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根茎类中药材育苗营养土及其直筒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940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根茎类中药材育苗营养土及其直筒育苗方法,包括沙土25~50%、草炭10~20%、蛭石10~20%、有机肥10~20%,营养剂0.01~0.02%。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育苗成本降低且显著提高根茎类中药材种子发芽率和种苗移栽成活率,有效降低根茎类中药材的发病率,可有效解决大田生产中黄芪种苗供应瓶颈通过搭建小拱棚及防虫网的方式,降低地蛆的危害,显著提高中药材种苗产量及商品性,还可降低中药材种苗捡拾成本,显著降低由采挖导致的苗子伤口率,从而减少病害侵染途径,降低发病率。降低发病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根茎类中药材育苗营养土及其直筒育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根茎类中药材的直筒育苗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显著提高根茎类中药材种子发芽率和种苗移栽成活率,有效降低根茎类中药材的发病率的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根茎类中药材育苗的主要采用大田散播种子的育苗方式,种植管理技术落后,育苗成本高,需要劳动力高。以至于我国近年来黄芪的种植面积不断下降,产量不断减少,出现了市场上根茎类中药材种苗供不应求的现象。传统的根茎类药材育苗方式地下害虫严重,尤其是地蛆咬食,不仅造成根茎类中药材种苗产量下降,还增加根系伤口,降低了种苗的商品性,增加了中药材种苗病害侵染途径。传统育苗方式采挖损伤率高,种苗不能完全采挖干净,且人工捡拾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根茎类中药材育苗营养土及其直筒育苗方法,有效降低根茎类中药材的发病率,有效解决大田生产中黄芪种苗供应瓶颈,降低地蛆的危害,显著提高中药材种苗产量及商品性,还可降低中药材种苗捡拾成本,显著降低由采挖导致的苗子伤口率,从而减少病害侵染途径,降低发病率。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根茎类中药材育苗营养土,包括以下原材料:沙土25~50%、草炭10~20%、蛭石10~20%、有机肥10~20%,营养剂0.01~0.02%。
[0005]进一步地,所述营养剂包括磷酸一铵、硫酸钾镁、过磷酸钙和辛硫磷。
[0006]进一步地,所述沙土、草炭、蛭石和有机肥按每立方体积比3:1:1:1进行配制。
[0007]一种用于根茎类中药材育苗营养土及其直筒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1)配制播种营养土:所述沙土、草炭、蛭石、有机肥按体积比为3:1:1:1,加入营养剂,每方营养土中加磷酸一铵62.5g、硫酸钾镁37.5g、过磷酸钙62.5g和辛硫磷10g,并且混合均匀,将复配好的营养土用水拌湿,含水量为60%。
[0009](2)成筒:将可降解的无纺布制成高60cm,直径为2.5cm的直筒;
[0010](3)播种:选用国药种子,在直筒中心播2粒种子,播种完成后,覆营养土1

2cm,播种完成后,使用滴灌带浇透水;
[0011](4)育苗池建设、直筒摆放:选择平整、背风向阳的土地作为直筒堆放的苗床,苗床底部铺设一层防水布,防水布上布置10cm高度的竹夹板,将播种后的直筒紧密排列在竹夹板上,四周用泥土堆成墙体,并在墙体上搭建简易拱棚,以便搭建防虫网,防止地蛆危害中药材根部;
[0012](5)灌溉:直筒表面每25cm铺设1根滴灌带,直筒底部设置水泵出水口和排水口,在根茎长至0

30cm,采用滴灌带灌水,待根茎长至31

60cm,使用水泵从底部给水;
[0013](6)田间管理:播种后,浇出苗水,每隔3

5天润湿土壤表面,待3叶1心后,营养土含水量低于8%时,开始浇水,每次浇水3

4小时,于种苗3叶1心和9叶1心时喷施益佰叶13g/
亩;播种7天后,每天查看苗量,待5叶1心,撤掉防虫网及小拱棚,并间苗,每个直筒留1株苗;
[0014](7)移栽大田:墙体撤掉,将筒带苗一起移栽至田间。
[0015]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根茎类中药材育苗营养土及其直筒育苗方法,育苗方法管理方便,育苗成本降低且显著提高根茎类中药材种子发芽率和种苗移栽成活率,有效降低根茎类中药材的发病率,可有效解决大田生产中黄芪种苗供应瓶颈,通过搭建小拱棚及防虫网的方式,降低地蛆的危害,显著提高中药材种苗产量及商品性,还可降低中药材种苗捡拾成本,显著降低由采挖导致的苗子伤口率,从而减少病害侵染途径,降低发病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18]一种用于根茎类中药材育苗营养土,它包括以下原材料:沙土25~50%、草炭10~20%、蛭石10~20%、有机肥10~20%,营养剂0.01~0.02%。
[0019]其中,营养剂包括磷酸一铵、硫酸钾镁、过磷酸钙和辛硫磷。
[0020]沙土、草炭、蛭石和有机肥按每立方体积比3:1:1:1进行配制。
[0021]一种用于根茎类中药材育苗营养土及其直筒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2](1)配制播种营养土:所述沙土、草炭、蛭石、有机肥按体积比为3:1:1:1,加入营养剂,每方营养土中加磷酸一铵62.5g、硫酸钾镁37.5g、过磷酸钙62.5g和辛硫磷10g,并且混合均匀,将复配好的营养土用水拌湿,含水量为60%。
[0023](2)成筒:将可降解的无纺布制成高60cm,直径为2.5cm的直筒;
[0024](3)播种:选用国药种子,在直筒中心播2粒种子,播种完成后,覆营养土1

2cm,播种完成后,使用滴灌带浇透水;
[0025](4)育苗池建设、直筒摆放:选择平整、背风向阳的土地作为直筒堆放的苗床,苗床底部铺设一层防水布,防水布上布置10cm高度的竹夹板,将播种后的直筒紧密排列在竹夹板上,四周用泥土堆成墙体,并在墙体上搭建简易拱棚,以便搭建防虫网,防止地蛆危害中药材根部;
[0026](5)灌溉:直筒表面每25cm铺设1根滴灌带,直筒底部设置水泵出水口和排水口,在根茎长至0

30cm,采用滴灌带灌水,待根茎长至31

60cm,使用水泵从底部给水;
[0027](6)田间管理:播种后,浇出苗水,每隔3

5天润湿土壤表面,待3叶1心后,营养土含水量低于8%时,开始浇水,每次浇水3

4小时,于种苗3叶1心和9叶1心时喷施益佰叶13g/亩;播种7天后,每天查看苗量,待5叶1心,撤掉防虫网及小拱棚,并间苗,每个直筒留1株苗;
[0028](7)移栽大田:待第二年3月份,将所对墙体撤掉,直接将筒带苗一起移栽。
[00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根茎类中药材育苗营养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材料:沙土25~50%、草炭10~20%、蛭石10~20%、有机肥10~20%,营养剂0.01~0.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根茎类中药材育苗营养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剂包括磷酸一铵、硫酸钾镁、过磷酸钙和辛硫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根茎类中药材育苗营养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沙土、草炭、蛭石、有机肥按体积比为3:1:1:1进行配制。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根茎类中药材育苗营养土的直筒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播种营养土:所述沙土、草炭、蛭石、有机肥按体积比为3:1:1:1,加入营养剂,每方营养土中加磷酸一铵62.5g、硫酸钾镁37.5g、过磷酸钙62.5g和辛硫磷10g,并且混合均匀,将复配好的营养土用水拌湿,含水量为60%;(2)成筒:将可降解的无纺布制成高60cm,直径为2.5cm的直筒;(3)播种:选用国药种子,在直筒中心播2粒种子,播种完成后,覆营养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向梅杨全胜乔凯
申请(专利权)人:固原市拓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