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组件及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散热组件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显示装置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开发了柔性显示装置。通常,柔性显示装置可以通过折叠或者卷曲柔性显示面板的方式来减小尺寸,从而使得柔性显示装置更加便携。当柔性显示装置显示时,可展开被卷曲的柔性显示面板,使得柔性显示面板发挥显示功能。
[0003]显示面板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热量集聚过多将导致显示面板过热,过热会影响显示面板的使用性能甚至发生停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组件及显示装置,旨在通过散热组件解决显示面板温度过高影响显示面板使用性能的技术问题,进而有利于提升显示装置的工作可靠性。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及内壳体;
[0007]沿第一方向,所述外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风口,所述外壳体的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及内壳体;沿第一方向,所述外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风口,所述外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内壳体安装口;所述外壳体的壳壁上还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出风口;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内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一进风口相对设置;所述内壳体的壳壁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出风口;所述内壳体套设于外壳体中,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至少部分交叠形成出风口交叠部,所述第一出风口暴露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出风口交叠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为L1;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出风口交叠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为L2,其中,L1>L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第一进风口包括孔板,所述孔板包括中心区域及围绕所述中心区域的边缘区域,所述中心区域设置有中心孔,所述边缘区域设置有至少部分环绕所述中心孔的多个边缘孔,所述中心孔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边缘孔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还包括内风道;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内风道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所述内风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一侧;所述第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端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截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风道包括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且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所述第一挡板包括朝向所述第二挡板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挡板包括朝向所述第一挡板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表面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γ,其中,0
°
<γ<90
°
;所述第二出风口沿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挡板至少部分不交叠,且所述第二出风口沿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二挡板至少部分不交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送风机,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送风机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远离所述内壳体安装口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内风道的第一端包括第三进风口,所述第三进风口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三进风口处包括挡风部,所述挡风部包括与所述第一挡板连接的第一挡风部,与所述第二挡板连接的第二挡风部,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中至少一者与所述挡风部相抵以形成所述第三进风口。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风调节结构,所述出风调节结构至少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处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处中的至少一者;所述出风调节结构包括转轴,所述出风调节结构可绕所述转轴发生偏转,所述转轴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沿第三方向,所述第一出风口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出风调节结构至少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处;所述第三方向
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且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驱动组件,所述出风调节结构在所述驱动组件的作用下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一侧壁偏转。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调节结构包括第一出风调节结构和第二出风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静静,
申请(专利权)人:天马新型显示技术研究院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