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传感器和智能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9694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传感器和智能监测装置,该柔性传感器包括第一柔性电极板、弹性介质层和第二柔性电极板,弹性介质层位于第一柔性电极板和第二柔性电极板之间,第一柔性电极板、弹性介质层和第二柔性电极板构成电容;第一柔性电极板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相互绝缘的子电极板;子电极板包括第一镂空部和第二镂空部,第二镂空部较第一镂空部靠近子电极板的侧边,第一镂空部的宽度大于第二镂空部的宽度,第一镂空部的宽度方向与子电极板侧边的长度方向均为第一方向。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解决了现有的传感器存在织入成本高、检测范围小、布线复杂、软件算法复杂、影响舒适度、易受外界干扰、可靠性差等缺陷的问题。可靠性差等缺陷的问题。可靠性差等缺陷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传感器和智能监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传感器的
,尤其涉及一种柔性传感器和智能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许多智能家居均通过传感器实现检测功能,例如智能按摩椅、智能床垫、智能沙发、汽车座垫等,均可通过在上面设置传感器检测是否有人正在使用。
[0003]传统检测方式主要以薄膜式压阻压力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光纤压力传感器、压力开关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对人员进行定位检测,因为人坐在智能按摩椅、智能床垫、智能沙发、汽车座垫时会因心跳和呼吸产生振动以及人体自身重量产生压力,故可通过上述方法来对人员进行定位,确定其是否有人坐在这些用具上。
[0004]但上述传感器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振动传感器安装位置受限、结构设计和加式工艺复杂、成本高、检测速度慢,如果人睡在床上只有通过传感器感知心率和呼吸检测来判断是否有人在床和离床,往往需要几个周期的心率或呼吸数据,然后通过算法测出心率或呼吸才能判断人是否在这些家具上,反应速度慢、算法复杂,况且易受外界环境干扰,如果是双人床,双人相互干扰就更难以准确判断,检测精度较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柔性电极板(1)、弹性介质层(2)和第二柔性电极板(3),所述弹性介质层(2)位于所述第一柔性电极板(1)和所述第二柔性电极板(3)之间,所述第一柔性电极板(1)、所述弹性介质层(2)和所述第二柔性电极板(3)构成电容;所述第一柔性电极板(1)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相互绝缘的子电极板(11);所述子电极板(11)包括第一镂空部(4)和第二镂空部(5),所述第二镂空部(5)较所述第一镂空部(4)靠近所述子电极板(11)的侧边,所述第一镂空部(4)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镂空部(5)的宽度;所述第一镂空部(4)的宽度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子电极板(11)侧边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镂空部(4)和所述第二镂空部(5)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镂空部(5)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多个所述第二镂空部(5)至少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所述第二镂空部(5)位于所述子电极板(11)的一侧侧边与所述第一镂空部(4)之间,另一组所述第二镂空部(5)位于所述子电极板(11)相对的另一侧侧边与所述第一镂空部(4)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传感器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镂空部(4)的宽度大于30mm且小于50mm;所述第二镂空部(5)的宽度大于5mm小于15mm;相邻两个子电极板(11)之间的间距大于10mm小于3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传感器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镂空部(4)的宽度为40mm;所述第二镂空部(5)的宽度为10mm;相邻两个子电极板(11)之间的间距为20mm。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炳坤
申请(专利权)人: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