左侧表面固定有支撑架的表面,所述支撑架的数量为二,另一个所述支撑架的右侧与移动块的左侧表面固定,便于操作时的视角。
[0011]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左侧设置有咬合机构,所述咬合机构包括轻质杆,所述支撑架的左侧固定有轻质杆的正面,所述轻质杆的表面与环形气囊的内壁固定,所述轻质杆的背面转动连接有螺栓的正面,所述螺栓的背面螺纹连接有咬合件,一只手按住螺栓的正面头部,一只手将咬合件与螺栓螺纹连接,此时咬合件相对轻质杆可以相对转动,可以在儿童咬合时,根据咬合力的方向来转动,咬合件表面的弧形凹槽使得咬合更贴合,使得咬合更加准确不容易打滑。并且咬合件不会被吐出,环形气囊避免金属磨损儿童的口腔黏膜,起到了保护口腔黏膜的作用。
[0012]优选的,所述圆柱套为内壁开设有圆柱体凹槽的圆柱体,所述圆柱套的顶部低于移动块的底部,所述圆筒的内壁底部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圆筒的内壁底部开设有圆柱体凹槽,所述圆筒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圆环的中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圆环的中部开口底部与小球的顶部抵触,所述长杆的顶部固定有把手,所述活塞的内壁固定有单向阀。
[0013]优选的,所述导向柱的顶部固定有圆柱型的块,所述支撑架为弧型。
[0014]优选的,所述螺栓的正面为圆柱表面固定有环形柱的块。
[0015]优选的,所述环形气囊为中空的圆柱体。
[0016]优选的,所述轻质杆为细长的圆柱体杆型。
[0017]优选的,所述咬合件为顶部开设有弧形凹槽的椭圆柱型块。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开口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1、该开口器,通过设置了支撑机构,空气通过小球与圆环的间隙进入中空圆柱体,通过中空圆柱体向下进入圆柱套,使得圆柱套内的气压上升,空气推动中空圆柱体相对圆柱套向上移动,中空圆柱体带动移动块向上移动,移动块带动支撑架向上移动,支撑架带动轻质杆向上移动,轻质杆带动螺栓和咬合件向上移动,咬合件移动的距离取决于长杆往复的次数,起到了咬合件的无级多档位调节。
[0020]2、该开口器,通过设置了支撑机构,将顶部的咬合件与底部的咬合件分别预安装,然后上下移动长杆,长杆带动活塞上下移动,当活塞向下移动,活塞带动空气向下推动小球,小球带动弹簧挤压,小球与圆环分离,当活塞向上移动时,活塞内壁的单向阀打开,使得活塞顶部的空气进入活塞的底部,同时小球由于活塞底部的负压空气与圆环贴合更加紧密,小球底部的空气此时无法向上移动,如此往复移动使得空气逐渐向小球的底部移动,空气通过小球与圆环的间隙进入中空圆柱体。
[0021]3、该开口器,通过设置了框架机构,所述支撑架的数量为二,另一个所述支撑架的右侧与移动块的左侧表面固定,所述支撑架为弧型,便于操作时的视角。
[0022]4、该开口器,通过设置了咬合机构,一只手按住螺栓的正面头部,一只手将咬合件与螺栓螺纹连接,此时咬合件相对轻质杆可以相对转动,可以在儿童咬合时,根据咬合力的方向来转动,咬合件表面的弧形凹槽使得咬合更贴合,使得咬合更加准确不容易打滑。并且咬合件不会被吐出,环形气囊避免金属磨损儿童的口腔黏膜,起到了保护口腔黏膜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背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正视图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咬合机构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咬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安装块;2、框架机构;21、导向柱;22、移动块;23、支撑架;3、支撑机构;31、圆柱套;32、中空圆柱体;33、圆筒;34、圆柱杆;35、弹簧;36、小球;37、圆环;38、活塞;39、长杆;4、咬合机构;41、轻质杆;42、环形气囊;43、螺栓;44、咬合件。
具体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口器,包括安装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1)的顶部设置有框架机构(2),所述框架机构(2)包括:导向柱(21)、移动块(22)、支撑架(23),所述安装块(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圆柱套(31),所述安装块(1)的顶部固定有圆柱套(31),所述圆柱套(31)的内壁上活塞连接有中空圆柱体(32)的表面,所述中空圆柱体(32)的表面与移动块(2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中空圆柱体(32)的顶部开设有螺纹,所述中空圆柱体(32)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圆筒(33)的内壁底部,所述圆筒(33)的内壁固定有圆柱杆(34)的一端,所述圆柱杆(34)的另一端固定有弹簧(35)的一端,所述弹簧(35)的另一端固定有小球(36)的表面,所述圆筒(33)的内壁固定有圆环(37),所述圆筒(33)的内壁活塞连接有活塞(38)的表面,所述活塞(38)的顶部固定有长杆(39)的底部,所述长杆(39)的顶部与圆筒(33)的顶部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1)的顶部与导向柱(21)的底部固定,所述导向柱(21)的数量为二,两个所述导向柱(21)以中空圆柱体(32)为中心对称排列,两个所述导向柱(21)贯穿移动块(22),且两个导向柱(21)与移动块(22)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块(1)的左侧表面固定有支撑架(23)的表面,所述支撑架(23)的数量为二,另一个所述支撑架(23)的右侧与移动块(22)的左侧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云鼎庞雪晶张玉萍徐晗韩秀丽左志慧兰柳萍唐春丽王璐刘文莉陈秀娟王海燕李婷杨天林伏灿云沈丽清滕芃妍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市儿童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